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說書藝人同樣有行會組織“三皇會”。他們信奉“三皇”,而各地成立“三皇會”的時間大多在康熙至乾隆年間。陝北的“三皇會”成立也不會太晚。
唱腔音樂融彙的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流行於河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安徽等地,俗稱墜子書、簡板書或響板書,因使用墜子弦伴奏而得名。
一說法認為,河南墜子脫胎於“三弦書”,後與“道情”結合,於清道光年間最終形成。
另一種說法認為,河南墜子產生於1900年前後,由“鶯歌柳書”和“道情書”的結合而形成。也有認為鶯歌柳書即是三弦書一支,因此,兩種說法均可成立。
清道光年間,開封招討營小喬莊三弦書藝人喬治山隨師父行藝於開封,無意中將小鼓去掉一根弦,變撥彈為弓弦,墜子弦自此產生,並改變了三弦書“弦不隨腔”的伴奏方法,成為唱一句拉一句的“拖腔墜子”。
由於喬治山經常自拉自唱《玉虎墜》一書,因此人們將這種新的演唱方式稱為“墜子書”。
將三弦改為墜子弦這種伴奏形式,後來,被安徽道情藝人郭成德從開封帶回安徽的潁州、亳州。他唱道情腔,擊簡板,用墜子弦伴奏的形式,被當地人稱為“墜子”。此後,潁州、亳州的道情藝人以及唱“鶯歌柳書”的藝人紛紛效仿,就此流傳開來。
清光緒年間,在豫東、豫西、豫北各地相繼出現了一批著名的藝人,如在新鄭,道情、三弦書藝人薛玉湘改唱墜子。在封丘,三弦書藝人赴亳州學習唱墜子。
期間伴奏樂器也曾發生了許多變化,如將原三弦的蟒皮改為桐木板;漁鼓藝人初唱墜子仍懷抱漁鼓筒,後放棄了漁鼓筒。三弦書藝人改唱墜子後將腿板改為腳梆等。
演唱形式也有許多不同,如獨角墜子是自拉自唱;二人墜子是一人擊筒板戰立演唱,另一人拉墜琴踏腳梆伴奏。還有漁鼓藝人改唱墜子之初被稱為“漁鼓墜”的。
期間,河南、安徽的漁鼓道情,河南的三弦書,安徽的鶯歌柳書,它們的唱腔、表演及曲目空前融合,河南墜子也就由此誕生了。
河南墜子在形成過程中,以新鮮活潑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書和山東大鼓藝人參加到改革創造的行列中來。使河南墜子增加了大量曲目,豐富了演唱技巧,促使這一新興曲種日益成熟,並迅速流傳到鄰近的山東、安徽。
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流行地區和受其他藝術形式影響的不同,又有東路墜子、西路墜子、北路墜子之分。其中東路質樸、抒情,受山東大鼓、山東琴書、拉魂腔影響,旋律深沉,講究字音;西路奔放、流暢
河南墜子的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對口唱三種,演員手打檀木或棗木簡板,邊打邊唱;對口唱時,另一人還打單鈸或書鼓。伴奏者拉墜子弦,有的並踩打腳梆作為擊節。
河南墜子使用河南方音說唱表演,以唱為主,唱中夾說。河南墜子唱腔豐富,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紮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
河南墜子的唱腔音樂可歸納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 4部分。在主體唱腔進行中,根據唱詞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韻、巧十字、拙十字、寒韻、滾口白等唱法,產生節奏和旋律上的變異,表現不同的感情。
河南墜子早期全為男演員演唱,後來才有了女演員,也隨之創造了不少新腔。
唱詞基本為七字句,曲目分大、中、小三種。中長篇曲目有說有唱,以說為主;短篇曲目隻唱不說,稍有加白。
河南墜子的伴奏樂器有專職伴奏者使用的腳梆和墜胡,說唱演員使用的簡板、鉸子、矮腳書鼓與醒木等。其中由道情改演河南墜子的藝人多用簡板擊節,由三弦書改演河南墜子的藝人多用鉸子擊節,由大鼓書改演墜子的藝人多用矮腳書鼓,醒木則多在說唱長篇書時使用。
伴奏樂器中的墜胡獨具特色,早期開場時都有即興演奏的“鬧台曲”,熱烈火爆,以吸引聽眾。鬧台以後向起腔過渡的樂曲,是速度和力度的緩衝,稱為“過板”。
伴奏的主要部分是“托腔”,是唱腔進行中的模仿性過門,包括樂句中間的對應性過門、樂彙中間的填補性過門、悲腔中間的吟哦性過門。
河南墜子從醞釀到形成,一直在民間流傳,因此保持著樸素的鄉土風味和濃厚的生活氣息。長期以來,從道情、三弦書、山東大鼓、琴書等曲種移植、繼承了大量優秀書目,以後又創編、積累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書目,有長篇、中篇,也有短篇。
河南墜子傳統的中長篇曲目有《金錢記》、《雷公子投親》、《張廷秀私訪》、《大紅袍》、《楊家將》等,短篇小段有《偷石榴》、《小黑驢》、《雙鎖山》、《玉堂春》等。
【旁注】
鶯歌柳書 又名鶯歌柳子,是流傳山東西南、山東南地區及豫東、蘇北一帶的一種民間說唱形式。相傳係由產生於明代的柳子戲曲牌“鶯歌柳”演化而成。鶯歌柳書唱白相間,為反複使用的單曲演唱體。基本唱腔為四句腔,其餘唱腔均由此深化。
三弦書 又稱鉸子書、腿板書,是形成於河南南陽的一種較為古老的說唱藝術。初為一人一台戲,懷抱三弦,腿束腳板自彈自唱。其後,逐漸演變為演唱者手擊鉸子或八角鼓既唱又表,另有三弦和墜胡專門伴奏並在演唱中幫腔、插話而成為二三人一台戲。
漁鼓筒 即漁鼓,民間說唱道情的伴奏樂器,又稱道筒、竹琴。簡板,又稱簡子,流行於湖北、湖南、山東、廣西等地區。宋代時已出現。漁鼓用竹筒製作,筒長65厘米至100厘米,一端蒙以豬皮、羊皮或油膜而成。演奏時,左手豎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麵。
書鼓 我國古老的民間打擊樂器之一,專用於我國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鼓框木製,呈扁圓形,兩麵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麵四周邊緣用鼓釘固定。規格大小不一,大者鼓麵直徑30厘米、鼓框高8厘米;小者鼓麵直徑22厘米、鼓框高6厘米。
墜胡 我國擦奏弦鳴樂器,又稱曲胡、二弦,主要流傳於河南、山東一帶,是河南曲劇、山東琴書、呂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墜胡琴筒短而粗,用銅板或硬木製作,前口蒙蟒皮。琴杆和琴頭似三弦。琴杆兼做指板。張兩弦。除伴奏外,還用於合奏和獨奏。
【閱讀鏈接】
河南墜子流行範圍很廣泛,流行區域達到了25個省市之多,幾乎遍及全國,可以說很少有一個地方曲種能在如此之多的地域流行,甚至生根發展。
除了河南墜子本身具有大的藝術魅力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河南屢遭天災人禍,災民為了生存而向外遷移,移民帶走了家鄉的藝術。二是用中州古韻演唱的河南墜子,尤其在屬於我國北方方言覆蓋的廣大區域,人們大多能聽得懂。這些原因就決定了河南墜子的普及性和廣泛性。
說唱道白兼備的山東大鼓
山東大鼓發源於魯西運河沿岸農村,流傳於以菏澤為中心的廣大山東地區。此外,江蘇、河南也有流行。
山東大鼓最初是敲擊犁鏵碎片唱農歌的自由吟唱形式,采用山東方言來演唱當地的民歌小調,後逐漸發展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敲擊矮腳鼓和特製的半月形梨花片並有三弦、四胡伴奏的說唱表演形式。因其伴奏樂器為犁鏵碎片而得名稱“犁鏵大鼓”。
山東大鼓相傳形成於明代末期。明末清初,鼓詞作家賈鳧西所寫《木皮散人鼓詞》,是山東大鼓已在當時流傳的根據。
山東大鼓在不同的流布地區又分別稱山東調、山東柳兒、梅花調、鼓碰弦、犁鏵片、梨花大鼓、鐵片大鼓、怯大鼓、何老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