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鏗鏘——評話2(3 / 3)

清道光年間以及其後,隨著福州被辟為通商口岸之後,商貿發展、經濟繁榮,促進了文化娛樂的需求。福州評話從藝人員大增,出現了一批著名藝人。

清末,福州評話由走鄉串裏、高台應聘逐漸走入書場、茶館演出。在福州出現了一些有名的評話館,如舌耕社、文榕軒等。

福州評話演員多為一人,不用化裝,不需布景,僅用一隻銅鈸、一塊醒木、一把紙扇、一條手帕,搭一座高台擺一張桌子就可演出。

福州評話講究唱、說、做、花,唱詞多為七字句,常用的曲牌有《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節節高》等。道白語言生動通俗、個性鮮明。

表演時唱詞與說白交替,曲調優美,抑揚動聽,並通過麵部表情和形體動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以鐃鈸敲點和醒木擊桌來加強氣氛,扣人心弦。

福州評話中常穿插一些“花”。“花”指表演中的噱頭,有“夾骨花”和“插花”之分。夾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劇效果;插花則是穿插些與故事無關的小笑話。

福州評話的唱調分為序頭、吟唱和訴牌三類。序頭用以演述正書之前的短篇書讚,類似古代說書的“入話”;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於表唱,也可表現人物的內心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訴牌指吟唱采用曲牌形式。

訴牌的曲調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連珠》、《滴滴金》、《淚句》等。訴牌的音樂性較強,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傾訴冤情時使用,唱時以筷子敲銅鐃鈸來間奏。

另外,也還有一些結合故事情節采用的民謠曲調,如《賀年歌》、《真烏仔》、《三十六叫》、《五字疊》等。

福州評話名家輩出,清道光稍後時期,藝人阮紅棗將他的書藝傳給兒子阮烏棗,孫子阮澎湃、阮慶慶。阮氏評話世家與當時的邵氏閩劇世家在群眾中很有影響,時人傳有“阮家評話邵家戲”的民諺。

清末,福州評話藝術得到了較大發展,名家流派不斷湧出。其時知名者,有被譽為“三鼎甲”、“三總管”的阮慶慶、徐炳銓、賴德森;有被譽為“八部堂”的百寶營、黃菊亭、林細悌、徐天定、徐天生、林德康、高底三、細九作。

“三總管”和“八部堂”的藝人們對福州評話藝術的發展從不同方麵做出了貢獻,如阮慶慶創歡快跳躍的慶慶調,徐炳權創製了《平和調》、《滴滴金》等;百寶營自創激越高亢、行腔流暢、韻味獨特的《百寶營調》。還有林細俤創的《波浪疊唱調》等。

這些藝人所創的唱調,使福州評話的吟誦腔愈加豐富優美。擅長武書文說的徐天生,擊打鐃鈸為一絕,自創了許多鈸點兒,其中以飛鈸技巧最為精彩,被聽眾稱為“飛鈸仙師”。他與擅長講武書的胞弟徐天定被讚為“文武兩狀元”。

福州評話在伴奏樂器的形製、吟誦表演的方式、獨特的曲本體裁和傳統的話本題材等方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和文化價值,被稱為古老曲藝的“活化石”。

福州評話的題材豐富多彩,主要分為曆史故事的“長解”、武俠傳奇的“短解”、半長短書、清官斷案的公堂書、才子佳人的家庭書五種。

長解書有《三國》、《隋唐》、《精忠嶽傳》等;短解書有《七俠五義》、《彭公案》、《施公案》等;公案書有《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長泰十八命》等;家庭書有《甘國寶》、《雙玉蟬》、《玉蝙蝠》等。

評話藝人們還將福州一帶曆任府縣官中的包公式人物王少蘭夫婦等智斷公案的傳說,編成“王公十八判”係列書目。

由於福州評話以高台演出為主要方式,觀眾是流動的,為此,藝人必須要在一至三場演出的時限內說完一個故事,因此,書目中以中短篇為主。

其話本也就具有結構嚴謹,情節發展不拖遝,不作大段鋪敘,行書節奏快,不賣關子的特點。優秀的藝人還往往用即興發揮的表演,調動聽眾的情緒。

福州評話書目中有許多具有福建特點的方言俚語、民俗諺語,使當地觀眾倍感親切。

【旁注】

《南村輟耕錄》 有關元代史事的筆記,亦名《輟耕錄》。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著。該書共30卷,585條,20餘萬字,記載了元代社會的掌故、典章、文物及天文曆算、地理氣象、社會風俗、小說詩詞等。

鈸子書 江南吳語區特有的曲藝形式。據《鬆江縣誌》記載,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演唱者以竹筷自擊鈸子掌握節拍,曲調簡單,具有吟誦風格,句末略有拖音。演出有說有唱,唱詞基本上為七字句,通俗易懂,帶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刻本 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我國雕版印刷術發明很早。唐代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流行。五代時期已由政府指令國子監校刻“九經”。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大盛。直至元、明、清,前後盛行1000餘年。

鈸 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鑔,古代一種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我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鑔等,統稱為鐃鈸。

浪淘沙 一種詞牌名,原為唐時教坊曲名。詞句即詠江浪淘沙,原為28字,即一首七言絕句。至南唐李煜,因舊調另製新聲,乃變作雙調,每段僅存七言二句,而所詠亦變得寬泛而不必切題。

閩劇 又稱福州戲,福建漢族戲曲之一,也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閩劇曆經數百年的變革,形成了博采眾長、融會貫通的藝術風格,最終成為福建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

鐃鈸 寺院法會時所用法器之一。鐃與鈸原為兩種不同的樂器,後來混而並稱為鐃鈸。鐃鈸是一對金屬圓片,中間凸起,各有一條鈸巾係在中央,演奏時手持鈸巾將兩片對擊。鐃鈸的外形、尺寸與聲調高低有很多種,現多用於民樂演奏。

俚語 指民間非正式的、口語化的語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順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俚語地域性強,較生活化,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場合。有時俚語用以表達新鮮事物,或對舊事物賦以新的說法。

【閱讀鏈接】

清光緒年間,福州評話藝人隊伍中出現了名叫葉三嫂的第一位女性藝人。葉三嫂登上書壇時已是少婦,她說書清新雅致,吟唱優美,落落大方,台風高雅,令聽眾傾倒,使原先清一色男性的書壇頓然生輝,開創了女子說評話的先河。

葉三嫂擅長的書目有《金玉奴》,其中《浪淘沙調》的吟唱尤為精彩,她的《百蝶香紫肩》、《珍珠串》也是受人歡迎的“家庭書”。自葉三嫂始,女性福州評話藝人成名者有被譽為福州評話“女中三傑雲紫豔”的周雲卿、鄭紫英、陳豔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