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鼓由一人演唱或兩人對唱,兩三人伴奏。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唱詞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執鼓槌,左手操鐵或銅片,邊敲邊唱。樂師以三弦伴奏。
山東大鼓長期活躍於農村,風格樸實,富有濃鬱的鄉土氣息,著名藝人有河北故城何老鳳、範其鳳等。何老風嗓音洪亮,表演風趣,經常活動於山東西北、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帶。
清末郭大妮、黑妞、白妞等藝人進入城市演唱。白妞是山東鄆城的王小玉的藝名,早在進入濟南之前她就已出了名兒。來到濟南後,她與其妹黑妞在大明湖畔的明湖居演出,名噪一時。
其實在此之前,唱犁鏵大鼓的藝人中已有許多名角,但是白妞、黑妞姐倆把梨花大鼓這門藝術推到了高峰。
在白妞和黑妞之後,女藝人大量增加,享有盛名的有上半截、下半截、蓋山東、白菜心以及謝、李、趙、孫“四大玉”等。
後來又有藝人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相繼揚名。這個時候,“犁鏵大鼓”逐漸更名為“山東大鼓”,流行地區跨越山東城鄉,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開封、洛陽、漢口、重慶,北至天津、北京、東北各地,盛極一時。
山東大鼓曆史悠久,音樂唱腔獨特,節目蘊藏豐富,地方色彩濃鬱。它直接促發了山東快書的形成,並對“喬派”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價值。
山東大鼓主要伴奏樂器為矮腳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時演員右手執鼓槌擊鼓,左手操鋼板或銅板敲擊演唱,樂師以三弦伴奏。
據說,山東大鼓由漁鼓道情的孫趙門衍化而來。清嘉慶年間,孫趙門山東大鼓河北籍藝人有五位姓名中均帶“山”字,即威縣王奎山、臨西呂連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臨城馮雲山,時稱“五大山”。
自清嘉慶年間開始,山東大鼓在山東和河北兩地南起聊城、臨清,北至德州、滄州的大運河兩岸十分興盛,並形成老北口、小北口、南口三個支派。
老北口派是以故城縣為基點,向北傳至滄州地區吳橋、東光、南皮等縣。其代表人物是何老鳳及其傳人等。
老北口派的書目多為中篇,主要有《瓦崗寨》、《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等。短篇以“三國段”居多,如《草船借箭》、《華容道》、《單刀會》等,還有特有的小段如《小黑驢》、《一窩黑》等。
小北口派是以南宮縣為基點的。在小北口這個支派裏,又有三支:
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棗強、景縣一帶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怯大鼓”、“鐵片大鼓”、“鼓碰弦”。後來這一支派的傳人改唱木板大鼓。
其二是傳至交河、河間、肅寧、獻縣的一個小分支,在當地稱為“山東調兒”、“山東柳兒”。這一小支在藝術上,不僅兼有小北口支派的特色和傳統,還有所創新,吸收了西河大鼓巧、俏的唱法,突破了死口實詞的說唱形式,唱中加白、白中加唱,自由隨意。代表書目有《黃愛玉上墳》、《秦瓊賣馬》、《少英烈》等。
其三是小北口派傳至石家莊地區的趙縣、束鹿一帶後形成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梅花調”、“山東柳”、“鼓碰弦”等。
南口派山東大鼓是以河北邢台地區的威縣、新河為主要活動地區的,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響,又稱犁鏵片、倒扒口。流行於邢台、邯鄲大部地區。
南口派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門人發展起來的。徐靠山、李明山均成名於1815前後。
南口派山東大鼓的演出書目,短篇有《薦諸葛》、《古城會》、《讓成都》等“三國段”,《寶玉探病》、《下西廂》、、《雪梅吊孝》、《小黑驢》、《小黑牛》等;中篇有《李天保吊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興唐》、《響馬傳》、《絲絨計》等。
山東大鼓唱腔屬板腔體,一般分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中,慢板又稱頭板;二板又稱流水板。
山東大鼓書目主要是中篇,唱白相間,短段隻唱不說。三個支派的唱腔與書目又各具不同的特點與風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獷、豪放,開頭腔是用頭板或類似頭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長,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聲促,善用頓音,旋律似說似唱,自然流暢,故有“老牛大摔韁”的俗稱。
小北口派的演唱風格,融入借鑒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較之老北口顯得巧俏,委婉細膩,善說演“文書”,唱中加敘。
南口派的唱腔婉轉悠揚,曲調華麗細膩,字少腔繁,節奏舒緩。除板腔體唱腔外,南口派還有一些曲牌體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兩種,隻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驢》、《小黑牛》、《王二姐思夫》等中使用。
山東大鼓傳統節目繁多,中篇有《三全鎮》、《金鎖鎮》、《大破孟州》、《大送嫁》、《範孟亭推車》等數十部;短篇段兒書尤為豐富,以《三國》題材的唱段最多,有《東嶺關》、《長阪坡》、《河北尋兄》等60餘段。
其次是《紅樓夢》題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寶玉探病》等十餘段;《水滸》唱段有《李逵奪魚》、《燕青打擂》等。另外,還有一些根據戲曲故事、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唱段,以及由子弟書移植過來的唱段等,共計200餘段。
【旁注】
犁鏵 安裝在犁的下端,用來翻土的鐵器,略呈三角形,也叫鏵。犁鏵是我國古人與公元前6世紀發明的。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我國晚了兩千多年。1050年,我國古人還發明了犁鏡,給犁裝上犁鏡,便於翻土,從而提高了農業產量。
藝名 源於俗號,這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對於街頭藝人來說,能得到俗號,正說明在觀眾中有了一定的影響。用這樣的俗號作為藝名,可以進一步擴大影響,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觀眾。藝名也有自定的,而不是取用俗號。自定的藝名相對比較文雅。
大三弦 蒙古族、滿族、漢族等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因張三條琴弦而得名。演奏大三弦時采用坐姿,兩腿自然分開,左腿稍向前伸,或將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輕扶琴杆,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手勢呈龍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撥片或戴骨製指甲彈撥琴弦發音,其餘三指握於手心。
木板大鼓 即京韻大鼓,流行於河北大部分地區的一種曲藝鼓書形式,又名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調等。表演時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說唱中輪番敲擊木板和書鼓,使其與說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專司伴奏。
板式 戲曲音樂中的節拍和節奏形式。我國古代音樂及民間音樂通常以板、鼓擊拍,板用以表示強拍,鼓則用以點擊弱拍或次強拍。在古代音樂及民間音樂術語中就把強拍稱為“板”,而把弱拍或次強拍統稱為“眼”,合稱“板眼”。在戲曲音樂中,一個小節即為一板。
【閱讀鏈接】
清末小說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 ,描寫唱犁鏵大鼓的藝人名角白妞時說:“聲音初不甚大,隻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髒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一處不服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
劉鶚把女高音描寫成一線直入雲天然後尚能回旋轉折的鋼絲,擬喻奇絕,前無古人。他的描述給人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