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鏗鏘——評話2(2 / 3)

蘇州評話的節目形態多屬長篇故事,分回逐日連說。每天說演一回,每回約一個半小時。通常一部書能連說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有的可說長達一年半載。

蘇州評話的藝術表現以單線順敘為主,用“未來先說、過去重提”的方法進行前後呼應,同時用不斷設置“關子”的辦法來製造懸念,吸引聽眾。

經多年的發展,蘇州評話形成各自風格特色不同的流派,如以《三國》、《英烈》、《濟公》三大書目就各自形成了特殊的四家。

說《三國》的四家是黃少鱗、唐再良、何綬良和郭少梅。黃少麟言辭純潔,刻畫人物逼真,有“活關公”之譽。唐再良對起角色、運用手麵等評說技藝並不擅長,但因其古文功底好,演出自有一套演出風格。

何綬良則是將“發噱”發揮到淋漓盡致,趣味性十足。郭少梅單以說表來表述人物和書情,總是從農曆正月初一開書,到農曆年底結束,是說《三國》藝人中用時最長的一位。

說《英烈》的四家是葉聲揚、蔣一飛、許繼祥和朱振揚。葉聲揚說演時著重“味”和“趣”,能與台下聽眾進行感情交流,同時以噱為主。

蔣一飛以真功見長,他說《英烈》中氣充沛,聲音洪亮,有“活蔣忠”之稱。許繼祥的書路層次分明,語言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朱振揚說表比較正宗,一眼一板,自成一家。

說《濟公》的四家是範玉山、虞文伯、沈笑梅和陳浩然。範玉山模仿蘇州西園羅漢堂裏的濟公形象,說表隨機應變,撒的開,收得攏,人稱“活濟公”。

虞文伯仿照無錫泥人的濟公造型,因他丹田充沛,不但有洪亮的闊音,還有獨特的尖音,有“滑稽濟公”之譽。

沈笑梅說演的濟公語言俏皮,尤其表演吃醉的濟公別具討個特色,因而聽眾稱他為“吃醉濟公”。

陳浩然16歲即說《濟公》,用小嗓子發音起濟公角色,既天真又幽默,被冠以“小濟公”之名。

【旁注】

吳語 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經過商周春秋至今的3000多年曆史變遷,底蘊深厚。在我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部等地。和官話相比,吳語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諸多字音與古代韻書吻合。

《清忠譜》 明末清初傳奇作品,由李玉、朱素臣、畢魏和葉雉斐共同創作完成。反映明代天啟年間閹黨魏忠賢等人對東林黨人的迫害史實,成功地塑造了顏佩韋等“五人義”的市民形象,他們舍生取義,毫不畏懼,可歌可泣,與膽小怕事、迂腐可笑的請願書生形成鮮明對照。

官話 又稱官話方言,舊稱北方方言、北方話,是漢語的一種方言。現代標準漢語便是以官話為基礎方言,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官話是漢語各方言中分布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絕大多數地區,以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中西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蘇大部、廣西北部、江西部分地區等地。

昆曲 又稱昆劇、昆腔、昆山腔,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昆曲發源於14世紀江蘇昆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期獨領劇壇近三百年,清中期後衰落。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宛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散文 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製。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議論等方式表達。

賦 除了詩、詞、曲之外,另一種具有詩歌特點的文體。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隻能朗誦。賦的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手麵 曲藝術語。評彈等曲種演唱中所作的捋須、抖袖、撥閂開門、上馬下馬、舞刀挽弓等動作。用以刻畫人物形象和交代故事情節,與戲曲中的“身段”大致相同。由於表演者不化妝,因此這些動作都是虛擬的。

方言 是語言的變體,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麵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方言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在職業、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麵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

公案書 即公案小說,我國古典小說的一種,由宋話本公案類演義而成,大多以描寫各種各樣的案情以及破案為主。公案小說盛行於明清,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說是清代的《三俠五義》。先秦兩漢法律文獻中的案例與史書中的清官循吏的傳記,是公案小說的先導。

農曆 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曆法,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俗稱陰曆,又有夏曆、漢曆等名稱。

【閱讀鏈接】

蘇州評話藝人和其所說的書目是緊密聯係的,藝人的知名度與其所說的書目更是分不開。有的藝人一輩子以鑽研一部書、說演一部書為生。現在的諸多傳統書目,就是靠這些藝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蘇州評話早期沒有演出的文本,每一部書都是靠說書藝人代代口耳相傳,師徒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一般來講,說書的藝人對所說的書目都有一個提綱挈領的綱目。

講究唱說做花的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是以福州方言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穿插吟唱的獨特說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地及我國的台灣。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也流行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起於何時無法確定,據元代學人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記述,宋末元初,臨安,即杭州,著名說書藝人丘機山來到福州講書,以吟誦“詩讚”開篇,然後轉入夾說夾吟的“正話”,最後又以詩讚作“結台吟”,並以“扇響鈸”作間奏。

有人認為這和唐代變文的結構形式十分相似,其結構順序是:押座文、經題名目、正文、解座文,並據此認為福州評話是說唱變文的遺存。

另有人認為,福州評話與詞話、鈸子書有關。比較公認的是,福州評話與明末大說書家柳敬亭弟子居輔臣兩次來福州說書傳藝有密切關係。明末清初,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輔臣確曾兩次到福州的雙門樓,輔導蘇州的評話藝人邱梧椿說《武鬆殺嫂》。

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末江南著名說書藝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福州,他所授門徒用福州話演唱,借曆史故事評論時局,逐漸形成有說有唱的獨特風格。

總之,福州評話最晚形成於明末,清初已經流行開來。從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福州評話刻本《七星白紙馬》來看,清雍正、乾隆年間福州評話已經十分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