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明特色——詞 彙2(1 / 3)

鮮明特色——詞 彙2

從文言到白話文的演繹

春秋戰國時期,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但是用竹簡和絲綢記載文字有很大的弊端,竹簡過於笨重,而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用絲綢記錄,價格又過於昂貴。為了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或節省下一塊絲綢,書寫時常將不重要的字刪掉。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固定了下來。

這種書寫習慣的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在曆朝曆代來往的公文中,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不斷。

唐朝時,漢語中的口語有了較大的變化,書麵上的語言分為兩種:一種書麵語是模仿上古漢語書麵文獻的書麵語,比如六朝作家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稱為“文言”。另一種是在當時口語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麵語,稱為“古白話。

唐代文學家韓愈提倡散文,反對駢體。駢體起源於漢魏,成熟於南北朝,講究對仗和聲律,四字六字相間,稱“四六文”。韓愈反對這種注重形式、束縛思想的文體,提倡接近口語、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體恢複到未受駢體束縛以前的時代。

唐代時,寺廟宣傳佛教,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群眾。通常情形是講故事的人一邊展示圖畫,一邊說唱故事。圖畫稱為“變相”,說唱底本稱為“變文”。有散文韻文相間的,有全部散文的。這是早期的古白話寫就的。

宋代的“語錄”也是一種早期的白話文學。起初,禪宗佛徒輯錄師傅言談,用口語體。後來,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的門人,也用口語體記錄老師的言論。“語錄體”是一種古白話文。

宋元間的說書人講說故事的底本稱為“話本”。“話”是故事,“本”是底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前者多為白話短篇,後者是淺近文言的長篇。

唐宋時期,文言與古白話有了一定的差別,而與口語差別就更大了,文言隻作為書麵上的語言來使用,與普通百姓的距離是越來越遠。

在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書麵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麵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裏,“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人們把用文言寫成的文章,稱為文言文,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等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

“文言文”中,第一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的意思。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與“文言文”相對的是“白話文”。“白話文”的意思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進入元、明、清時期,文言和古白話並行存在,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麵語,如桐城派的散文;又有在當時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古白話,比如章回小說《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古白話雖然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但是,文學的主流和正宗還是文言文。

清朝晚期,開始有意識地提倡白話,興起稱為“新文體”的“通俗文言文”,學者黃遵憲引俗話入詩,反對崇古,他在1868年寫的新詩,是文體解放的開路先鋒: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爛斑!

光緒時的舉人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話、廢文言”。他說:白話有“八益”,其中“省日力、免枉讀、便幼學、煉心力、便貧民”等項是先進思想。

1898年,裘廷梁創辦《無錫白話報》,極力提倡白話文,進行文體改革,同年他在《蘇報》上發表著名論文《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在這之後,革新思潮澎湃,學界掀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運動高潮。舊文學不是指舊時期的文學,而是指舊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文言的,內容是陳腐的,思想是封建的。

新文學不是指新時期的文學,而是指新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白話的,內容是新穎的,思想是革命的。

在“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的口號下,文言文最終為白話文所取代。從此,白話文不但隻用於通俗文學作品,而在全社會上普遍應用起來。

白話文淺顯通俗,語言生動、潑辣、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白話文與大眾口語有緊密關係,白話文“大眾化”,就是將白話說得大多數都能懂的程度。

白話文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官話白話文,又叫京白;吳語白話文,又叫蘇白;粵語白話文,又叫廣白;韻白,也叫中州韻白話文。在明代,韻白是明政府定的官話。除了這四種,還有很多白話。統稱為“土白”。生活中所常說的白話文,指的是官話白話文。

文言文形式規範,並且用詞用字較為統一。而由於方言的差異,白話文在各地差別較大,因此交流呈現出地域差異的特性。

白話文是發展的需要,它簡練,通俗易懂,對傳播新思想,繁榮文學創作,推廣普通教育,起了非常的重要作用。

【旁注】

竹簡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劄”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這極大地限製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至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唐宋八大家 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

說唱 我國民間表演藝術的一種形式,是用來講唱曆史、傳說敘事及文學作品的一種藝術體裁。這種藝術形式集音樂、表演和戲劇情節為一身,深受百姓喜歡,具有良好的娛樂功能。說唱藝術包括變文、評話、快書、大鼓、彈詞、道情、寶卷等。

辭賦 我國古代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等人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辭賦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桐城派 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均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桐城文派理論體係完整,創作特色鮮明,作家眾多,作品豐富,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影響深遠。

舉人 原意是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也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