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逗唱——相聲2
四川相書和獨角戲的口技
四川相書是由口技逐步發展而成。宋人筆記《東京夢華錄》等書多有記載。到明末清初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在北京、上海等地流傳最盛。
據清代舉人徐珂的清代掌故遺聞彙編《清稗類鈔》記載:
口技為百戲之一種,或謂之曰口戲,能同為各種音響或數人聲口,及鳥魯叫喚,以悅座客。俗謂之隔壁戲,又曰肖聲,曰相聲,曰象聲,曰像聲。
可見口技有隔壁戲、肖聲、相聲、象聲、像聲的別稱。它以“叫聲、“學鄉談”作為自己的主要表演技藝,因此,《清稗類鈔》中又稱它為“口技”或“口戲”。
表演中,表演者摹仿飛禽走獸和市井叫賣的聲音,用以表現社會生活的複雜場麵和眾多人物。
清鹹豐時,口技與四川方言結合,成為四川相書,流行於成都、重慶等地。
四川相書在演出時,撐一頂布帳子 ,藝人置身帳中,用口技和折扇、銅鈴、蓮花落等道具模擬各種聲音,描繪環境,模擬人物對話,講述故事。一人扮演很多角色,觀眾則隔帳聆聽,如臨其境。
四川相書顯著的特色是常用諧音、語誤、吟詩、歇後語、打油詩等引人發笑,引人深思,回味無窮。它善於運用細小的生活片段,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
四川相書以說故事為主,在說故事之前,要模仿飛禽走獸的肖聲,起著吸引聽眾、靜場的作用。
四川相書善於運用細小的生活片段,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內容有嘲笑剝削階級愚昧無知的,有歌頌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也有意趣橫生,聽後使人輕鬆愉快,心爽神怡的。
四川相書完全憑口技演出描繪故事情節和環境,演員運用唇、齒、喉、和鼻腔等部位,迅速地變換著不同的聲音造型。
雖隻有一人表演,卻能同時扮出人物對話,雞鳴狗叫,器物相擊等各種聲音。觀眾隔帳聆聽,如身臨其境。如果人物過多時,還要運用外地方言來彌補其不足。
相書在陳述故事時,主要手段是運用生動、通俗、性格化的對白來塑造人物形象。語言富於形象性,使聽眾如身臨其境。
相書段子裏的人物,少則兩人,多則十餘人,要使聽眾通過聲音分辨得出人物的性別、年齡和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乃至在故事進行中細微的思想情緒。
李相成,人稱“李相書”,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相書藝人,他能夠在2.5尺見方的布帷中,模仿各種人物、動物和其他聲響,借助聲音描繪場景、刻畫人物。
李相成的弟子曾炳坤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相書藝人,他對四川相書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卓越的恭喜。
《逗街》是曾炳坤的作品,該作品語言詼諧有趣,將老成都的街名巧妙地組合起來:
他天天清早要去“東馬棚”,牽出“馬鎮街”,來就跑“走馬街”。他的住宅麼,團轉一帶“四維街”,皆是“紅牆巷”,房上蓋的“黃瓦街”,對門一堵“紅照壁”,為啥有照壁?因為兩輩出功名,出過“大科甲”、“小科甲”,他的公館左邊用“青石橋”……
在這段評書中,表演者清脆地一一數落,聽眾就會歡笑起來,心中都暗暗佩服表演者的精湛技藝。
四川相書傳統曲目有《騙總爺》、《寫對殺豬》、《黴登堂》《雙靈牌》、《逗街》、《花子鬧街》等40餘段。
獨角戲也作“獨腳戲”, 亦稱“滑稽戲”,最初指隻有一個角色的戲,但後來衍變為多人的戲。獨角戲流行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區。
20世紀初,在河南路橋堍天妃宮等處出現一種賣梨膏糖的說唱形式,是藝人為了兜售自製的梨膏糖而自創演唱一些滑稽的段子,也有即興的“賣口”,稱為“小熱昏”。
此外,還有隔壁戲、蘇灘等曲藝樣式也含有許多滑稽諧趣的成分。這些不同的樣式逐漸融合演變,形成了一種以滑稽逗笑為其特征的說唱形式,這就是獨腳戲。
獨腳戲的表演,講究說、學、做、唱。這四種表演形式均為製造笑料服務,它通常運用語言上的誇張、誤會、巧合、對比、詭辯、差錯、拉扯、偷換、諧音、拚湊、重複、雙關等,形成“逗笑”的效果。
有時也借助木魚、三巧板之類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征性甚至誇張性的表演,以加強“逗笑”的演出效果。
獨腳戲一般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說為主的,或說一個滑稽故事,或講一段笑話,其間學講各地方言等。
另一種以唱為主,或唱各種地方戲曲唱腔,或唱民間小調,以敘述一個滑稽故事的,但一般情況,許多段子都是說唱相間的。
獨腳戲的表演主要有說、學、做、唱四種。說,包括敘述故事、角色對白、繞口令等;學,指學說各地方言;做,指虛擬性表演,包括臉部表情,手勢、動作等;唱,指學唱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曲,以及江南各種小調等。
獨角戲傳統曲目有《哭妙根篤爺》、《火燒豆腐店》、《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家房客》、《十三個人叉麻將》、《各地堂館》等。
【旁注】
《清稗類鈔》 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所記載之事,上起順治、康熙,下迄光緒、宣統。全書分92類,1.35萬餘條。書中涉及內容極其廣泛,典章製度、社會經濟、民情風俗、古跡名勝,幾乎無所不有。全書事以類分,類以年次,分類詳細,綱目明晰,頗便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