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1(2 / 3)

那個時候,蓮花落唱詞信口編造,無固定內容,演唱亦無固定基調。

後來,唐茂盛受越劇呤嗄調及宣卷調的影響,開始采用接調方法,創造出一套基本唱腔。

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賣唱而改為登台演出。演出內容多為反映農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詞,俗稱“節詩”,如《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

後演唱藝人深感接調演唱費力、單調,又不便演唱長本書目,遂開始以四胡伴奏,並加用篤鼓、竹板、三翹板擊節。

演唱時,一人拉四胡,一人擊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翹板,隨音樂過門靈活打擊,一直沿用發展。

紹興蓮花落曲目眾多,代表性的傳統長篇節目有《鬧稽山》、《馬家搶親》、《天送子》等,以後借鑒和吸收戲劇及其他說唱文藝的本子,又出現了《何文秀》、《百花台》、《顧鼎臣》、《遊龍傳》、《後遊庵》等書目。

清末時,新幹“蓮花落”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

演唱民形式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

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

他們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演技甚佳。

新幹“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采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新幹“蓮花落”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

蓮花落品類眾多,除了上麵所說的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十不閑蓮花落,流行於浙江的紹興蓮花落,還有江西的新幹蓮花落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太原蓮花落、和漢中蓮花落以及山東洛子等。

清朝道光年間,蓮花落傳入山西。那時,河南鬧水災,許多難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遙一帶,同時,他們把蓮花落也帶到了山西,於是在山西晉中一帶就有了唱蓮花落的流浪藝人。

一些當地人用晉中方言來演唱蓮花落,被稱為“晉中蓮花落”,太原蓮花落就是在晉中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最初的山西蓮花落是用晉中方言表演的,因此曲種韻味雜亂,難以普及和流傳。為了更好地繼承、發展蓮花落,一些藝人以太原方言為基礎,結合普通話發音,在認真研究晉中蓮花落的基礎上,從語言、唱腔、表演、節奏等方麵對蓮花落進行了重大創新和改革。最終創造了全新的太原蓮花落。

太原蓮花落表演者常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以當地人熟知的曆史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要內容。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等;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夫妻挑水》等。

漢中古稱南鄭、梁州、興元,是漢江之源,位於陝西地區的西南部。

漢中蓮花落節奏明快,通俗易懂,語言精練,韶腳響亮,有板有眼,見啥說啥,即興編詞,饒有風趣。

漢中蓮花落的表演分單人雙人兩種。在他們的行道中又分為“文戳”和“武戳”兩類。幹“文戳”的串子,即竹片是七塊竹片,兩根繩從一頭穿進,兩塊竹片中間夾的是銅麻錢。

幹“武戳”的串子上帶一口鐵或者銅打好約半寸長的小關刀。據說:幹“文戳”的隻能就地開花,意思是隻能在當地表演蓮花落。幹“武戳”的則可以走南闖北遍遊天下。

山東洛子也稱山東落子、“蓮花落”,又名“咣咣書”,創始於隋末唐初,是一種源於宗教,逐漸過渡到世俗化說唱的民間曲藝形式。

到了宋代,出現了窮困之人乞食歌唱的蓮花落,到了明代又在一般蓮花落基礎上產生了敘事蓮花落。清朝中後期,山東落子具有了明顯得說書特性,但從其保留曲目中,仍能看出濃鬱的宗教色彩。

山東落子的唱腔曲調單純,半說半唱。一般多采用“一串鈴”式的垛句,按詞意將段子化分成若幹段落,多則十幾句,少則幾句,即拉一個長腔,打一個簡單的鈸點作為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