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多年的發展,竹板書不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唱腔,而且積累了一批經典書目,深受流行地區群眾的喜愛。
傳統演出書目多是中長篇,短篇小段多用來墊場。中篇有《武鬆傳》、《左連城告狀》、《響馬傳》、《五龍傳》、《黃愛玉上墳》、《王定保借當》等。長篇書目較少,有《薛家將》、《呼家將》、《楊家將》等。
竹板書在發展過程中,流布範圍也越來越廣。清光緒年間,河北南皮縣藝人張福堂將竹板書傳到山東。以後,任丘縣藝人王來恩也去山東演出。另有固安縣潘福恒、董福來,安次縣王福義、餘來榮、英來鵬等先後外出獻藝。
在竹板書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不少貢獻大的名家,這些名家為竹板書的繁榮和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藝人佘來榮首創大安板、二安板等唱腔,他的《王定保借當》、《月明樓》、 《五龍傳》等中篇書和《戰長沙》、《武鬆打店》等短篇書獨具風格。
王來恩吸收老調梆子唱腔,豐富了竹板書曲調,他的大安板、二安板、哭相思唱得深沉、委婉,神韻十足,得“舍命王”的綽號。王來恩早年以中篇書成名,至中年又以《西唐傳》、《春秋》等長篇書著稱。
此外,藝人馬蘭月以穩中有俏的唱法和“細、巧、俏”的風格自成一家,中、長篇書均說得好;潘學勤口齒清楚,“噴口”有力,他與趙庚嵐合作,將原來隻說十七場的《劉公案》擴展成能說兩個月的長篇,後又增添《小羅鍋》等長篇。
【旁注】
春節 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曆書 我國古代一種古老曆法,前身叫“皇曆”,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其內容主要是指導農民耕種時機。據說唐文宗李昂曾下令,曆書必須由皇帝本人欽定,並隻許官印不許私印,從此曆書就成了皇曆。
三皇五帝 我國遠古時期為人類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部落首領。曆史典籍對三皇五帝記載不一,一般認為,“三皇”是指距盤古開天辟地已經55萬年,陸續出現的三位偉大的神祇,稱為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位首領。
鼓書 我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又稱為大鼓,主要曲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北京琴書、潞安鼓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種。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諸省、市的廣大城鎮與鄉村。
叫賣調 叫賣貨品產生的曲調。以老北京的叫賣調最為有名。老北京叫賣調也稱“貨聲”,俗稱“吆喝”,是舊時京城的小商小販在街頭巷尾之間自發口頭創唱的一種帶有一定韻律和別樣情感的叫賣曲調。其語言、韻律、內容以及反映的民俗風情都具有強烈的京味特征。
西河大鼓 北方較為典範的鼓書形式,又名西河調、河間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遺產。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廣大流行地群眾的喜愛。
唱腔 戲曲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指人聲歌唱的部分,是同器樂伴奏的部分相對而言。我國戲曲種類眾多,其唱腔也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如京劇唱腔中的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長於抒情、敘事、說理、狀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導板、回龍、散板、搖板、二六、流水、快板。
【閱讀鏈接】
據竹板書老藝人口頭傳說,在清嘉慶年間,皇太後壽終正寢,朝廷下令京師百日之內禁止動用管弦樂器。這個命令致使北京許多藝人難以度日。這時,河北來北京行藝的鼓書藝人劉丹池為了謀求生計,與他的師傅張連奎放棄弦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沒想到演出效果良好。
清代末年,是竹板書在北京興盛起來的時期,當時的藝人們在北京東安市場、朝陽門外、門頭溝、天橋等地演出,場麵紅火。他們的表演的竹板書,極受北京聽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