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兩類書目,即“底子書”和“雨夾雪”。前者是根據演義小說來講述的評書,後者是在第一類的基礎上加工發展的評書。
湖北評書早期著名民間藝人有童雪鬆、王丹普、劉維舟、夏秀峰,這四人被稱為評書“四杆旗”。另外,還有孝感的何玉山、天門的蔣春山、應城的徐振山,這三人被稱為湖北評書的“三大山”。
四川評話又稱白話演說、評話,是四川民間曲藝品種,流行於四川各地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夾議地講說故事,道具僅一張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開講前拍醒木可以提醒聽眾,烘托氣氛。折扇用作模擬物體。
四川評書源於唐代的“說話”及明代的“評話”。清鹹豐後盛極一時。最早的四川評書,是在市井搭棚設台,台上置燈籠。說書人手揚折扇、退開弓步,講述將帥交鋒、兩軍對壘、呼喊吼叫、短打擒人,給人以筋響骨炸之感。
依據表現手法的不同,四川評話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說煙粉、傳奇之類的風情故事為主,重在文說,講究談吐風雅,以情動人。
雷棚以講史和金戈鐵馬一類的書目為主,重在武講,講究模擬形容。金鼓號炮、馬嘶虎嘯,都通過藝人之口來表達,使聽眾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此外,還有熔“清”、“雷”於一爐,文武兼備的一派,書路寬廣,並編演了一些表現新生活的書目。
四川評書的傳統書目,經過曆代藝人的積累和藝術加工,異常豐富,有“墨書”與“條書”之分。
墨書即根據演義和小說改編、敷衍的書目,有《三國》、《水滸》、《隋唐》、《包公案》、《濟公傳》、《聊齋》、《說嶽傳》、《文武榜》等。
條書即藝人創造的書目,有《王三槐反達州》、《金雞芙蓉圖》、《鐵俠記》等。
宜春評話是流行在江西宜春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曲藝品種。自明末清初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民間盲藝人口頭傳唱於宜春一帶農村集鎮、屋場,已有數百年的曆史。
宜春評話作為一種說唱形式的曲藝,是隋唐說唱文學發展成元、明、清的鼓調中派生出來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最早流傳於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鄉、萬載、銅鼓境內。
評話是隻說不唱的,宜春評話卻既唱又說,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在大段唱詞之後點綴幾句“說”詞,起畫龍點睛之作用。
評話筒、小竹片或筷子,構成了宜春評話的說唱道具。藝人在演唱時,左臂托評話筒,左手指夾小竹片或筷子敲擊竹筒,右手則拍擊筒底,以掌握節拍,烘托氣氛。
袁州地方藝人在創作時,均以選擇宜春評話表演形式為主,但內容並不局限於宜春當地,而是寫天下之精華,唱天下之人事。因此,宜春評話題材廣泛、內容夯實。
宜春評話簡便靈活,通俗易懂,特色鮮明,幽默辛辣,啟迪智慧,植根人民,帶有鮮明的地方性、群眾性、傳承性,因此,深受當地的普遍歡迎。
【旁注】
通判 我國古代的一種官職,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簡稱。宋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的監察和控製,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宋太祖創設“通判”一職。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郡政,可視為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知州向下屬發布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
幕客 古代依靠權貴人家生活的食客,相當於後世做官之人的私人秘書。古代以西東分賓主,家塾教師和做官僚們私人秘書的“幕客”,都稱為“西賓”,又稱“西席”,主人稱為“東家”。
黃鶴樓 古代著名建築,位於湖北武漢武昌長江南岸蛇山峰嶺之上,原址在武昌蛇山黃鵠磯頭,始建於三國時期的223年,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絕景”之稱。因與對岸晴川閣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
駢體 即駢文,一種文體,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唐代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
說話 唐宋時期民間藝人講說故事的專稱,相當於近世的說書。說話技藝繁榮興盛於兩宋時代。與南宋同時,北方的金朝也有不少說話藝人。到了元明兩代,說話技藝仍很流行,但以講史為最盛。說話技藝注重詩、詞、賦讚的運用。
折扇 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麵的能折疊的扇子。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扇麵上有題詩作畫,表現出了中華詩詞的至真至美的意境。
《聊齋》 又叫《聊齋誌異》。我國一部記錄奇聞逸聞的著作。作者是清代學者蒲鬆齡。“聊齋”原是蒲鬆齡的書齋名。在書齋中,蒲鬆齡設一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逸聞,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誌異”便由此而生。
說唱文學 文學體裁名,也叫講唱文學。說唱藝術的文學底本。說唱文學要根據說唱藝術的特點,編製故事、描述環境,塑造形象,尤其要注意語言的音樂美,除應明白曉暢,令人一聽就懂外,還要能上口數說,或能合調說唱。一般分為有說有唱、以說為主、以唱為主三類。
【閱讀鏈接】
相傳宜春舊時曾有兩股乞丐曲藝幫派“東行”和“西行”,兩行都有各自的技藝,“東行”唱評話,“西行”打蓮花落、打花棍等。
“西行”的乞丐後來逐漸轉成其他行當的勞動者,於是這個組織也隨之很快解體。“東行”裏多盲人,這個組織有管理乞丐的頭人,有傳授技藝的師傅,還有掌管收支的賬房。盲人學藝,全按這個行規章法辦事,長期以來經過許許多多民間藝人的創作、加工和教習,逐漸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獨特風格的曲藝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