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節說唱——鼓詞2
九腔十八調的陝北說書
說書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時期。秦漢時,在宮廷已有了管理說書的“稗官”,這是皇帝專門設立用來搜集民間“街談巷語”、“裏巷風俗”的官職。
陝北說書是陝北說唱的一種,陝北說唱活動較早記載見於清康熙年間的《榆林府誌》,其中有:
劉第說傳奇,頗靡靡可聽,聞江南有柳敬亭者,以此伎遨遊王公間。劉第既不能及其萬一,而韶音飛暢,殊有風情,無佛稱尊,不及江南之敬亭乎?
這是對說書藝人在文人中間說書情況的記載,顯示了明代說話入清後在陝北發展的情況。
陝北說書,流行於陝西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以及道情、信天遊的曲調,逐步形成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曆史悠久,之所以這樣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有用三弦伴奏和琵琶伴奏的兩種形式,其琵琶為土製,保持著唐代橫抱彈奏的傳統。
關於陝北說書民間傳說從三皇治世時就已經存在了。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老漢生了三個兒子,長大後給奴隸主當奴隸。大兒子叫大黃,讓奴隸主把一隻手剁了,二兒子二黃的一隻腿被打壞了,三兒子三黃讓主人把眼睛紮瞎了。
弟兄三人流落到陝北的青化縣乞討為生。一天大黃拾到兩片爛木板,敲打著木板沿門乞討,說上一些吉利話,主人便賜給他們一些殘湯剩飯。
有一次他們撿來羊腸子,曬幹繃在木板上,就彈出聲音來。他們弟兄三人又自製了琵琶,從此相互配合,邊打、邊彈、邊唱來乞討要飯。他們把兩塊木板綁在自己的腿上自打、自彈、自唱。
後來,大黃、二黃去了山西臨縣一帶謀生,而三黃卻留在了陝北,並結了婚,婚後生了五個兒子,他將彈琵琶的技藝傳授給兒子們。
大黃後來也回到了陝北,成家後收了36個徒弟,他將彈三弦、琵琶的技術傳給了徒弟們,陝北說書就是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發展起來了。
清代說書形式較為普遍,在康熙年間,陝北說書已開始流行。清末學人震鈞撰寫的北京風土掌故雜記《天咫偶聞》卷載:舊日鼓詞有所謂“子弟書”者,開始流行於八旗子弟中,“其詞雅馴,其聲和緩”。
陝北說書的最初演唱形式是由藝人手持三弦或琵琶邊說邊唱,邊唱邊說,說唱相間,一些短故事,也可以一唱到底,不說一句,或一說到底,不唱一句。
後經民間藝人改革,一人可同時操多種樂器伴奏,包括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即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小鑼或鈸,後來揚琴也加入伴奏行列。
陝北說書最先為一個人說唱,後來變為兩人對唱或多人走唱。人數與樂器的改變,更加拓寬了陝北說書的表現領域,同時也對書中人物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陝北說書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鬱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數的局限。
曲調激揚粗獷,富於變化,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以平調為主,常用的曲調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說書藝人善於運用各種不同的曲調來描摹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情緒。
陝北說書的演出場所一般都較為簡陋,田間地頭、庭院炕頭都曾經是陝北說書的表演場所。聽眾可以是幾人、幾十人,也可百人以上。
陝北說書曾是盲人生存的一種手段,通過說書養家糊口,陝北說書由此成為一種典型的盲人文化。
這種盲人文化和宋元話本及民間的“蓮花落”有關。宋元話本曆史已很悠久,故事性、趣味性很強。但“說話的”隻是幹說,不用任何樂器伴奏。蓮花落開始隻是乞丐行乞時才敲打的一種極簡易的打擊樂,邊敲邊打邊信口唱上幾句,以引起好心人的同情,以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求得善良人的施舍。
盲人以說書掙幾個糊口錢,行似乞討,和打蓮花落相差無幾。但不再是幹唱,而有樂器伴奏;不再是隨便唱,而是有了故事,要細說故事情節。
陝北說書借用了宋元話本以及其他演義小說的故事,采用了蓮花落唱的形式,再添了樂器,從而便發展成了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
陝北說書藝人懷抱三弦或陝北曲項琵琶,腳綁木板,手指彈腳板打;也有說書人擊鼓打板,另一人彈弦相輔。
藝人邊說邊唱、說唱結合、一口百腔、音調百聲,旋律時而高亢、豪放,時而低沉、哭泣。說唱的內容一般為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曆史演義、綠林好漢、才子佳人等。在陝北,每逢過廟會、祭祖、過生日、孩子過滿月或喜慶佳節都會請說書的前來助興。
陝北說書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是三弦說書派和琵琶說書派,以三弦說書最為流行,三弦說書又有雙音弦和單音弦之分。
雙音弦即三弦定弦為,一弦和二弦定音為同一高度,彈奏時一、二弦同時撥動,這樣顯得音量大,又有雄渾氣勢。單音弦即一根弦定一個音,有不同的指法,多使用自製的撥子。
琵琶說書派,因用土製曲項琵琶而得名,又稱作“琵琶書”。過去琵琶說書的藝人較多,而三弦和琵琶大多是自製,後來三弦製作質量逐漸提高,自製琵琶就慢慢淡出了說書表演。
陝北說書的傳統書目很多,長篇書目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雕翎扇》等;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
【旁注】
信天遊 流傳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又稱“順天遊”“小曲子”。在山西被稱為“山曲”,在內蒙古則被叫做“爬山調”。歌詞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而表現則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長。
三皇 我國創世神話中三位偉大神祇,稱為天皇、地皇、人皇。“皇”的原意就是神祇,但神性略次於盤古和玉皇大帝,可列為第二級別的神祇。三皇的記載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天皇指伏羲,世稱羲皇;地皇指女媧,世稱媧皇;人皇指神農,世稱農皇。
子弟書 也叫清音子弟書,是清代的一種曲藝形式。因其創始於八旗子弟,故名子弟書,約在乾隆年間開始流傳。子弟書有東調和西調兩個流派。東調又稱東韻,宜於演唱沉雄闊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調又稱西韻,宜於表現婉轉低回、纏綿悱惻的情緒。
梆子 又名梆板,我國民間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厘米,寬5厘米至6厘米,厚4厘米。
話本 宋代興起的白話小說,也稱為“話文”或簡稱“話”。用通俗文字寫成,多以曆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是宋元民間藝人說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話本》、《全相平話五種》等。
廟會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
【閱讀鏈接】
陝北說書最早屬於明代盲藝人的演唱活動,以弦索伴奏的詞話在入清後演變成說書。 在康熙年間,北京、河南、山西均是說書與盲詞並存於世,與山西緊緊相鄰的陝北也應該不存例外,清康熙年間的《榆林府誌》就有劉第說書的記載,說明當時已經有三弦書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