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1(3 / 3)

唱詞多為上下句結構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過於單調,藝人吸取當地姊妹藝術的曲調,豐富了演唱。

山東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風格非常鮮明地表現了山東人直率強悍的性格特點。

山東落子屬於吟唱型的板腔結構體,演出形式簡單,以單頁銅鈸、竹板為伴奏樂器。散韻相間,唱白自由,平順開闊,風格粗獷。

基本句式上下兩句反複吟唱,伴奏過門亦無定格,演唱者可根據情節氣氛與情緒表達需要,自由決定其長短。演員演唱至激昂處常將銅鈸高高拋起,風格粗獷強悍,具有強烈的震憾力。

山東落子以其流行地域、語言、唱腔不同,又分為三種口。泰安以南流行的為“南口”,影響較大;流行濟南及魯西北的為“北口”;流行於濰縣、平度一帶的稱“東口”。

演唱時一人左手自打銅鈸,右手以大竹板擊節演唱的叫“荷葉吊板”;一人敲鈸,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較為婉轉動聽,後適應說書需要演變為“平腔”快口。

山東落子的傳統曲目有長篇書《千裏駒》、《包公案》、《奇巧傳》;小段有《宋江坐樓》、《王慶賣拳》、《白蛇表情》等四十餘段。

蓮花落為眾多姊妹曲藝奠定了基礎,受其影響較大的曲藝有蹦蹦戲、二人轉、快板等。

【旁注】

勸世文 也稱《警世錄》,是勸誡人向善一類的文章。勸世文源遠流長,語言簡練,內容蘊含教益和哲理,通俗易懂,亦詩亦歌,膾炙人口,既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有官樣文墨色彩。

八旗 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製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即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十不閑” 一種曲藝表演形式,指用木架上鑼鼓鑔,一人居中,連拉帶打,左手夾兩鼓錘,敲打單皮及大鼓。右手拉繩,敲小鑼及小鑔,其大鑔之繩係於地,用腳踏之使響。之所以叫十不閑,是說其手忙腳亂,口中唱詞,沒有閑著的。

彩唱 一種曲藝表演形式,又稱“彩扮”。通常二三個演員先以第三者身份敘述故事,然後臨時化裝,扮演人物。其中可隨時恢複演員身份或化裝扮演節目中其他人物。許多曲藝向戲曲發展時,往往經過彩唱階段。

越劇 我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亦為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劇種的成就。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八仙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8位神仙。明代之前,名稱不一,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明代時始定,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8人。

韶腳 在詩詞歌賦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

板腔結構體 板腔結構體簡稱板腔體,或稱“板式變化體”,是戲曲、曲藝音樂中的一種結構體式。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為各種不同板式。通過各種不同板式的轉換構成一場戲或整出戲的音樂。

【閱讀鏈接】

晚清時期,在京城地區演唱蓮花落的老前輩是“髽髻趙”。“髽髻趙叫趙奎垣,他曾進皇宮給西太後唱過。

趙星垣扮相俊美,藝術精湛,尤擅唱悲調,登台必梳兩個髻,觀眾因此稱他為“髽髻趙”,藝名便由此而來。一次他在宮中唱《丁香割肉》,因為劇情淒慘,據說慈禧太後也為之落淚,立刻傳諭太監捧上提盒,內裝什錦餑餑兩盤,太監高聲喊道;“這是老佛爺賞給丁香吃的。”一時王公權貴紛紛邀他演出。他常演出的曲目有《小化緣》、《十裏亭》、《雙鎖山》、《逛南頂》、《丁香割肉》等。最擅長演唱《王二姐思夫》,一個人獨唱十三道大轍和兩道小轍的唱詞,全部唱完長達兩個小時,中間得換三個打竹板伴奏的人,而他自己卻能輕鬆自如地一氣嗬成。每演此曲,觀眾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