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口裏常說的一些四字習用語有的也歸入成語裏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等等。另外,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出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等。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出處,如“狐假虎威”出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於《燕策》;“畫蛇添足”出於《齊策》;“刻舟求劍”出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於《韓非子·難勢》。
成語曆經千年的發展演變,已經成為漢語言中的一朵奇葩,其結構勻整、含義豐富、風格高雅,富有節奏感和表現力的特點為其他語言形式所不具備。
【旁注】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秦漢以後,中央要職有禦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至唐宋尚有禦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隋唐以後,大夫為高級官階的稱號。
陶潛 (365年~427年)即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號五柳先生,江西九江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晉書》 二十四史之一,唐朝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曆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即420年。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誌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後漢書》 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曆史學家範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曆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誌,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曆史。
《呂氏春秋》 亦稱《呂覽》,是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們共同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氏春秋》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儒、道思想為主,並融合進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組織者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韓非子》 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戰國時期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所撰。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製為基礎的法、術、勢結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曆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認為人與人之間隻有利害而沒有仁愛,強調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後封建社會製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戰國策》 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也稱《短長書》。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
【閱讀鏈接】
由於成語以四字居多,因此有些人往往把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也當作成語。凡是一個詞組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當作普通詞組,如“根本改變”這個詞組,在某種場合,可以改成“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者“大大改變”。再如,“密切合作”這個四字詞組,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詞組改變了以後,並沒有改變它所要表達的內容,也使人感到很適合,這樣的詞組就是普通詞組。
而成語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般來講,是不能用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詞來替換成語中的詞,如“虎口餘生”這個成語,就不能用“虎嘴餘生”來替換,更不能改為“狼口餘生”,或“獅口餘生”等等。
言簡意賅的民間諺語
在很久以前,某地有“六十花甲子”的習俗,意思就是人活到六十歲如果還沒死的話,就要被自己的子女送到野外的“活墳”裏去住。所謂“活墳”是一個用土砌成的地窨子,隻留一個送飯的小口。孝順的兒女還給送飯,老人還可苟延殘喘,遇到不孝的兒女,老人隻能被活活餓死,非常悲慘。
當地有個大臣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他的父親活到六十歲,按照習俗也被送進了“活墳”。他每次上朝回來,就親自為父親送茶送飯,頓頓不缺。他父親帶了一隻小貓和幾本古書住在“活墳”裏,每天看書養貓,倒也安然自在。
一天,這個大臣又給他父親送飯。臨走時,不覺悲由心生,用顫抖的聲音對他父親說:“這是兒子最後一次給您送飯了,回去後就不知死活了。兒子死不要緊,父親您如何是好呢?”
老父親聽了非常詫異,他急忙問兒子發生了什麼事。那個大臣把朝廷上發生的一件奇事告訴了父親。原來金殿上不知從哪裏來了五個怪物,灰色的皮毛,小小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長長的尾巴。每天在金殿上亂咬亂鬧,抓又抓不到,鬧得無法上朝。皇帝叫大臣們想辦法消除這一災患,想不出辦法就要殺頭。
老父親聽了後想了想說:“我兒不必過分憂慮,這不過是五隻大老鼠罷了,你把這隻貓帶到金殿上去,就可以把它們除掉。”
大臣聽後,十分高興,他把貓帶上了金殿。等五個灰色的東西正在上躥下跳十分囂張時,大臣立即把貓放出去了。貓兒兩眼圓睜,“咪嗚”一聲,然後猛撲過去。那五個東西嚇得四散而逃,但很快都被這隻貓咬死了。
皇帝見禍害已除,非常高興。就問大臣是怎麼想出的辦法。大臣把情況如實地講述了一遍。皇帝聽後恍然大悟,老人經曆多,見識廣,有豐富的經驗,是社會之寶啊。怎能如此虐待他們呢?於是下令取消“六十花甲子”的習俗,命令把老人一律接回家好好贍養。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總結出了“家有一老,猶如一寶;有了疑難,問問便曉”的經驗教訓。再後來,“家有一老,猶如一寶”成為固定的語句,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
後來人們將像“家有一老,猶如一寶”這樣在口頭上廣泛流傳的具有深刻道理的簡練語句稱為諺語。
諺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對諺語性質的界定,曆來就有許多說法,諸如:《禮記·大學》曰:“諺,俗語也。”;《左傳·隱公十一年》曰:“諺,俗言也。”;《漢書·五行誌》曰:“諺,俗所傳言也”;《文心雕龍·書記》中曰:“諺,直言也。”
這些都是從廣義上解釋的,指出諺語是一種流傳於民間並世代口耳相傳的通俗而簡練的語言形式。
諺語起源極早,早在遠古時期諺語便已經產生,並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清代學者杜文瀾在《古謠諺·凡例》中說:
謠諺之興,其始止發乎語言,未著於文字。
這句話說明最初的諺語是伴隨著語言的產生而出現的,隻是當時沒有文字記錄而已。即使在文字出現以後,被錄入典籍的諺語也不多。因為古代所謂文人雅士認為諺語多數出自民間,鄙俗難解,所以故意忽略。
隨著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文化出現“百家爭鳴”繁榮局麵,接近社會底層的士階層才有了著書立說的機會,他們大量引用民諺民謠,少部分諺語才得以保存,如《左傳·宮子奇諫假道》中記載有“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諺語。
隨著漢語言文化的不斷的發展,唐宋以後,特別是明清白話小說中的“俗話”、“俗諺”更是多姿多彩。這些諺語流傳了千百年,至今仍然充滿著生命力,特別是那些被吸收到書麵語言裏的各種諺語,後人一直沿用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