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短語——熟 語3
短小風趣形象的歇後語
那是在我國商朝末年, 在陝西渭水邊上,有個叫薑子牙的人隱居在那裏。他原先在商紂王手下當官,後來不滿商紂王的胡作非為,就到商朝的諸侯國周國來了。他早已聽說周文王賢明,是個胸懷大誌的人,就想來投奔他。但他又不願意主動送上門去,於是就在渭水邊隱居下來。
薑子牙每天都到渭水河邊去,坐在岸邊釣魚。但他的目的並不是要釣到河水中的魚,而是想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希望周文王主動來找他。於是,他釣魚用的魚鉤不是彎的,而是一根直鉤。魚鉤上也不安放魚餌。他常常是一邊高高地舉著魚竿,一邊自言自語地說:“不想活的魚兒啊.你自己上鉤來吧!”
當然,薑子牙這樣釣魚是永遠也釣不到河裏的魚的,但是他的古怪行為終於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並且傳到了周文王的耳朵裏。周文王對薑子牙的古怪行為產生了興趣,他派人打聽薑子牙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有此古怪的行為。
派去的人很快就從四麵八方返回來,他們將打探來的消息告訴了周文王。周文王了解到薑子牙是個軍事奇才,而且胸懷大誌,正是他所需要,而且一直尋覓不到的人物。
周文王匆忙帶著隨從來到渭水河邊,見到薑子牙後,誠心誠意地請薑子牙去輔佐自己,成就大業。薑子牙渭水河邊釣魚的目的已經達到,於是,他很高興地答應了。
後來,薑子牙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滅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完成了自己成就一番大業的心願。薑子牙就是薑尚,人們又叫他薑太公。
薑子牙在渭河邊釣魚吸引周文王關注自己的事被人們掛在嘴邊,並流傳開來,後來人們在述說這件事時,都將這件事概括為“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樣一種語言形式,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圈套。
這種由前半截和後半截組成的語言形式漸漸為人們所喜歡,所傳頌,久而久之,成為了一種固定的語言形式。
這種語言形式短小、風趣、形象。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即前半截,起“引子”作用,後一部分,即後半截,起“後襯”的作用,兩者結合起來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在《戰國策》就有所體現,如《戰國策·楚策四》載:“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提到的“鄭五歇後體”。“鄭五歇後體”是一種“歇後”體詩,即以歇後形式寫的詩文。從這以後,歇後語這一名稱正式誕生。
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卻是很多的,如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恒言錄》所載:“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複齋所載宋時諺也。”反映出這個歇後語在宋代就有了。這類歇後語言簡意賅,含義豐富,流傳廣泛而久遠。
歇後語的前一部分用來對某一事物,或某一行為動作,或某一情況狀態加以比喻、形容或描繪,後一部分用來對前一部分所說的意思加以解說和點明,所以一個歇後語所要表示的一般含義在後一部分,後一部分是主要意思所在的地方。
如“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前一部分“擀麵杖吹火”說的是一種具體的行為動作。擀麵杖是用來擀麵的木棍,中間密實無孔,不能通氣,當然是不能用來吹火的。用擀麵杖吹火,這種行為是違背客觀規律的。
後一部分“一竅不通”就是用來對這種行為動作的解說。“一竅不通”的“竅”,是指通氣的窟窿,古人把兩眼、兩個鼻孔、兩個耳朵和嘴稱為七竅,所以“一竅不通”就是說七竅中沒有一個是通氣的,因此用來形容不明事理或見聞狹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