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鏗鏘——評話2(1 / 3)

聲韻鏗鏘——評話2

以方言講故事的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是采用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吳語地區。

蘇州評話通常與蘇州彈詞合稱“蘇州評彈”。在流行地區,蘇州評話俗稱“大書”,蘇州彈詞俗稱“小書”,總稱“說書”。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約在明末清初形成。明萬曆年間戲曲作家李玉的《清忠譜》中,有一段描寫蘇州露天說書的情節,其中說書人的說白中已用了蘇州方言:

【字字雙】[醜扮老男上]

閭門好漢我為頭,名舊。飛鴻六順好拳頭,傳授。賭場到處慣拈頭,打就。人人認得老扒頭,年幼。

白:自家姑蘇城外有名的周文元便是。少年無賴,獨霸一方。城中玄妙觀前,有一個李海泉,說得好嶽傳,被我請他在此間李王廟前開設書場,每日倒有一二千錢拉下。除了他吃飯書錢,其餘剩下的,盡夠我買酒吃、賭場玩耍。昨日說過金兀術破鄜延州了,他說今日要說童貫起兵,甚是熱鬧。此時日已過午,不免催促他來,撐起布逢,聚人開說則個。正是:要知千古興亡事,須聽當場評話來。

這是明代末期在蘇州演出的說書藝人在說官話的基礎上添加當地土語的記載。明末清初的著名評話藝人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說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清代中期,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評彈最早的行會組織光裕社。在清鹹豐、同治年間,出現了說《水滸》的姚士章等評話名家。

蘇州評話中,第一人稱語言稱“表”。藝人們在說表的同時,發展了一些新技法,如張漢明說的《水滸》,雖角色繁多,他卻能把這些人物的不同腔調、不同的生活動作進行形象的模仿和細致的描繪,惟妙惟肖;對於馬蹄聲的模仿也是一個絕技,能表現出是快馬、慢馬,行走於沙地上的馬、或是飛奔於雪地裏的馬。

張漢明的弟子姚士章不僅繼承了張漢明的書藝,還向昆曲學習,吸收了昆曲的表演技巧,融會貫通。經常聽書的人常說,聽姚士章的書,如案頭清供的盆景,精巧有致,逗人喜愛。

在姚士章說書的清同光年間,蘇州評話完全改用了蘇州方言說書,這是蘇州評話史上的一大轉折。改用土話,使說書人與聽書人的距離縮短了,因而受到當地百姓的極大歡迎。

後來又有姚士章的弟子王效鬆進一步發揚蘇州評話的精髓,經過如此眾多的評話藝人的創造,至清代末年,蘇州評話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表演規模,並成為了以“說”、“噱”、“演”為主要特色的說表藝術。

蘇州評話是用蘇州方言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其語言由第一人稱即說書人的語言和第三人稱即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兩部分組成,而以前者為主。

蘇州評話中,第一人稱語言稱表,其表揚稱為代言。第三人稱語言稱白,起敘事作用。表和白以散文為主,隻說不唱。但也有用作念誦的一小部分韻文,包括賦讚、掛口、引子和韻白等。

賦讚用以描景、狀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征。掛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紹。引子是說書人的書情介紹或點題。韻白是韻文的表或白,或鋪敘情節,或總結前段書情。

蘇州評話多為一人獨說,稱為“單檔”,有時也有兩人說,稱為“雙檔”。表演包括“手麵”和“麵風”。這種動作和表情,分說書人自己的和故事中人物的兩大類。

說書人自己的動作和表情,是解釋性的,並用以表達說書人的喜怒哀樂和愛憎態度。  故事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由說書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包括語音和語調來講話,叫做“起角色”。

蘇州評話很注重噱,有“噱乃書中之寶”的說法。人物性格和情節的矛盾展開中產生的喜劇因素,叫“肉裏噱”。用作比仿、襯托、借喻和解釋性的穿插,叫“外插花”。與此相類似,用隻言片語來引起聽眾的笑聲,叫“小賣”。

蘇州評話的演出,因演員的說法、語言、起角色等方麵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

比如,有的演員說法嚴謹,語言經反複錘煉後基本固定,叫做“方口”。有的隨機應變,舌底生花,善於即興發揮,適應不同的聽眾而隨心變化,叫做“活口”。

有的演員說表語如聯珠,鏗鏘有力,稱為“一口幹”或“快口”。相反,則稱為“慢口”。

還有的演員以說表見長,少起角色,則為“平說”;或以起某個角色見長,如有“活關公”、“活周瑜”、“活魯智深”等美稱。

後來,蘇州評話的“說法”進行了改革,有兩種改革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蘇州評話要“姓”評,要以說為主,要講究語言的通俗、生動、風趣,有時代色彩。

另一種意見認為,蘇州評話要以演為主,要充分運用各種書壇上的藝術手段,如說、噱、演、手麵、角色開打、方言、八技,以及扇子、醒木、手帕、茶壺、茶杯、話筒等。要立得多,坐得少;演得多,表得少;動得多,靜得少。

這兩種改革意見,經過實踐,大體形成了兩種新的“說法”特色:一種是在評話表演中加“情”的因素,做到“情”、“勁”交融。一種是根據聽眾心理需求,革新“說法”,老書新說,常說常新。這兩種“說法”各有特色,都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蘇州評話的傳統節目約有50多部,主要包括講史性和俠義性的。講史性的有《西漢》、《東漢》、《三國》、《隋唐》、《金槍》、《嶽傳》、《英烈》等,俗稱“長靠書”,又稱“著甲書”。

《三國》在蘇州評話書目中曆史最早、最具代表性,經曆代藝人的傳承和不斷發展、豐富,並據藝人所說內容的不同,形成了“前《三國》”、“後《三國》”的格局。

後有學者根據藝人的口述將其整理成《三國》蘇州評話作品,它的意義在於對蘇州評話藝術進行了很好的保存。

《英烈》是蘇州評話又一部曆史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長篇書目,是根據演義小說《英烈傳》經曆代藝人的加工創造形成的,較原來的小說已有了較大的改動。

全書情節緊張,關子緊扣,有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場景描繪細膩,情節敘述合理,人物刻畫鮮明,有“小《三國》”之稱。成名於清鹹豐、同治年間的評話藝人林漢揚是最早說《英烈》的。

俠義性的有《水滸》、《七俠五義》、《小五義》、《綠牡丹》、《金台傳》等,俗稱“短打書”。除了講史性和俠義性的以外,還有神怪故事和公案書,如 《封神榜》、《濟公傳》、《彭公案》、《施公案》等。

《濟公傳》是長篇評話,最早演出者是清道光年間藝人張鬆亭,故事是根據清代郭小亭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小說《水滸傳》有一百單八將,而蘇州評話《水滸》著重以魯智深、武鬆、宋江、林衝、晁蓋、石秀、盧俊義等七位英雄為主線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