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短語——熟 語3(2 / 3)

有些歇後語前一部分一般也是說出一件具體的事情,後一部分也是對這件具體的事情加以解說,但是所要表示的意思卻不是這個解說的意思。這個解說的意思隻是表麵上的意思,而暗中卻隱藏著另一個意思,那隱藏著的另一個意思,才是這個歇後語所表示的意思。

如“外甥打燈籠——照舅”,後一部分“照舅”是對前一部分“外甥打燈籠”加以解說而得來的意思,但是這隻是表麵上的意思,實際上所要表示的意思是“照舊”,是說某種情況和原來一樣,沒有改變。

“照舊,就是“照舅”暗中隱藏的意思。因為“舅”跟“舊”同音字,表麵上說“舅”,實際上是指“舊”,拐了一個彎。這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稱為雙關語。因為是借同音詞來示義的,即借諧音來表示雙關語,所以這種雙關語被稱為諧音雙關語,這種歇後語就叫做諧音雙關歇後語。

有些歇後語,在具體使用的時候,隻說出前一部分,沒有把後一部分說出來。如“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說“啞子吃黃連”,把“有苦說不出”隱去不說。

歇後語多數來自口語,被引用的都是人們所常見和熟知的日常事務,如 “畫上的蘋果——好看不能吃”、“熱鍋上的螞蟻——走投無路”等等,這些歇後語的前一部分說的都是很平常的事物或事情,但感性很強,具體形象,通俗易懂。

歇後語的分類有多種,常見的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諧音類。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看到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更有興味,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第二類是喻事類。這類歇後語是用客觀的或想象的事物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段的“謎底”,如:冷水發麵——沒多大長進。

第三類是喻物類。這類歇後語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了解了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如:棋盤裏的卒子——隻能進不能退。

第四類是故事類。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如:劉備借荊州——隻借不還。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鬱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如“鐵公雞——一毛不拔”這個歇後語。“這個歇後語出自清代袁枚的《子不語·鐵公雞》。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有個人十分小氣,他的衣服總是破了補,補了穿,從來舍不得做一件新的。他吃完飯之後,總要把碗舔一遍,舍不得扔掉一顆飯粒。村上人家結婚,家家都要送些禮物去祝賀,他送的禮物總是最寒酸的。不要以為他家很窮,其實他家並不窮。

有一次,村上的一個人得了急病,請了大夫來看病,大夫開完藥方後說,這味藥在煎時要兩根七寸長的公雞羽毛做藥引子。病人的家屬找遍了全村都沒有找到大公雞。忽然有人想起他家每天都有一隻公雞打鳴,叫聲很大,想必他家有一隻大公雞。

病人的家屬來到他家,果然見一隻大公雞在院中啄食。但他一聽要拔他家公雞的毛便十分不樂意。在病人家屬的再三請求下,他才說,這樣吧,病人需要吃雞補養身體,我這隻雞也正想賣。你們就出五錢銀子把這隻雞買去吧。那家人因急著要用雞毛做藥引子,隻好花五錢銀子買走了那隻大公雞。其實。在市場上買這樣的雞連二錢銀子都用不了。

後來,村上的人都說他家的雞都像“鐵公雞”一樣,一根毛都拔不下來。這個故事慢慢流傳開來,並演化成了“鐵公雞——一毛不拔”的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