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短語——熟 語2
通俗而流行的定型俗語
那是南北朝時期,北周大將軍元胄深得丞相楊堅的器重,兩人相處得非常好。北周的趙王招預謀殺害楊堅,篡奪帝位。一次,他設宴請楊堅吃飯,吃飯期間不準侍從進入。
元胄料到趙王招心懷叵測,便強行跟隨楊堅入內。酒過三巡,趙王招用佩刀刺瓜遞給楊堅吃,想乘機刺殺楊堅。元胄已看出他的用心,便對楊堅說:“相府有事,請丞相回府!”
趙王招氣憤地斥責他說:“我正在與丞相談論朝政大事,你這是幹什麼!給我滾開!”
元胄瞪圓了眼睛,手扶著刀柄,一臉怒氣。趙王招馬上換了一副麵孔,滿臉堆笑地對他說:“你不必多心,別瞎猜疑,來來,請入席飲酒……”
元胄沒有聽趙王招的話,手扶刀柄,站立不動。趙王招又想出一個辦法,他裝模作樣地央求元胄說:“我嗓子幹得厲害,請你去廚房給我弄些水來!”
元胄乘機對楊堅耳語:“趕快離開這裏,趙王招要行刺!”
楊堅驚道:“不會吧,他沒有兵馬呀,怎麼能反叛呢?”
元胄說:“他是先下手為強啊!”說罷扶著楊堅便走。趙王招從屋內追出,元胄用身子擋住門口讓楊堅順利地逃回了相府。
後來楊堅誅殺了趙王招,並建立隋朝,做了開國皇帝,稱為隋文帝。元胄因護衛楊堅有功,被升為右衛大將軍。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概括出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句俗語,久而久之,這句話在人們當中流傳了開來,常用來比喻先下手可以取得優勢,後動手常常吃虧。
像“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樣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簡練而形象化,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被稱為俗語,也叫常言、俗話等。
“俗語”一詞,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中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
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大意是:老百姓中間流傳的俗語有‘假如不給河伯娶媳婦,就會大水泛濫,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說法。”這裏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後來,西漢經學家劉向的《說苑·貴德》和班固的《漢書·路溫舒傳》引述路溫舒寫給漢宣帝信中的話語,正式用“俗語”來指通俗、形象、廣泛流行在人們當中的定型語句:
故俗語雲:‘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可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
俗語曆史久,使用廣泛,名目繁多,說法不一,有:裏言、俚言、鄉言、俗言、傳言、常言、邇言、恒言;裏諺、野諺、古諺、鄉諺、俗諺;裏語、俚語、民語、常語、古語、鄙語、、俗話、古話、煉話、常談、俗談等。從這些繁雜的名稱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於俗語的理解並不一致。
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麵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
俗語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們生活經驗和願望,因此,通常具有很強的通俗性。另外,俗語通常是人們對事理的總結和概括,因此,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精煉性。
俗語字數不定,少則五、六字,多則十幾個字,甚至有的有二十多個字,言簡意賅,概括性強。
俗語十分講究修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雙關、對偶、頂真、映襯、層遞等。其中比喻是俗語最常用的修辭手法,這類俗語往往用人們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農田作物、生活用品等,來說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借助這些通俗、富有哲理而又精煉的俗語,可以更好地、更形象地說明問題,表達感情,可以把晦澀難懂的問題闡釋清楚明白,把感情抒發得更加淋漓盡致。如“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俗語形容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人們根據傳說,改編了一則“蛇吞象”的故事:古代有個窮苦獵人叫阿象,他憐憫一條餓昏的小蛇,精心把它飼養大。此後,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使自己變成了富翁。但由於他貪得無厭,終於被青蛇一口吞掉了。這個故事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俗語的提煉過程。
俗語的形成、來源很廣,既來自人們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曆史典故等有關係。 “清官難斷家務事”是一句流傳了幾百年的俗語,在明代作家馮夢龍在《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中,以及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都用“常言道”、“俗語說”引用過此語。
這句俗語來源於一個故事。北宋年間,有一位叫趙秉公的縣令。他勤政廉潔,斷案公平,頗有聲望,百姓稱頌他為“清官”。
一次趙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來訪,對他說:“你斷刑律命案很有一套,對民事家務是否能斷?”秉公說:“這有何難,不妨一試。”
同窗向他介紹說:“我鄉有一張姓老漢,家有兩個兒子,生活過得還算富裕。後來兩個兒子都娶妻生子,成為多口之家。時間一長,因家務事兒兩個兒子都想分家另過。開始張老漢不同意,可總鬧別扭。後來老漢想通了,分就分吧。張家有宅院兩處,田地二十畝,你來斷斷這家怎麼分?”
趙秉公說:“這還不好分?二一添作五。兩個兒子一人一處宅院,一人十畝田地。”
同窗又說道:“可是這樣分不盡合理。因為大兒子下有三子,已經成人,二兒子下有一子,尚未成人。大兒子人多,二兒子人少,這樣分豈不偏向二兒子?”
趙秉公聽了後說:“是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老漢的孫子,那就按兒子分宅院。按孫子人數分地,一人五畝,老大得十五畝,老二得五畝。”
然而,同窗又道:“這樣仍不盡合理。地都分了,宅院也分了,老漢卻沒地方住了。要知道百善孝為先啊!老漢什麼都沒有,這不是不孝嗎?”
“照此說來,國人一向講究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團團圓圓,幹脆還是不分為好啊!”趙秉公答道。
同窗說:“剛才我問了三問,你斷了三個結果,哪個算斷得公正呢?這還沒完。一年後,二兒子得病死了,二兒媳守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過活十分艱難,有了再嫁之意。可張老漢不同意,你說該不該嫁?”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亡從子。按‘三從’來說,不應改嫁。”趙秉公又答道。
“可是,前朝和當朝的公主,寡後尚可改嫁。為什麼農婦就不可呢?這樣斷公正嗎?”
趙秉公一時回答不上來了,這位同窗說:“都說你是個清官,可見清官也難斷家務事啊!”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句俗語就是這麼來的。人們常用這句俗語來比喻家庭糾紛,外人很難搞清楚,無從斷言誰是誰非的家務事。
再看一個來源於傳說的俗語。傳說在靠近山西五台山不太遠的地方有座馬頭山,山上有座小寺院,叫馬王寺。寺裏住著一個叫淨空的主持和十幾個和尚。馬王寺的前身是一座福神廟,但香火不旺。
淨空和尚原是峨眉山的雲遊僧,來到福神廟落腳以後,把福神換成了菩薩。一些善男信女前來參拜後,感覺特別靈驗,於是來寺裏祈福消災許願的人越來越多,寺裏的香火也越來越盛。
一次,當地一位大財主因其妻久病不愈,便來求菩薩消災保佑。後來妻子果然好了,他於是便捐銀萬兩,黃金千兩,擴建寺院,重塑菩薩金身。
經過半年施工,新寺落成,全寺上下一片歡騰。和尚們忙著誦經,準備開光典禮。可淨空認為本寺原有的和尚智慧低,造詣膚淺,不讓他們在開光大典上念經,隻是讓他們做些掃地、倒茶之類的活計。而念經之事,卻讓從千裏之外的峨眉山請來的二十名和尚來做。
整個開光儀式雖然搞得不錯,可原有的和尚們卻怨氣十足。他們說:“淨空做主持,對我們這些念了十幾年經的和尚不相信,不認可,隻有遠來的和尚才會念經。真是太不公平了。”後來這些和尚陸續離開了馬王寺,離開了淨空。
人們從這個傳說中,總結出“遠來和尚會念經”這句俗語,用來形容瞧不起當地人才,認為隻有外來的人才有本事。有時也用來比喻外來的人都有本事,因而容易受當地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