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演藝術——小品1(2 / 3)

瓦肆 又稱瓦舍、瓦子、瓦。兩宋時期,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不斷向大都市聚集。市民需要娛樂,百戲雜技藝人流落到民間要養家糊口,這樣市民階層接納了百戲雜技藝人。百戲雜技在市井演出要場地,於是瓦肆就應運而生了。

《醉翁談錄》 宋末元初小說家羅燁編的宋代筆記。分10集,每集2卷,其中保存了大量宋代的小說、戲曲和其他通俗文學的研究資料。它轉述了《太平廣記》和唐宋其他傳奇小說書籍裏麵的故事,另外還采錄了一些詩詞雜俎之類。有許多故事可資考證宋元的話本、戲曲。

待詔 我國古代文官官職名。漢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隨時聽候皇帝的詔令,謂之待詔,其特別優異者待詔金馬門,以備顧問。至清代,待詔位階為從九品。待詔職能通常負責訓練培育人才,為配置於翰林院的基層官員編製,其上有掌院學士及侍講學士。

【閱讀鏈接】

由於宋元說話的盛行,元明之間便有文人收集話本厘定加工,刊印流行。特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書,文人重新結構,使其首尾完整。

明代以後,反映曆史和現實的通俗演義小說刊印很多,有的是借助於說話藝人在書場上渲染積累起來的曆史故事,有的則是小說刊行在先,然後才有藝人加以渲染演述。到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術家柳敬亭以精湛的伎藝,風靡一時,為近代評話藝術開了先河,並被評話行業尊奉為祖師。

從俳優、參軍戲到滑稽戲

滑稽戲起源於蘇州,主要流行於上海及其周邊地區,多以上海話作為表現語言,同時大量模仿吳語太湖一代的方言,偶爾也有對北方話、粵語等其他方言進行模仿。

“滑稽”一詞最早見之於文字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已經辟出《滑稽列傳》專章,為滑稽藝人立傳了。可見滑稽戲淵源久遠。

滑稽戲是由曲藝獨腳戲演變、發展而來的一種獨特的喜劇藝術樣式。獨腳戲也作“獨角戲”。先秦時代的俳優、唐代的參軍戲是滑稽戲的遠祖,而曲藝獨腳戲則是滑稽戲的近親。

俳優曆史悠久,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是古代一種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表演形式,同時也指表演的藝人。俳優藝人也稱為滑稽藝人。

俳優以科諢為特色,包容音樂、戲劇、歌舞等成分。表演者隻有男性,社會地位低下,常常與侏儒、狎徒相提並論,甚至被看作“褻狎”。

俳優藝人有的在宮廷為權貴者獻藝,他們以逗笑君王、為他們排遣無聊為己任。隻要能搞笑,他們有時可以說一些出格的話,達到諷諫的效果。當時,專為君主服務的俳優藝人又稱弄臣。

除了在宮廷為權貴者表演服務外,有的俳優藝人還服務於軍隊,為軍隊做表演。為權貴者和軍隊服務的俳優藝人屬於少數,更多的俳優藝人則遊走於民間,為普通人表演。

俳優的一大特色是它具有喜劇性。俳優的語言豐富多彩、變幻多端,這構成了它濃鬱的喜劇風格。尤其是隱語、反語、誇張語的妙用,更為它增加了喜劇色彩。這種特色為後來的滑稽戲和小品以及相聲藝術所繼承。

唐代的參軍戲由優伶演變而成,是在俳優表演的優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傳,五胡十六國後趙石勒時,一個參軍官員貪汙,就令優人穿上官服,扮作參軍,讓別的優伶從旁戲弄,參軍戲由此得名。

參軍戲內容以滑稽調笑為主。一般是兩個角色相互問答,以滑稽諷刺為主,在科白、動作之外還加進了歌唱及管弦伴奏。其中被戲弄者名“參軍”,戲弄者叫“蒼鶻”。“參軍” 比較愚笨遲鈍;“蒼鶻”比較伶俐機敏。

“參軍”戴著襆頭、穿著綠衣服。參軍後來叫做副淨,蒼鶻後來叫做副末,鶻能擊禽鳥,末可以打副淨。

“參軍”、“蒼鶻”兩個角色名稱,實際上已構成“行當”。我國戲曲有角色行當之分,就是從參軍戲開始的。

晚唐時期,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複雜,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參軍戲對宋金雜劇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無論是先秦時期的俳優還是唐代的參軍戲,都是以滑稽為其顯著特色的,它們為滑稽戲的誕生奠定了語言和表演的基礎。

獨腳戲,又稱“滑稽”,初為一人單獨演出,後發展為兩人或多人演出。獨腳戲直接源自民間說唱和文明新戲。

清朝晚期,江南農村出現了一種專門“說潮報”的民間藝人,演唱內容以新聞和時事為主,中間常穿插一些滑稽故事和笑話,又名“說新聞”。

其中以自稱“小熱昏”的杭州藝人杜寶林最為有名,他以“說潮報”的形式在杭州街頭賣梨膏糖,出言詼諧,諷刺時弊,深受歡迎。

藝人江笑笑深受杜寶林影響,他將杜寶林的“段子”加以改編和豐富,他的特長是以“說”為主,代表作有《火燒豆腐店》、《瞎子借雨傘》等,因擅長反映社會現象,人稱“社會滑稽”或“文明滑稽”。

藝人王無能也受到蘇州民間說唱的影響,他經常把賣梨膏糖中的滑稽段子用在文明戲的演出中。他以“學”為主,代表作有《哭妙根篤爺》、《各地堂倌》等,人稱“老牌滑稽”。

另外,同時期的劉春山也是著名的滑稽段子的演員,他也將一些滑稽段子用在文明戲中,這樣,一種以滑稽說唱的曲藝形式——獨腳戲誕生了。

滑稽戲最終在獨角戲中發展出來。滑稽戲以滑稽、諷刺為主。角色有滑稽、老生、小生、旦、老旦等。滑稽後來又分為“馬褂”、“馬夾”二種

滑稽戲對小品中的喜劇小品意義重大,小品中的喜劇因素很多都來源於滑稽戲中的喜劇元素。

“小品”一詞早在晉代就有了,本屬佛教用語。如《世說新語·文學》中“殷中軍讀小品”句下,標注為:

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

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將較詳細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粗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倍受人們的青睞。

這是廣義的小品,而曲藝中的小品則是就狹義的小品而言的,是較短的關於說和演的藝術。與古代的說話伎藝和滑稽戲聯係緊密。

小品形態各異,從小品容量大小、結構繁簡劃分,有多幕劇、獨幕劇;從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劃分,有曆史劇和現代劇;從小品藝術表現形式劃分,有話劇、歌劇、舞劇、戲曲小品等。

從小品的藝術效果劃分,小品可分為喜劇小品、悲劇小品和悲喜劇小品。其中喜劇小品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類。

喜劇小品繼承和發展了傳統“說話”、話劇、相聲、滑稽戲劇目的優點,借鑒了它們的語言、表演方式以及表現手段等,最終得以成熟起來。

【旁注】

吳語 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通行於江南地區,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語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吳語保留全部濁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保留尖團音分化,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

《史記》 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三國時期始定名為《史記》。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下至漢武帝時的公元前101年間共3000多年的曆史。我國“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記》與《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

科白 科白是元雜劇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主要表達劇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是一種代言體。以語言和動作為主,而不是通過唱詞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科白即人物不是在唱詞,而是陳述對話,並有相應的動作。

行當 這裏指的是戲曲演員專業分工的類別。主要根據角色類型來劃分,如京劇的生、旦、淨、醜。生,指扮演男性人物。旦,女角色的統稱。淨,俗稱花臉。以麵部化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誌,扮演性格、氣質、相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角色。醜,喜劇腳色,又叫小花臉。

雜劇 在宋金時期諸宮調基礎上發展起來一種文學樣式,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最早見於唐代,意思和漢代的“百戲”相似,泛指歌舞以外諸如雜技等各色節目。到了宋代,“雜劇”逐漸成為一種新表演形式的專稱,包括有歌舞、音樂、調笑、雜技等。

老生 戲曲一種角色,又稱須生、正生,或胡子生。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胡子,術語稱“黑三”。另外還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綹胡子,專業名詞叫“蒼三”。白色的三綹胡子叫做“白三”。

《世說新語》 南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話劇 以對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我國話劇始於清光緒年間的1907年。當時稱作“新劇”或“文明戲,後改為話劇。話劇中的對話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必須具有個性化,自然、精煉、生動、優美,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

【閱讀鏈接】

曲藝中的小品與相聲、話劇、折子戲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聲一般也有小品短小、幽默、風趣的特點,但相聲一般不用化裝;而小品不僅用道具,要化裝,而且重在演,通過表演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