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2(2 / 3)

開科取士 即科舉考試,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製度。隋代以前采用的是世襲製和九品中正製選拔官員,隋代開始改為科舉製,使得任何參加者都有成為官吏的機會。清代科舉考試逐漸僵化,被稱為八股文,後廢除。

幌子 商店門外表明所賣商品的標誌。“幌”原指窗簾、帷幔。古時酒店用布旗招徠顧客,也稱“幌子”。唐代陸龜蒙《和初冬偶作》:“小壚低幌還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後來加以引申,凡商店招徠顧客門麵上展示的標誌,統稱為“幌子”。

招牌 掛在商店門前作為標誌的牌子,主要用來指示店鋪的名稱和記號。招牌有豎招、橫招或是在門前牌坊上橫題字號,或在屋簷下懸置巨匾,或將字橫向鑲於建築物上。在我國古代,招牌實際上也成為經營者的品牌標識,不少招牌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故事。

快板書 由數來寶演變而成。因沿用數來寶的擊節樂器兩塊大竹板兒和五塊小竹板兒而得名。大小竹板兒合稱為“七塊板兒”。快板書融合了相聲、評書的藝術手段,豐富了數來寶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加強了表現力,其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擊節鏗鏘的演唱吸引了觀眾。

押韻 又叫壓韻,是指在詩詞歌賦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這是詩歌同其他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之一。

竹枝詞 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竹枝詞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鬱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

藝名 源於俗號,這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對於街頭藝人來說,能得到俗號,正說明在觀眾中有了一定的影響。用這樣的俗號作為藝名,可以進一步擴大影響,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觀眾。藝名也有自定的,而不是取用俗號。自定的藝名相對比較文雅。

北京天橋 對北京宣武區永定門內大街中段附近地區的統稱。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天橋橋地區曾經是北京最大的市井娛樂中心。許多民間藝術家在天橋撂地表演,各種流行於我國北方的民間藝術形式都能夠在這裏找到,形成了獨特的天橋文化。

【閱讀鏈接】

舊時的藝人總想找個曆史名人,奉為開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數來寶”的藝人在曆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為祖師爺。

據說朱元璋年紀不大,就因家人離世被送往皇覺寺出家,皇覺寺長老給他起名元龍和尚。  長老圓寂後,僧人將他驅逐出廟,他隻得挨戶討飯生活。但是附近的人不準他在門前喊叫乞討,他就找來兩塊牛骨兩,用這兩塊牛骨敲打,挨戶討飯生活。後來乞丐討飯就沿用了敲牛骨的方式。並尊奉朱元璋為祖師爺。

快節奏擊板敘唱的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是用諧趣又生動的鄉土語音,敲著清脆的鴛鴦板進行說唱。比如山東快書《武鬆打虎》開場說:

當裏個當,當裏個當,閑言碎語不多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

山東快書產生於魯中南和魯西南地區,主要是臨清、濟寧、菏澤、兗州一帶,後流傳山東、華北、東北等地,已有百餘年的曆史。

山東快書的孕育和形成,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既然被稱為“山東快書”,足見地利的重要。藝人有種說法:山東快書是從河裏來的。這裏說的不是一般的河,而是橫貫南北的古運河。臨清、濟寧都是運河上的大碼頭,南來北往的行旅客商雲集之地,俗稱“沃土”。

藝人向這裏擁集,就是所謂的“跑碼頭”。這裏商賈雲集,客人無聊,需要娛樂活動,也就養得住藝人。同時,這類碼頭又是多種藝術形式薈萃之地。當年臨清一帶說唱藝術頗為興盛,為山東快書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利條件。

北宋末年,臨清、濟寧一帶正是梁山好漢龍騰虎躍之地,武鬆的英雄故事在當時廣為流傳。於是以《武鬆傳》起家的山東快書應運而生。

有關山東快書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山東快書是清鹹豐年間的山東濟寧藝人趙大桅始創。

趙大桅是個落魄文人,窮極無奈,隻好賣藝為生。他會編詞,起初把武鬆的故事編成順口溜演唱,後來他吸收當時著名山東大鼓藝人何老鳳的“竄銅腔”,編演唱詞,並以山東大鼓的梨花片作為擊節樂器,形成山東快書的前身“武老二”。

另一種說法認為,山東快書是在山東落子說唱武鬆故事的傳統節目基礎上演變而來,以山東落子的竹板為擊節樂器。

除了這兩種說法外,山東快書還有創始於明萬曆年間的武舉人劉茂基、清道光年間的落第舉人李長清等不同說法。

劉茂基,相傳是明萬曆年間人。祖籍山東臨清,而山東臨清正是山東快書的發祥地。劉茂基是個不得誌的武舉人,流落鄉間,采集當地流傳的武鬆故事,編成山東快書演唱。他的表演方式很“土”,沒有服裝和樂器,隻是斜披一件大褂,手裏敲打著兩塊瓦片。

劉茂基有絕活,就是武功架子好看。傳統山東快書以《武鬆傳》為主,打架鬥毆猶如家常便飯,劉茂基的武功架子大有用武之地。

始創於李長清的傳說是這樣的:1828年,有落第舉子數人,在回來的路上被雨水阻在山東臨清。這些落魄的舉人為發泄胸中憤懣不平,以民間廣為流傳的梁山好漢武鬆故事為依據,編成《武鬆傳》說唱。

這些舉子中有一人叫李長清的人將該書帶回,後與其表侄傅漢章去山西,因阻河北邯鄲,無奈拿出《武鬆傳》五回,交傅漢章在關帝廟前,以竹板節念唱,討錢還鄉。

李長清發現傅漢章很有演唱才能,便將全書傳給了他,傅漢章對《武鬆傳》潛心研究,加以充實發展。

1839年,傅漢章於春秋兩季祭孔時在孔林前的廟會上,首次正式用以鴛鴦板加大竹板伴奏,以韻誦為主說唱武鬆故事的形式撂地演出,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後來,傅漢章傳藝於趙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兩支流派,流傳至今。

魏玉河一支的著名藝人有弟子盧同武,再傳至楊立德,楊立德擅長“俏口”、“貫口”,自成一家,被譽為“楊派”。

趙震一支的著名藝人有戚永立,再傳至高元鈞,高元鈞以注意刻畫人物、表演生動風趣見長,被譽為“高派”。

山東快書早期以趙震藝術成就最高,號稱“三鉤不敵”。“三鈞”即當時著名山東漁鼓藝人張教鈞,山東落子藝人李和鈞,山東快書藝人吳洪鈞。

戚永立綽號“鎮三江”,藝人誇他“走到那裏都有個山崩地裂”。

盧同文、盧同武兄弟名氣也很大,被稱之為“盧氏雙雄”。

山東快書自形成以來就以武鬆故事為主,因此演員被稱為“說武老二的”,又因為故事中的主人公武鬆身軀高大魁梧,所以人們又將藝人稱為“唱大個子的”。

據說,“武老二”作為山東快書這一曲種早期的名稱,是由藝人傅漢章叫響的。當年傅漢章從表叔李長清那裏一拿到描寫好漢武鬆故事的唱詞後,立刻著手排練。

傅漢章覺得用山東大鼓的唱腔和伴奏形式不太適合演唱以武打為主的故事內容,便試著去掉三弦伴奏,又從唱落子的同行那裏借了一副毛竹大板,這樣,一手鋼板,一手竹板,搭配起來演唱,既新穎有能招徠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