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記錄是關於口技的最早曆史記錄,從這個記錄可以判定口技起源於戰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那時的口技還未用於演出。
口技作為表演藝術不晚於宋代。宋人《雜記》中說在京城的遊藝場裏,有“學鄉談”和“百鳥鳴”,指的都是口技。宋元戲劇中的“犬吠”、“雞叫”之類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後台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從單純模擬某一種聲音,發展到能同時用各種聲音,串組成一個故事,被列為“百戲”之一,即“口戲”,俗稱“隔壁戲”。其“軍旅狩獵”、“群豬爭食”的表演,無不惟妙惟肖。
清代文學家張潮編選的一部筆記小說集《虞初新誌》中有一篇林嗣環寫的《口技》,可以說道出了口技的神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妙絕 ……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大意是:遠遠聽到長長的巷子裏傳來了一陣狗叫,隨即就有一個婦人驚醒後打嗬欠,伸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不久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
婦人撫摩著小兒子,給他喂奶,小兒子含著奶頭啼哭,婦人拍著小兒子,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接著大兒子也醒了,連續不斷地說話不停止。
在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嘴裏哼唱著哄孩子入睡的聲音,小兒子含著奶頭啼哭的聲音,大兒子剛剛醒來說話的聲音,丈夫大聲嗬斥大兒子的聲音,同一時候一齊發出,各種聲音都摹仿得極像。
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默默讚歎,認為好極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撤去屏風一看,隻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而已。
這樣的口技可以說神乎其神,各種聲響學的惟妙惟肖,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雖然隻隔著一個屏風,但依然讓人如親臨另一個世界。
隨著口技技術的不斷成熟,口技的用途越來越廣,逐漸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文藝表演體裁形式之中,被視為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
口技既可以作為雜技節目表演,也用於相聲、小品、評書、四川相書、東北二人轉等曲藝和地方劇種節目中,還被使用在手影戲、皮影戲、音樂廣播劇、影視劇的配音、擬音等藝術形式中。此外,還被經常使用於即興表演。
好的口技作品,其作用和意義就是能使聽眾產生豐富的聯想和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歡樂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藝術享受。
口技是一種絕活,能學好、表演好口技的人並不多。學貓叫狗叫,人人都會,算不了什麼,要達到能登台表演的水平,就要把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河裏遊的,草棵裏蹦的都學好、學像,這就不容易了。
比別人模仿的聲音種類多,別人模仿不了、模仿不像的,你卻能模仿,達到“以假亂真”的境界;你與動物對話,動物隻知多了一個同類,卻不知是人模仿的。這樣的口技,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