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演藝術——小品2(1 / 3)

說演藝術——小品2

學什麼像什麼的口技表演

口技是民間的表演技藝,屬於說演藝術的一種,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在古代,口技又稱為象聲、象生、口戲。

古代的口技實際上隻是一種仿聲藝術。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種聲音,能使聽的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中的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後邊,運用嘴、舌、喉、鼻、等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俗稱“隔壁戲”。

口技表演者除了可以用人體發聲器官來模擬和表現人們在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外,同時還可以配以豐富、適當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

口技的曆史久遠,其起源甚早,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時期。在上古時期,人們為了狩獵,經常要模仿鳥獸的叫聲來引誘它們,或以恐嚇的吼叫聲驅趕圍獵野獸,以利於捕獲。

那個時候,還有一種神乎其神的“尋聲問路”口技,就是用不同的吼叫聲在山澗森林裏尋找、區分同伴,它也是人類最早的語言表現形式之一。但那時的“尋聲問路”隻是口技的前身,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技。

史書記載了公元前298年的戰國時期《孟嚐君夜闖函穀關》的口技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的孟嚐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他是齊國貴族,養食客3000多人,其中有很多能人異士,為他排憂解難。當時的秦國國君秦昭王一向很仰慕孟嚐君的才能,就派人請他到秦國做客。

見麵後,孟嚐君給秦昭王送上一件名貴的純白狐裘,作為見麵禮。秦昭王對於孟嚐君的才華也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為相。

秦昭王的這個舉動引起了秦國大臣的嫉妒,於是有許多大臣就向秦昭王進讒言。最後,孟嚐君終於被軟禁起來了,秦昭王甚至打算殺掉孟嚐君。

孟嚐君遭到軟禁後,設法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寵妾燕妃幫忙。但是燕妃卻對孟嚐君派去的人說:“如果孟嚐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樣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辦法。”

孟嚐君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這麼一件,現在要到哪裏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

就在孟嚐君為難的時候,他的一位食客自告奮勇地對孟嚐君說:“我有辦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來。”

這天晚上,這位食客偷偷進入王宮,學著狗叫把衛士引開,順利地偷回當初獻給秦昭王的那件白狐裘。

孟嚐君利用白狐裘收買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嚐君說了不少好話。過了沒多久,秦昭王就釋放了孟嚐君。

孟嚐君害怕秦昭王反悔,因此一被釋放就馬上喬裝打扮,趁著月黑風高的夜晚,來到了秦國的邊界城關函穀關。隻要通過了這道關口,秦昭王就難以奈何他了。

函穀關是秦國軍事要塞,守備森嚴,尤其是在深夜,城門緊閉,所有人不許出入,隻有等到天亮雞鳴時城門才會開放。孟嚐君一行人焦慮萬分,心想如果等到雞鳴時分,秦昭王的追兵也就到了。

就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候,忽然有位食客拉開嗓子,學著雞叫:“喔——喔喔——”,一時之間,全城的雞都跟著一起鳴叫起來。

守城門的士兵一聽到這麼多雞在鳴叫,以為天亮了,於是就按照規定把城門打開。孟嚐君一行人快速通過了城門,就這樣平安過了函穀關,離開秦國,回到了齊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