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節說唱——鼓詞1(2 / 2)

平詞曲調優美,唱多於白,長於抒情。適合演唱以傳書,小說編成的詞目,多用於紅白喜事,或招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平詞自奏樂器為扁鼓、牛筋琴、檀板、抱月。演唱大詞時增加了大鑼、大鼓。

演唱前,藝人把一張約半米見方的凳子倒置,用帶子把四隻凳腳繃成網狀,右前放扁鼓,牛筋琴平直擺在正中,右麵後凳腳上係著抱梆,前圍一幔。一些藝人又在右麵凳腳上掛堂鑼,以增加音樂氣氛。

表演時,藝人端坐椅上,左手持鼓簽,敲奏琴、鼓、梆、堂鑼,與此同時,表演者兼生、旦、淨、末、醜於一身,要求吐字清楚,情節交代分明,神態掌握準確,人物刻畫逼真。

平詞的基本曲調稱吟調,由古代文人的吟詩調與浙南民歌融會而成。此外,還有太平調等。太平調又分正太平和反太平兩種。

平詞傳統的代表性曲目有世情類題材的《十二紅》、《高機與吳三春》、《玉蜻蜓》及講史類的《三國》、《隋唐》等長篇詞目。

,亦稱娘娘詞,宜唱經卷書,多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腔曲調激越、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基本曲調稱大調,又稱靈經大調。

大詞傳統的代表性詞目為《南遊記》,又稱《靈經大傳》、《陳十思娘娘詞》,可連續演唱七場。

溫州鼓詞的內容大都取材於曆史小說和民間傳說,大致有神話類、曆史類、武俠類、世情類、公案類,其中以表現朝廷的忠奸鬥爭,社會上的頌善懲惡,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

溫州鼓詞的傳統代表曲目繁多,其中包括神話題材的《南遊》和《封神》,公案題材的《包公案》,講史題材的《征東》和《征西》,世情題材的《十二紅》和《八美圖》,武俠題材的《七俠五義》和《七劍十三俠》等。

【旁注】

變文 唐代受佛教影響而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由於佛經經文過於晦澀,僧侶為了傳講佛經,將佛經中的道理和佛經中的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變文的取材來源於佛教故事、史料和民間傳說。

諺語 民間流傳的簡練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諺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有的是事理諺語;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麵的常識諺語,類別繁多,不勝枚舉。

散文 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製,一篇散文通常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議論等方式表達。

押韻 又稱為壓韻,是指在詩詞歌賦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這是詩歌同其他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之一。

扁鼓 蒙古族、藏族、朝鮮族、滿族、納西族、彝族、苗族、漢族等民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恒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苗語稱嗯鐸。漢族稱跨鼓。鼓身扁圓形。流行於我國的東北及西藏、青海、甘肅、雲南、廣西等地。

牛筋琴 用牛筋弦作琴弦研製出五弦牛筋琴,又稱唱詞琴,譽稱天下第一琴,是溫州鼓詞的主要伴奏樂器。牛筋琴采用純手工製作,包括琴弦製作和琴架製作兩大工藝流程。琴弦以牛筋為原料經過選、錘、刮、洗、泡、晾等24道工序才能成品。

【閱讀鏈接】

鼓詞最早見諸於文字的史籍當屬清代趙鈞的《過來語》。趙鈞是清代史學家,從他所著《過來語》書名及書中所載內容來分析,可以得出這些結論:1806年前已有鼓詞流傳,白門鬆是“傾動一時”的“最善唱詞”者,可見當時還有中下等水平的藝人,證明當時“唱詞”比較流行,鼓詞藝術已見成熟。

白門鬆確實是當時唱瑞安鼓詞的佼佼者,不隻是趙鈞對他作過評價,項嵩的《午堤集》也言:“瞽者白門鬆,工唱詞,遠近爭致之。”可見白門鬆聲譽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