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文 東周時期刻石文字。石刻文產生於周代,興盛於秦代。秦代石刻在10塊花崗岩質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歌詠秦國君狩獵情況,又稱獵碣。傳說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時的《嶁碑》,曆來對其書法評價甚高 。
合體字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個字組成的漢字。合體字有兩種,一種是從組合的兩個成分上來顯示字義。另外一種是兩個字組合在一起,一個字表示義類,一個字表示字音。形聲字和象形字都有合體字,其中,形聲字最多。
獨體字 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獨體字是一個囫圇的整體,切分不開。獨體字大都是一些簡單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因為這類字是從圖畫演變而成的,所以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整體。獨體的象形字和表意字是構成合體字的基礎。
聲調 這裏的聲調指拚音聲調,漢語普通話中有四個聲調:第一聲為陰平,或叫平調。第二聲為陽平,或叫升調。第三聲為上聲,或叫上音。第四聲為去聲,或叫去音。每個漢字由韻母和聲母配合構成一個音節構成。在韻母上部應該標出聲調,有時,為了方便也可省略。
《玉篇》 我國古代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是南朝梁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於公元543年所撰。,《玉篇》共16917字。《玉篇》與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價值不同,各當其用。
【閱讀鏈接】
由於我國古代沒有拚音字母,隻好用漢字來注音。用漢字注音叫做“直音”。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時候,這個字沒有同音字;有時候,這個字雖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都是生僻的字,注了直音等於不注,以生僻字注常用字,可以說越注越糊塗。
最終古人發明了用反切法注音。反切法比起直音法來有很大的進步。這個方法大約興於漢末,開始的時候叫做“反”,又叫做“翻”,唐人忌諱“反”字,所以改為“切”字。可以說,反切方法的發明,是漢語音韻學的開始。反切的方法是:對前一個字(反切上字)隻取它的聲母;對後一個字(反切下字)隻取它的韻母和聲調,合起來相拚得出的字音,便是這個生字(被切字)的讀音。再用消去法,消去括號中反切取音時不用的反切上字的韻母和反切下字的聲母,用反切下字的聲調,得出被切字的讀音。
承載厚重的漢字典籍
東漢時期,曾大行其道的隸書有了新的變化,結構向扁平發展,筆畫出現了雄健的波磔,字體更趨於工整精巧,從而形成了漢朝隸書的獨特字體。這個時期的文字,被稱為漢隸,也開始叫做漢字了。
這個時候,漢字已經非常多了,表意也非常豐富了,但是同時也變得很混亂了,很多人常常弄不明白一個字究竟該怎麼樣寫,又具體代表什麼意義。當時的經學大師許慎十分清楚漢字在使用過程中的混亂局麵,他決定編纂一部關於漢字的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這些“不安分”的字。
公元100年,許慎開始編著字書,他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了540個部首,將9353個字分別歸入這540部。540部又並為14大類,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卷,卷末敘目別為一卷,這樣全書共有15卷。
許慎的工作是在他之前沒有人做過的,他開了一個偉大的先河,許慎把這部關於字的書叫做《說文解字》。對《說文解字》的書名,許慎這樣解釋: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大意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後來,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繁衍。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麵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解釋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
《說文解字》改變了周、秦到漢代有關文字書的編纂方法,將所收字編成四言、七言韻語的形式,開創了部首編排法,其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
後世的字典大多采用了按部首檢字的方式,由此,清代經學家段玉裁稱《說文解字》“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
《說文解字》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體以及漢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訓詁,反映了上古漢語詞彙的麵貌,比較係統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論。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還係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即“六書”造字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從此,“六書”成為專門之學。“六書”不能單純認為就是造字法,前四種象形、指示、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而轉注和假借則為用字法。
《說文解字》完整而係統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認識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橋梁,是注釋古書、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據。
許慎曆時21年,最終在公元121年完成了《說文解字》的編纂工作。《說文解字》問世以後,很快就引起當時學者的重視,在注釋經典時常常引證《說文解字》。到了南北朝時代,學者們對《說文解字》已經有了比較完整、係統的認識。唐代科舉考試規定要考《說文解字》。自唐代以後,一切字書、韻書及注釋書中的字義訓詁都依據《說文解字》。
繼《說文解字》之後,解釋字的著作有了新的發展,晉代學者呂忱編纂的《字林》是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 《字林》共7卷,仿照《說文解字》而作,共收12824字,比《說文解字》多3000多字,兼有異體,與《說文解字》一樣也分為540部。
《字林》在字書發展史上很重要,在曆史上曾有過巨大的社會影響,唐朝以前,與《說文解字》並重,而且以此考取書學博士。
公元543年,南朝梁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奉命編纂一部字書。顧野王如約完成了這部字書的編纂工作,這部字書叫做《玉篇》。
《玉篇》也是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收字16917字,共542部,與《說文解字》相同的部首529個,不同的部首有13個。
部首的順序則和《說文解字》大不相同,除去開首的幾個部首和最後的幹支部首與《說文解字》一致,其他都是重新安排的。
顧野王有意將意義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例如卷三所包括的人部、兒部、父部、臣部、男部、民部、夫部、予部、身部、兄部、弟部、女部,但他並未能始終維持這一原則。
與《說文解字》以說明字形為主不同,《玉篇》以說明字義為主,所以它不再像《說文解字》那樣說“從某,某聲”,同時也不限於本義,而是把一個字的多種意義羅列在一起。在這方麵,《玉篇》顯示出了創造性,豐富了漢字字典內容的多樣性。
此外,《玉篇》較《說文解字》改進的地方還有,它先出反切,使讀者見到一個字後就可以知道或了解它的讀音。它引用了《說文解字》的解釋,方便了使用者。雖然有時,《玉篇》沒有明引《說文解字》,但也是根據《說文解字》而來的。
顧野王在《玉篇》中盡可能舉例,並對例子作了必要的解釋,此外,顧野王還注意到一些一詞多義的現象,並指了出來。
隋文帝統治初年,音韻學家陸法言知識廣博,尤其在音韻學方麵,有著精深的造詣。他潛心研究音韻,編寫韻書。公元601年,他寫成韻書《切韻》五卷。
《切韻》以當時洛陽語音為基礎,酌收古音及其他方言音而成書。通過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和古代方言。
《切韻》收錄了12158個漢字,以韻目為綱,共分193韻,其中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