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中,常有偏重運用其中一兩種手段的節目,比如《改行》、《戲劇與方言》偏重於“學”和“唱”,《八扇屏》、《春燈謎》以“說、逗”為主。演員也往往以其善於運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風格。
在相聲的表演中,觀眾雖然一般不能直接與演員進行對話,卻可以通過笑聲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另外,在許多相聲中,捧哏演員的話往往代表了觀眾的觀點,捧哏演員往往是作為觀眾的代言人與逗哏演員進行對話。
相聲常用一些道具來加強表演,常用的道具有醒木、折扇、手絹、桌子、禦子等。其中,醒木經常在長篇單口相聲中用到。折扇在表演過程中可以虛擬為其他物品。手絹可以在化妝時作為道具使用。桌子在傳統相聲中經常用到。禦子是唱太平歌詞時伴奏的樂器,一般是兩個竹板。
傳統相聲曲目以諷刺舊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反映各種生活現象為主,傳統曲目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賈行家》、《扒馬褂》等,總數在兩百個以上。
【旁注】
科諢 戲曲術語,又稱插科打諢。“科”是指滑稽動作,“諢”是指滑稽語言。它來自以滑稽、戲謔為主的宋雜劇,但在戲曲中隻作喜劇性的穿插。清李漁在《閑情偶寄·詞曲部·論科諢》中認為科諢應“戒淫褻”、“忌俗惡”,要運用得自然。
《都城紀勝》 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耐得翁根據耳聞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陽名園記》。書內分市井、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眾伎、社會、園苑、鋪席、坊院、閑人、三教外地、共十四門,記載臨安的街坊、店鋪等等。
綾 斜紋地上起斜紋花的傳統絲織物,是在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始產於漢代以前,盛於唐、宋。綾光滑柔軟,質地輕薄,用於書畫裝裱、高級禮品盒,製作襯衫、睡衣等。
夫子廟 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我國四大文廟之一,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南京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還是我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
北京話 狹義的北京話是指北京市區地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區縣的方言。廣義的北京話,指北京官話所屬的華北官話,覆蓋麵包括了整個北京市、河北北部、內蒙古部分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以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清朝雍正年間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
八角鼓 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麵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拚粘而成。八角鼓在明代中期以後開始流傳北京。除滿族、漢族使用外,還流傳於雲南大理、劍川等白族人聚居地區。
貫口 對口相聲中常見的表現形式,也叫“背口”。貫口的“貫”字,是一氣嗬成,一貫到底的意思。貫口分為大貫兒和小貫兒兩種。大貫兒一般上百句,小貫兒一般十幾句到幾十句不等。
繞口令 我國一種傳統的語言遊戲,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是將聲母、韻母或聲調極易混同的字,組成反複、重疊、繞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由於詞彙巧妙重組並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奏感強,妙趣橫生。
戲曲 我國漢族特有的民族藝術,曆史上也稱戲劇,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傳統藝術。戲曲曆史悠久,劇目難以數計,其中京劇、豫劇、越劇被人們譽為我國戲曲三鼎甲。
太平歌詞 是一種從屬於相聲藝術的曲藝形式,約形成於清代初葉,其曲調是從蓮花落演變成的,流行於北京和天津兩地。其演唱形式為演員一邊數唱,一邊用左手持兩塊竹板擊節。太平歌詞一直被作為相聲的基本功,也是相聲藝人招攬觀眾的主要手段之一。 【閱讀鏈接】
相聲的基本功“說、學、逗”,其因素早就在古代各種民間技藝裏孕育著。相聲中的“說”和民間笑話相關。早在隋唐之際,我國就有了說話藝術。唐代俗講裏有“說諢經”。
宋代的說話裏也有“說諢話”。宋代都市繁榮,勾欄、瓦肆場所林立,民間藝術活躍、繁榮。傳說“百業皆通”的紐元子就會“學象生叫聲”。他不僅善於模擬俗曲、小調、市井吆喝,還善於模擬方言,這可能就是相聲“學”的先聲。“逗”孕育在古代“俳優”和宋代的雜劇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