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短語——熟 語3(3 / 3)

歇後語屬於民間流傳得最廣的語言文化之一,集詼諧幽默於一體,集中反映了人們的聰明和才智。歇後語用字通俗、口語化,富有鮮明、生動、活潑的特點,有時語帶相關,更添幾分幽默。

隨著語言的豐富,歇後語也不斷地豐富和充實起來,不但流傳在口頭上,同時也為其他語言形式所借鑒和引用。

【旁注】

周文王 姬姓,名昌,西周奠基者。其父季曆死後,繼承伯爵之位,故又稱西伯昌,共在位50年。在位期間,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邗、崇等國,建都豐邑,為武王滅商奠基,據說《周易》為其所撰。

周武王 姬姓,名發,是周文王與太姒的次子,他繼承父親遺誌,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戰爭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位時又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諡號“武”,史稱周武王。

《舊唐書》 記載唐朝曆史的紀傳體史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誌》30卷、《列傳》150卷。五代後晉時劉昫、張昭遠等人所撰。記載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即618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即907年,共二百九十年的曆史。原名《唐書》,北宋文學家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

《恒言錄》 清史學家錢大昕考證俗語常言的書,共6卷,收詞語800餘條,分為吉語、人身、交際、毀譽、常語、單字、疊字、親屬稱謂、仕宦、選舉、法禁、貨財、俗儀、居處器用、飲食衣飾、文翰、方術、成語、俗諺等共19類,不但收錄了不少雙聲疊韻詞,同時還注意收集等義和近義詞。編寫體例接近於現代詞典。

諧音 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諧音廣泛用於謎語、成語、諺語、歇後語等熟語之中。諧音容易引起聽講者之間的誤會,因此,需要注意理解本意。

劉備 (公元161年~22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早年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中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袁枚 (1716年~1797年)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浙江省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曆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後告歸。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性靈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閱讀鏈接】

歇後語曆經幾千年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不是固定不變的,多少有所變化,《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中對歇後語的定位富有代表性,它將歇後語定義為“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

歇後語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始意義的歇後語,也叫“縮腳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如《金瓶梅》裏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嶽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裏代替“丈”。;另外一種是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麵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