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1(1 / 3)

竹板打拍——快板1

快板類曲種,多以擊節樂器來伴奏,普遍用七塊板兒,以不同的打法來製造氣氛,烘托表現唱詞的內容。代表曲種有數來寶、快板書、山東快書、說鼓子、四川金錢板、鑼鼓書、萍鄉春鑼等。

“快板”一詞出現較晚,早年叫做“數來寶”,也叫“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成的。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討時演唱的,後發展為藝術表演形式。曆經漫長的發展,快板類曲種越來越豐富,曲種均有各自的特征。

打七件子伴奏的“蓮花落”

蓮花落大約始於宋朝,可謂曆史悠久。蓮花落,原來叫“蓮花樂”,是佛教勸善和募捐的一種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蓮花寶座上,蓮花是佛家的花,“樂”與“落”音近,因此可通用。

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 也叫落子。

在江西新幹,蓮花落被當地稱之為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

當時,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

久而久之,人們隻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的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之名的不雅,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

宋代開始,蓮花落在民間開始流行。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的功能。

蓮花落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

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多用方言來合轍入韻。表演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開始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

演唱蓮花落共分三種角色:扮演坤角叫“包頭”也叫“打裏兒”;扮演男角叫“畫麵兒”;扮演老太太叫“畫底兒”。

演出陣容大小有“行話”:單底兒、單麵兒,至少四個人;雙底兒、雙麵兒,至少八個人。就實質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對而言,人多方便於多演節目。

蓮花落的表演方式是邊舞邊唱,走8字、笸籮圈兒、編黃瓜架……

清朝時,蓮花落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

這裏的“落離蓮”指的就是蓮花落。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閑”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閑蓮花落”,又稱“十不閑”或“蓮花落”。

“十不閑蓮花落”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閑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

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隻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調有“平調”、“悲調”、“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調”、“路長斷”、“耍孩兒”、“疊斷橋”、“靠山調”等。

另外還有“哭柳”、“雲裏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鬥”,也叫“喊落”。

“十不閑蓮花落”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隻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采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醜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十不閑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單曲有《摔鏡架》、《秋景天涼》、《百蟲名》、《大西廂》等;彩唱群曲有《十裏亭》、《小化緣》、《夜宿花廳》、《赴善會》等。另外還有《打花鼓》、《刮地風》、《捕螞蚱》等小曲。

在民間,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而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

“清門”和“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此外,還有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清朝道光和嘉慶時,綽號稱“長手指甲”之張姓藝人,自家鄉“下三府”,即杭嘉湖一帶,來浙江紹興賣唱,並在此定居,先後收上虞鬆廈沈阿發、紹興坡塘唐茂盛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