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6(1 / 2)

竹板打拍——快板6

多種多樣快板類曲藝的成就

除了數來寶、山東快書、四川金錢板、說鼓子、鑼鼓書外,萍鄉春鑼、竹板書也是比較重要的快板類曲種,亦有著自己的藝術特色。

萍鄉春鑼是流傳在江西萍鄉一帶的由“報春”演變來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早先的農民對季節變化模糊不清,為不延誤播種農時,每年春季,朝廷就派人到鄉間鳴鑼告示,提醒農民耕種。

每逢春節之後,報春人身背鑼鼓,把二十四節氣編成歌,挨家挨戶去告訴人們當年的家事季節,提醒人們注意及時播種、耕田。

曆書普及後,春鑼逐漸演變成祝賀新年、傳吉報喜、說唱人物故事的一種曲藝形式。藝人的流動演唱還把春鑼傳到了宜春、萬載和湖南醴陵、瀏陽等地。

春鑼用萍鄉方言演唱,基本唱法是七字句,有時為了增加節奏的變化,也采取戲曲中的垛板滾唱,這些音調與萍鄉方言結合緊密,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

春鑼以明快的節奏、詼諧的語言和簡便靈活的演唱形式而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演唱者通常身披一黃色綢或布袋,將一麵直徑約200公分的小鼓係在左腹部,鼓邊掛一同樣大小的小銅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槌,敲打出“咚咚咚嗆,咚咚咚嗆,咚嗆咚嗆,咚咚咚嗆”的節奏,作為曲首的過門和段落之間的間奏音樂。

傳統春鑼演唱的最大特征是“見讚”,意即讚歎。三皇五帝、文武百官、九流三教、平民百姓、男女老少,見人讚人;煙茶酒果、綢緞絲綿、竹禾藥材、桌椅搖籃,見物讚物;起屋造船、修橋補路、蒸酒熬糖、紡紗織布,見事讚事。

一個才藝高超的老藝人,往往記下了數以百計的小段子,對人對物對事都能應對如流。相傳一般藝人唯獨不大敢進中藥鋪,盡管店主報酬豐厚,那數以百計的中藥名稱往往令藝人們怯而止步。雖然也有人敢於一試,但畢竟屬於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傳統的春鑼曲目,多為短篇、小段,除《大春頭》、《小春頭》屬中篇外,其餘的皆為短篇、小段。過去常演唱的有《讚炭棚》、《讚茶》、《讚五穀》、《讚新店開張》、《讚新婚大喜》等。

曲詞語言通俗流暢,生動形象,演唱常用誇張手法。曲詞句數不拘,一般是兩句一韻,有時也四句、八句一韻,換韻靈活。

竹板書原來叫“落子”,在河北,竹板書又名毛竹板書、竹板快書,俗稱“大落子”、“京口落子”等。

竹板書形成於清嘉慶年間。當時,山西、河北一帶的乞丐在討飯時用牛胯骨鑽孔栓上鈴鐺,搖晃著唱自編的順口溜,人稱“耍胯骨”。後來,有人改用竹板伴奏這種曲調,給婚娶人家念喜歌,竹板書逐漸產生了。

清嘉慶時,竹板書成兩個支脈,一脈以金永貴為代表,下排萬、福、來、臨、賀、國、順、玉、海、潮各字輩傳人;又以一脈以王永祥為代表,下排春、德、慶、田、祥、常、如、勝、茂、宣各字輩傳人。

清晚期是竹板書在北京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代表藝人,佘來榮、賈寶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東安市場、朝陽門外、門頭溝、天橋等地演出,極受聽眾歡迎。

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其曲調以山西、河北盛行的鼓書為基調,吸收十不閑、蓮花落及叫賣調、小調等腔調。

竹板書起初唱腔扳式、腔調較少,隻有頭板、二板、快板等,起句時多先用“哎”字領起。至“福”、“來”兩輩時,有了大安板、安板、哭相思、流星趕月、流水板、垛板、垛句等多種板頭的巧俏唱法。

竹板書傳至第四代“萬”字輩時有了“雙檔”表演,為一人專打板 ,另一人隻以節子擊節演唱。打板人有時也加些襯話、搭腔,以烘托氣氛。

傳至第五代“福”字輩、第六代“來”字輩時,已開始進入城市和工礦區“靠地”演出。由於中、短篇書目不足以滿足聽眾長時期聽書的需要,故而發展有長篇大書,如《春秋》、《東漢》、《薛家將》、《呼家將》、《楊家將》等。

這些長篇大書有的是從西河大鼓等曲種移植過來,用竹板書形式演唱,有的是將本曲種的中篇書目增加情節敷衍成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