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時期,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才出現了湖南這一稱呼。宋朝時,置荊湖南路,簡稱湖南路。元明兩代設湖南道。湖南漸漸成為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與此同時,湘語也開始形成。
湘語也叫湘方言或湖南話,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係一帶湖湘民間使用的主要語言,臨近湖南的重慶和廣西部分地區也通行湘語。
湘語又可以分為老湘語和新湘語。老湘語主要分布在衡陽、湘鄉一帶,受外部方言影響較小。新湘語主要流行於長沙和湘北,受官話方言和贛方言的影響比較大。
在西南官話形成過程中,受到了湘方言的極大影響了,但同時,湘方言中的長益片湘語也受到了西南官話的較大影響,所以西南官話與湘語有一定的相似。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由於經濟政治上的需求,秦始皇組織了一係列、強製性的人口遷移。很多人被強迫到贛江一帶生活。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修築南昌城。兩晉南北朝時,又有很多人南下移民到此,逐漸這裏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即為古贛語。
隋唐時期,隨著不斷地外來文化影響,贛語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詞彙,如新傳入的中亞文化中的伊斯蘭詞彙、佛教文化的梵語詞等。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贛語的基本形態最終得以確定。此外,隋唐之後江西地區成為全國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劇增,江西地區的人口向外遷移。贛語隨之也“遷移”到的新地區。
贛語以南昌話為代表,又稱老表話、江右語等,通用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
曆史上江西時常與周邊地區劃分為同一行政區域,例如曾與湖廣同為楚國、與浙江同為吳國、與福建同為百越、與廣東同為“江西行省”,中原不斷有移民徙居江西,因此贛語同周邊漢語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其中與湘語的關係最為密切。
秦漢時期,漢語傳播到嶺南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逐漸產生一種新的語言,稱為“越語”,在古代“越”和“粵”是相互通用的, 所以“越語”也叫“粵語”。 明清以後,“越語”和“粵語”有了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的,後者多用於嶺南地區。
在宋代,兩廣別稱“兩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後來“粵”才逐漸收縮範圍被用作廣東地區的簡稱。
粵語通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東西部、廣西中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海南西部地區、香港、澳門等地區,以廣州、香港為中心。
秦朝時,一部分中原漢族人南遷到廣東東部地區,以後不斷有漢人來此定居,這些漢人被當地人稱為客家人。
這些漢人的南遷也帶來了他們當時所在地語言的特色,這些語言與當地的語言漸漸融合,最終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南宋時,這種新的語言形式初步定型。其語音在繼承古漢語的基礎上,發生了有規律的音變。
從宋代開始,廣東梅州和汀州地區的語言引起當時人們的注意。明代《永樂大典》引宋代某氏《漫遊集》《過汀州》詩一首:“地勢西連廣、方音北異閩”。說明了當時汀州地區語言與福建其他地區的語言不同。
20世紀初,這種語言形式被定名為客家語。客家語簡稱客語,在廣東東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廣西東南部等地通行客家語,其中福建、廣東、江西三地區交界處,是客家語最為集中的區域,慣稱客家大本營。
客家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響中形成的,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話的特點。一般認為,客語和中古漢語之間的承襲關係較為明顯。用客語朗誦中古漢語的作品,如唐詩、宋詞,韻律方麵比官話、普通話要吻合得多。
客家語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類:嶺北類、嶺南類、槎語類。客家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強,環繞梅縣的有平遠、大埔、蕉嶺、興寧、五華、豐順等縣,幾乎每個縣的客家語都有其各自特色,可以看成一種獨立的方言。
在不同的客語方言裏,聲調也有所不同。絕大多數的客語都具有入聲,共有5~7個聲調。在長汀城關話裏,入聲消失了;東江本地話等方言則保留了早期客語去聲分陰陽的聲調特點,而共有七個聲調。
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建立大隋朝的前後期間,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之下,漢族習俗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隋文帝一心想恢複漢族禮樂製度。為此,隋文帝做了很多恢複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包括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唐代時,在《切韻》的基礎上,製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宋代又在《唐韻》的基礎上,製定《廣韻》。後來由於《廣韻》和當時的語音差別很大,南宋時代的劉淵又編寫了《平水韻》。
元代時,漢人的禮樂風俗、語言文化發生巨大變化。其語言以首都大都話為基礎,製定《中原音韻》,作為標準音。這樣,《廣韻》標準音地位喪失了。並且,北方的方言有朝著大都話靠攏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