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逗唱——相聲1(1 / 3)

說學逗唱——相聲1

相聲類曲種,是從民間說笑話中發展而來的,具有輕鬆、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又能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增長知識,滿足民眾文化娛樂的要求。主要曲目有相聲、獨角戲、答嘴鼓、四川相書等。相聲在相聲類曲種中,曆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其他曲種如四川相書、獨角戲、答嘴鼓等,則是在相對狹小的區域內流傳。

無論是相聲,還是四川相書、獨角戲、答嘴鼓,它們的共同點是都以說學逗唱為藝術表現手段,並以此獲得觀眾的認可。

說笑話或滑稽問答的相聲

我國古代,有一種以科諢為特色,包容音樂、戲劇、歌舞等成分的表演行業,這種行業通常服務於王族、軍隊,更多的是遊走民間,屬於一個低等的行業,其藝人稱為“俳優”。相聲的最早形式就是由“俳優”行業派生出來的。

“俳優”行業隻有男性,沒有女性。“俳優”常常與侏儒、狎徒相提並論,甚至被看作“褻狎”。

“相聲”一詞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成為“象聲”。到了晚清時期,“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模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

關於“相聲”一詞的解釋,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歸納起來,有兩類說法。一類是藝人的說法:“相聲就是相貌之‘相’,聲音之聲。”“‘相’是表情,‘聲’是說明。”這種說法在藝人中世代相傳,影響很大,但以此解釋“相聲”的含義並不確切。

另一類說法以相聲發展演變的過程為角度,把這一發展演變過程概括為“像生、像聲、相聲”,這是合乎實際的論斷。

“像生”一詞最早見於宋代文學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等風俗書裏,有三種含義:一指藝人;二指事物;三指說唱藝術。其中第三種說法與相聲淵源密切,即說唱藝術的“像生”。

當時,除“像生”外,宋代百戲中還有“學像生”、“喬像生”都屬於同一類型的說唱藝術。那麼,它是一種什麼樣的說唱藝術呢?據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紀勝》記載:

雜扮或名雜旺,又名細元子,又名技和,乃雜劇之散段。在京師時,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裝為山東河北村人,以資笑。今之打和鼓,撚梢子,散要皆是也。

這段記載表明:“像生”、“學像生”都屬於模擬藝術,模擬對象包括對象在內。所謂“像生”就是模擬得像真的、活的,活龍活現,維妙維肖,目的在於“以資笑”,就是抓哏取笑,與相聲的“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喬像生”就是以虛擬的方式模擬某種技藝,俗稱“發喬”,目的也是為了取笑。“喬”有三層意思:一是模仿,二是虛擬,三是滑稽。

“喬”與“非喬”雖然同屬於虛擬表演,但所采取的個體方式不同。“喬”屬於假學和歪學,而這正是相聲的“學”所必不可少的因素。這樣“像生”就與相聲掛上了鉤。

明清以來,文獻記載裏出現了“像聲”或“象聲”,類似口技。表演時,用青綾圍住,觀眾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俗稱“暗春”,偏重於聲音模擬。

“相聲”一詞見於文獻是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這時的“相聲”仍屬口技範疇,內容與“像生”、“象聲”類似。與後來相聲含義相同的“相聲”一詞最早見於1908年出版的英斂之《也是集續編》:

其登場獻技,並無長篇大論之正文,不過隨意將社會中之情態摭拾一二,或形相,或音聲,模擬仿效,加以譏評,以供笑樂,此所謂相聲也。該相聲,每一張口人則捧腹,甚有聞其趣語數年後向人述之,聞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動力亦雲大矣。

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

相聲在其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相聲的表演方式,最初有兩種,在帷幕中表演的相聲稱“暗春”,公開表演的相聲稱“明春”。後來,“暗春”逐漸廢止,隻有“明春”一種在繼續發展。

張三祿是最早的相聲藝人,被尊為相聲鼻祖。張三祿原來可能是八角鼓醜角藝人,後改說相聲。他的藝術生涯開始於清道光年間。清代八角鼓票友、單弦牌子曲藝人司瑞軒曾經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

相聲語言通俗易懂,有著多方麵的體現,主要是口語化、動作化和節奏感。所謂口語化,就是貼近日常口語,像聊天、拉家常似的,用詞生動,語調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