活的象形——漢 字2
內涵豐富的漢字範疇
野獸留下的腳印啟發了倉頡,使他發明了最早的“文字”,倉頡發明的文字形似圖畫,如“馬”字、“驢”字都像動物馬和驢的形象。這種像物體原本樣子的文字被形象地稱為“象形文字”。
象形字最早就是先描繪物體的樣子,後來逐漸演化變成一種線條符號,《說文解字·敘》:載“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日、月、山、水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的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字”的造型。
象形字有獨體象形與合體象形之分。合體象形所合之二體,有一體不能單獨成字,有一體可以單獨成字。
甲骨文也屬於一種象形文字,如甲骨文“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麵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遊魚;“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
不但甲骨文屬於象形文字,石刻文和金文也算是象形文字,也都來自於圖畫。
象形文字直接明了,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但是,象形文字局限性很大,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用線條簡潔地畫出來,一些事物根本無“形”可“象”,而且,還有其他種種不方便之處。
於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指事字和會意字。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簡單的指示性符號而創造新字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兩個抽象符號,或用一個象形符號再加上一個抽象符號來表示一個新的字義。
指事隻是一種輔助性的造字法。因為隻有極少數的意義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來,所以指事字很少。
指事字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號來表示,如一、二、三、四等。這類指示字可能是來自原始的刻畫符號。
另一類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點畫性符號,以表明造字的意圖所在,如“刃”是在刀口處加一點,指明刀刃。“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畫,指明是樹木的下端。
會意也叫“象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拚合起來表示一個新字的造字法。會意字一般都是合體字,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組成的“異文會意”。
會意字以象形字為基礎,滿足不了生活、生產的需要,於是就出現了形聲字。形聲造字法是一種用兩個現成的符號,一個表示意義,一個表示聲音,合起來表示一個新字的造字法。
形聲字主要類型有:左形右聲字,如:城、鬆、情、帽;右形左聲字,如:領、功、戰、鴨;上形下聲字,如:宇、花、籬、霧;下形上聲字,如:想、梨、盒;內形外聲字,如:問、辯、聞、悶;外形內聲字,如:裹、圍、府、固。
上麵六種方式可以概括為左右,上下、內外三種相互關係而形成的形聲字,其中以左形右聲為最普遍。形聲有表音成分,因而不同於象形、指事和會意。形聲的結構相當簡單清楚,因此應用最廣。
此外,還有假借和轉注造字法。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來代替要造的字,也就是賦予舊字以新義,成為一個新字的造字方法,如“西”字本是一個會意字,表示鳥在巢上之意,後來有了“棲”,就把“西”字借為表示方向的字了。
轉注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具有同樣的形旁,它們的意義可以互相注釋,如“老”、和“考”;“會”和“合”。 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總稱為“六書”。絕大多數漢字都是借助這六種造字法產生的。
漢字是音、形、意的統一體,漢字的字形就是漢字的形體。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材料,也是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叫“筆順”。
漢字的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
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如:“日”“月”為“明”;“禾”“火”為“秋”。這種合體字數量最大,占了漢字的90%以上。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字義就是字表示的意義,如“馬”是表示一種動物;“日”表示太陽,等等。通常一個字有幾種相近或不同的意思。字義是不斷變化的,通常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表示的意義有所變化。
漢字的音就是漢字的讀音,分為聲母、韻母和聲調,通常聲母在前,韻母在後,聲母加上韻母組成聲韻結構,聲韻結構加上聲調就是字音。不同的字可能有不同的字音,也可能有相同的字音。一個字也可能有多個字音。
漢字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東漢許慎的字典《說文解字》就采用這種注音方法。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注,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拚來注音,這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
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字體逐步變為以線條符號為主,字形逐漸固定,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字體簡化了,而到了隸書和楷書時期,簡化的字體更多。雖然字體得到了簡化,但還是相對繁縟,因此還屬於繁體字。
繁體字筆畫多、結構複雜,為了便利書寫和認記,人們將漢字進行了簡化。自南北朝以來,在民間出現了筆畫較少的字,這種字被稱為“俗體字”。俗體字是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合乎書寫規範的字就是正體字或正字,不合書寫規範的字就是俗體字。
和正體字比較起來,俗體字的特點是改變筆畫或更換偏旁,也有少數是另造的。由於很多俗體字比正體字筆畫少,應用方便,所以流傳不斷。實質上,俗體字就是一種流傳在民間的簡化字。
將繁體字簡化的方法通常有六種,一是更換偏旁,二是刪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簡化類推,六是草書楷化。
殷商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麵,不僅有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它們被契刻在大約15萬片甲骨上,共有4500多個單字。
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漢字的數量不斷發生變化,有的字消失了,而又有新的字被創造出來。漢代許慎著的《說文解字》共收錄了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共收錄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收錄了22726字。
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總體上看,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總數約有近十萬個,其中有少數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被規範掉了,一般隻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人們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大約隻有幾千字。
漢字曆經幾千年的演變、流轉,期間又經曆了無數次的增減、刪改,凝結著先人們的無上智慧,蘊含著豐厚的曆史和文化內涵,是華夏文明得以延續千年不斷的重要載體。
【旁注】
《說文解字》 簡稱《說文》,我國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