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念四句”在民間廣泛流傳,逐漸在人們日常談天說地時,也被運用來戲謔論爭。它要求雙方反應靈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會引起哄堂大笑。
閩南地區各種形式的民間口頭文學,如歌謠、順口溜、四句念、韻故事等,是孕育答嘴鼓的搖籃。台灣民間藝人藍波裏吸取閩台民間文學的養料,創作了“四句聯”、方言敘事詩、拍嘴鼓等,奠定了答嘴鼓形成的基礎。
答嘴鼓近似北方的對口相聲,但又不完全相同。它的對白是嚴格押韻的韻語,語言節奏很強,並長於運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和俚俗語,注重情節的展示與人物的刻畫,講究使用“包袱兒”與“爆笑料”的藝術手段,以獲取喜劇性的藝術效果。
閩南話裏有很多熟語,本身就押韻,具有音韻的美。比如:“賣壯假壯,鄭阿麵仔紅貢貢。”意思是說,不會裝假裝,裝得麵孔紅彤。
答嘴鼓又有些像北方的數來寶,隻是不用擊節樂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這種形式時,曾使用扁鼓、小鈸、品蕭、南噯、大吹等樂器,作為段落之間的間奏,並以扁鼓做指揮。
答嘴鼓通過語言來表達思想內容,主要在語言方麵下工夫。演出時無固定句式,無需配樂,完全口語化。但為表現“答”,即爭鬥,就要求有明快的節奏,因此經常使用長短句,這樣“答”起來有跳躍感。
另外,由於答嘴鼓押韻是一韻到底,需要轉韻也是一件事說完後才換韻。這樣“答”起來,鏗鏘和鳴,抑揚頓挫,富有幽默感和音樂感,很能刺激人們的耳目,達到捧腹大笑的效果。
答嘴鼓一般是二人表演,後來也出現了類似相聲的“群活”的答嘴鼓小品。二人表演隻說不唱,兩個人沒有像相聲那樣明確的逗哏的分工。它用的是閩南話,是閩南話裏的熟語。兩個人說出來的話句句都押韻,又具有閩南戲曲中插科打諢的特點。
在演出服裝方麵,嚴格來說,如果演出內容是傳統的,通常要穿長衫或唐裝。如果演出內容不是傳統的,服裝則隨意。
答嘴鼓傳統節目有《烏貓烏狗》、《鴉片歌》、《瞎子啞巴打架》等,後又創作了很多新節目。
【旁注】
祠堂 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實際上,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熟語 指常用的固定短語,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熟語一般具有兩個特點:結構上的穩定性和意義上的整體性。熟語經常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來使用,不能隨意改變其成分。熟語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成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格言等。
高甲戲 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麵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高甲乙源於明末清初,是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一種群眾性活動。
狀元 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者。殿試是宋、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禦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級。
閩南方言 即閩南語。 閩南語又稱學老話、福老話、河洛話、鶴老話等,發源於福建南部,屬於古漢語的一種,該語言主要使用於福建南部、潮汕地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之間。閩南話在台灣被稱為台語、台灣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
扁鼓 蒙古族、藏族、朝鮮族、滿族、納西族、彝族、苗族、漢族等民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恒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漢族稱跨鼓。鼓身扁圓形。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區。
轉韻 亦稱“換韻”,指在一定的語音條件下,兩個人不同韻部的字可以押韻,可以通用。轉韻包括對轉、旁轉和通轉。除律詩、絕句不得換韻外,古體詩尤其是長篇古體詩,換韻較自由。轉韻時往往在換韻那一聯的出句先轉,接著聯末韻腳跟著轉。
小品 廣義的小品包涵很為廣泛,在佛經中指七卷本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在散文中指篇幅較短的文學樣式;狹義的小品泛指較短的關於說和演的藝術,它的基本要求是語言清晰,形態自然,能夠充分理解和表現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語言特征,最為代表的是喜劇小品。
【閱讀鏈接】
答嘴鼓初期有一種閩南話說唱形式,即廈門說書,通常以一人站著或坐著演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有押韻的,主要是說唱小段的故事,無固定的演出場所,屬非營業性。
另一種是沒有押韻的,類似北方說書,有固定的演出場,稱講古場,主要是講長篇的故事,如《說嶽全傳》、《小城春秋》、《書劍恩仇錄》等。講古場有營業性質,通常講到最精彩的地方打住收錢。講古藝人都能出口成章,節外生枝,脫離本子。如一部《少林寺》能講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