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文 體1
文體是指文章、文學作品的體裁,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在這四種文體中,詩歌出現的最早,它源於原始人的勞動呼聲即號子,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散文內容廣泛,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概稱散文。散文形式自由,寫法靈活,語言不受韻律限製,表達含蓄,意味深長。
小說主要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麵地反映社會生活。戲劇屬於綜合性舞台藝術,是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手段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的。
除了這四大文體,我國傳統文體還包括寓言、童話、應用文、對聯等,它們也是非常重要的文體,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正是通過這些多姿多彩的文體來展現出來的。
中華文化明珠的詩歌
遠古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為了生存,人們要集體生活,集體勞動,利用集體的智慧來對付惡劣的自然環境。
人們在勞動的過程中,如搬運重物,或捕獵大型凶猛的動物時,都會自然而然地從口裏發出各種高低長短不同的呼聲即號子,一唱一和,同動作的節奏配合以減輕疲勞。如《淮南子·造應訓》中說:
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另外,在集體生活、集體勞動中,人們還需要相互配合和發表意見,這樣就刺激了聲音的發展,逐漸可以發出較為複雜的聲音了。隨著人們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的發展,在這些呼聲中添上有意義的語詞便形成正式的歌謠了。
原始先民的歌謠發生於勞動的韻律,因此,最初歌謠的形態常與原始的音樂、舞蹈結合為一體,其內容大都是生產或狩獵行為的重演仿真,或者是勞動過程的回憶。《呂氏春秋·古樂篇》說: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葛天氏的樂歌是一麵歌唱,一麵揮舞著用牛尾做成的道具跳舞。而在《尚書·堯典》中也說:
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它描寫了人們將石器之類的工具作為樂器,有節奏地敲打,然後模仿各種野獸的姿態跳舞。通過這兩則記述,可以看出最早的歌謠是集歌、舞、樂三位一體的,這也就是最原始的詩歌。
伊耆氏的《蠟辭》是一首古老的農事祭歌,也是遠古時期的歌謠。作品原文是這樣的: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大意是:風沙不要作惡,泥土返回它的原處。河水不要泛濫,回到它的溝壑。昆蟲不要繁殖成災。野草叢木回到沼澤中去,不要生長在農田裏。
另外,早期的詩歌還有古代哲學著作《周易》中的卦爻辭,這也是我國詩歌的早期形式。不過這一時期的詩歌太過零散,我國詩歌主要還是大致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和漢代的《樂府》等。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它彙集了從西周時期至春秋中葉500多年間流行於我國廣大北方黃河流域的民歌,其鮮明特點是運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等方麵內容。
《詩經》總共305篇,最初稱《詩》,因為後來漢代儒家學者把它奉為經典,於是便把它叫做《詩經》。
《詩經》中的詩歌都是可以入樂歌唱的,它所收集的詩章就是根據音樂的不同而分作《風》、《雅》、《頌》三部分的。
“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即《國風》,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稱之為正聲雅樂。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詞,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詩經》裏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這使詩歌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賦是指平鋪直敘,鋪陳、排比;比是指類比,比喻;興是指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
《詩經》中賦、比、興表現手法的運用,對於後代的詩歌發展有著極大的啟發,也是後代詩歌在形式上的鮮明的借鑒,對整個詩歌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