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說鼓子亦叫公安說鼓子,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到了宋代,說唱藝術盛極一時,湧現了許多說唱的形式。鼓子詞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曲藝形式。
宋代以後,鼓子詞幾番變化,經元明時期“詞話”,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逐漸發展衍變為公安說鼓子。
清代晚期,公安說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說鼓藝人不斷增加,曲目逐漸增多,內容也日益廣泛豐富。
公安說鼓子以說為主,說中帶唱。說,即在本地方言聲調上加以適度的誇張,有起有伏,帶有韻味,富有節奏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吐詞清晰,層次分明。
唱,一般是夾在每個小段落的結尾處。往往是在一段有韻律的說白之後,以兩句唱腔來結尾,收腔後用嗩呐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陣鼓,然後再起下一個段落。
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嗩呐牌子兩部分。唱腔曲牌又分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類。
公安說鼓子的傳統演唱形式分為三種:一是獨角班,即由一個藝人自己演唱,自己打鼓,自吹嗩呐伴奏,演唱者一邊擊鼓表演,一邊說唱。 二是由一人擊鼓說書,一人用嗩呐伴奏,打鼓說書者為“上手”,吹嗩呐伴奏者為“下手”。三是由一人擊鼓說書,二人吹嗩呐伴奏,說書人站中場,伴奏者站兩側。
上述三種形式,以第二種最為普遍。兩人說鼓,唱奏有了分工,各習其藝,對藝術創造十分有利,因而成為公安說鼓的主要表演形式。
公安說鼓的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一是取材於街談巷議、閭裏瑣事、笑話趣聞;二是來源於民間傳奇故事;三是來源於武俠及曆史演義小說;此外,也有從地方戲曲和外地曲種中移植的。
公安說鼓采用鼓和嗩呐配合伴奏,鄉土氣息濃鬱,極富表現力,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和藝術特色。
【旁注】
嗩呐 又名“喇叭”,我國一種民族樂器。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8孔,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曲牌 傳統填詞製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製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
戲文 我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藝戲劇,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即12世紀至14世紀,流行於我國東南沿海,為區別同時代的“北曲雜劇”,後人稱之為南曲戲文、南戲。南戲的存在,使我國的古代戲曲與古希臘戲劇和古印度戲劇並列為世界三大古代戲劇體係。
牌子曲 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凡將各種曲牌連串演唱,用意敘事、抒情、說理的曲種都屬於這一類。牌子曲包括單弦、大調曲子、四川清音、湖南絲弦、廣西文場等。一般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演唱的。
變文 唐朝受佛教影響而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由於佛經經文過於晦澀,僧侶為了傳講佛經,將佛經中的道理和佛經中的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變文的取材來源於佛教故事、史料和民間傳說。
嗩呐 我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由波斯傳入,最晚在16世紀就在我國的民間流傳了。嗩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錐,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由此也稱喇叭。嗩呐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演義 小說體裁之一,是指根據史傳、融合野史經藝術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種通俗的長篇小說。演義主要以講史為內容,偏重敘述,故事性強;行文淺顯,通俗易懂。明清時期,曆史演義小說在民間廣泛地流行起來。
【閱讀鏈接】
無論是鬆滋說鼓子,還是公安說鼓子,都是由元、明“詞話”衍變而來的。詞話是一種說唱形式,淵源於唐、五代的詞文,直接繼承於宋代的說話伎藝。在元明兩代達到最盛。
明代說唱藝術品種名稱繁多,除了沿用宋元詞話的名稱外, “說詞”、“唱詞”、“文詞說唱”、“打談”、“門詞”、“門事”、“盲詞”、“瞽詞”等都是明代所創,稱謂雖然不同,實際都是指詞話而言。說鼓子就是在豐厚的元明詞話的基礎上,融合其他姊妹藝術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