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逗唱——相聲2(2 / 3)

銅鈴 我國古代民間樂器之一,用銅製成,外觀呈圓球狀,規格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5厘米,小者直徑約2厘米,鈴的上部設有環狀耳,用以穿繩係掛,鈴的底部有一長條形開口,口長小於鈴的直徑。鈴內置有兩個比鈴口略寬的鐵製圓珠。演奏時,手持圈框或繩帶搖奏,鈴內鐵珠碰擊鈴壁而同時嘩嘩作響,音色清脆悅耳。

蓮花落 一種古老的說唱曲藝,始於宋而盛於清,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原是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

段子 相聲中的一個藝術術語,指的是相聲作品中一節或一段藝術內容.隨著人們對“段子”一詞的頻繁使用,其內涵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人們在不覺中主觀地將其融入了一些獨特的內涵,泛指聲樂類節目或文學作品。

蘇灘 曲藝中的一個曲種,是“蘇劇”的舊稱,也是曲藝“蘇州灘簧”的簡稱。原為演唱南詞、彈詞、文書等曲藝的藝術形式的泛稱,後來在昆曲的影響之下,又演變為專門清唱戲曲的曲藝。這種曲藝形式發展為戲曲時,其表演藝術、音樂已不同於昆曲,而有了鮮明的特色。

木魚 一種打擊樂器,原為佛教宗教歌曲“梵吹”的伴奏樂器。清代以來流行於民間。木魚呈團魚形,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製棰,棰頭橄欖形。木魚大小不一,音高不同。

京劇 又稱平劇、京戲,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有“國劇”之稱,影響廣泛。

【閱讀鏈接】

隔壁戲的兩種表演技藝,可推至宋代。據《夢粱錄·妓樂》記載:“教樂所人員等效學百禽鳴,內外肅然,止聞半空和鳴,鸞鳳翔集。”

另外,在宋代杭州的瓦舍勾欄中,還盛行一種學說各地方言的“學鄉談”技藝,專業藝人把“叫聲”、“學鄉談”這兩種技藝作為主要表演手段,躲在布幔裏表演,杭人稱之為“隔壁戲”,藝人行話則叫“暗春”。所謂“暗春”,意指隻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的表演。四川相書的表演就來源於此。

以韻語對答說笑的答嘴鼓

答嘴鼓是流行於我國福建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的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又名觸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觸嘴是鬥口、舌戰的意思,古就是講古、講故事的意思。

在閩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答嘴鼓也可解釋為專靠嘴巴對答,以語言風趣取勝,內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

過去,閩南地區的農民在勞作休閑時,常聚集在祠堂的護厝,或在多餘的較寬敞的房間,搭上便鋪,擺上茶桌板凳,開始“練仙敲嘴古”。“練仙”就是閑聊、聊天的意思,“敲嘴”、“觸嘴”即鬥口、舌戰之意,“古”就是講古。

答嘴鼓是用閩南話說的。有些閩南話是不好翻譯成普通話的,翻譯成普通話就缺少含香的土味,缺少俗裏帶雅的形象性和音韻美,就不生動。

如答嘴鼓,把閩南話翻譯過來應該叫“觸嘴古”,閩南話“觸”讀作“踏”,有角的動物如牛如羊如鹿,用角相碰、相撞、相抵就叫“踏”,這種“踏”絕不是粗暴的角力、互相攻擊,而是嬉戲、逗趣的意思。“古”就是故事。“觸嘴古”就是通過逗趣的鬥嘴來講述故事。

茶桌上鬥嘴逗趣的人們誰也不服誰,為了更加有趣,推波助瀾,信手拈來,用一些熟語說話。有時我順著你的韻腳說話,有時我另找韻腳說話,像牛像羊像小鹿,角鋒相對,頂來頂去,進行有板有眼有韻的對話,  不明底細的人還以為在吵嘴。充分表現閩南人樂觀、機智、愛拚、輸人不輸陣的天性,這就是孕育閩南地區答嘴鼓的沃土。

答嘴鼓屬於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以閩南方言表演,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它以韻語對話為主要形式,其藝術手法幽默、風趣、詼諧。

答嘴鼓的起源沒有確切的記載,但在古老的梨園戲以及提線木偶戲、高甲戲中都運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諢。舊時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這種形式,可見它在民間流傳很久。

在閩南地區,古代民間賣藝的、賣藥的人在招攬生意時,乞丐在行乞時,說的話都講究押韻,即興發揮,如同順口溜一樣,甚至民間婚喪時也常采用一種“念四句”的韻語形式,那是四句押韻的近似古詩絕句的語言。例如新娘入洞房時的“念四句”是:

雙腳踏入來,交椅兩邊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狀元才。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大軍進駐台灣,將士多為閩南人,“念四句”也傳至台灣,當地稱為“四句聯仔”,後來逐漸發展為“觸嘴古”,與閩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