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津時調的演唱者與演出場所可分三種:一為搬運工、手工業者、店鋪學徒於勞動之後的自娛消遣,其中唱得好的還組成“票房”,可去“走票”,此一批人是天津時調流行的社會基礎。
二為以盲藝人為主體的“串巷子”,即盲藝人的演唱,他們是以演唱時調謀生者。
三為在雜耍園子演唱的藝人,他們是演唱天津時調的佼佼者,也是引領天津時調發展的職業藝人。
清晚期,天津出現一批“落子館”,培養出一批擅長唱天津時調的女藝人,較著名者有王寶銀、趙寶翠、王紅寶、高五姑、秦翠紅等,其中王寶銀的三弦技藝為一絕。而在“落子館”教授天津時調的名師,首推弦師盲藝人王慶和,他以擅長唱《靠山調》享名。
光緒時期,天津出現人力車,人力車夫一躍成為時調小曲最忠實的擁戴者。甚至因為他們常邊拉車邊唱曲,天津人俗稱人力車為“膠皮”,而稱他們唱的《靠山調》、《鴛鴦調》、《拉哈調》為“膠皮調”。
天津時調用天津地方語的字音演唱,內容通俗易懂,腔調高亢爽朗,具有濃鬱的天津鄉土氣息。表演形式為一人或兩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
天津時調除《要婆婆》等少數二人對唱節目外,大多是一人獨唱,伴奏樂器是大三弦、四胡、節字板。
天津時調在詞句上,全篇最多不過五六十句,甚至隻有二三十句,就能把整個內容表達出來。詞句的規律是四句為一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後麵加一襯腔,即“哎哎呦”。唱詞句式有以七字句為主的,有長短句相間的。可以加“三字頭”或襯字,句尾多押平聲。
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於數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調是慢板,數子是快板,拉哈調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調是唱,數子是說,拉哈調是半唱半說。
靠山調,大約產生於清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緔鞋作坊裏的工匠每當日落時,坐著小馬紮,背靠房山自編自唱的一種曲調。內容多是抒發內心的感慨與憂愁。
靠山調後經演唱者不斷完善,創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調”、“解憂調”、“怯五更調”、“小五更調”、“反正對花調”等,這種所謂“九腔十八調”,成為“靠山調”的基本調式。
拉哈調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一帶的民歌小調“糊塗調”、“撒大潑”等演變而成。此調的旋律以天津方言為基礎。因字行腔、拍節也是一板一眼,常以對唱的形式出現。
上海說唱亦稱什錦說唱、方言說唱,脫胎於獨角戲,流行於上海和浙江一帶。早期獨角戲演員在翻場時,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詞多是即興創作,沒有腳本,這成為了上海說唱的雛形。
由於上海唱調廣泛吸收蘇灘、宣卷和各地民歌、小調以及各種戲曲、曲藝唱腔,甚至自編曲調,來源多樣,故稱什錦說唱或方言說唱,或依方言種類而命名滬劇說唱、越劇說唱等。
上海說唱的伴奏有胡琴、揚琴、琵琶、笙等管弦樂器,鼓、板作為打擊樂器。男演員演唱時持三翹板擊節,並當作表演的道具使用。
上海說唱的藝術特點是靈活多變,可敘事,可抒情,可說理,但偏重於敘事。演唱特點,或一曲到底,或用多種曲調,說唱相間,可以一人說唱,也可雙人或多人說唱。
上海唱腔雜采南腔北調,沒有一定格式。常用的基本調是蘇灘賦、小鼓調、金鈴塔等,民間小調有無錫景、紫竹調、節節高和以小販叫賣聲譜曲的賣橄欖等。
上海說唱曲目皆為短篇,以喜劇性內容為主。強調“噱頭”。根據曲目需要,可以說方言,唱地方戲曲唱腔,如表現寧波人,唱甬劇、寧波小曲;表現蘇北人,唱淮劇、揚劇等,還可采用電影歌曲和自己譜曲的唱腔。
從內容分,上海說唱大致分三種,一為敘事說唱,有人物、有情節、有完整故事,通過人物、情節的描寫,表現主題思想。二為抒情說唱,沒有人物或者很少出現人物,演唱者以抒發感情為主。 三為說理說唱,沒有主要人物,也沒有曲折情節。演員以本人身份邊說邊唱,或者一唱到底,借以表明一個道理。
上海說唱傳統曲目有《綠牡丹》、《施公案》、《三看禦妹》、《三俠明珠劍》、《壽字帕》、《英烈》、《四平傑》、《白玉燕》、《呼家將》、《水滸》、《粉妝樓》、《金台傳》、《飛龍傳》、《七俠五義》、《雙珠球》、《隋唐》、《大紅袍》等。
【旁注】
《霓裳續譜》 一部記錄了清代中期以前的俗曲總集。舊時的俗曲大都是口頭傳唱或是手抄筆錄,《霓裳續譜》是其中的一部。全書共收錄當時流行於北京、天津時調小曲619支,計有西調、岔曲、寄生草、剪靛花、疊落金錢、黃瀝調、玉溝調、劈破玉、灘簧調等30種曲調。
蘇灘 曲藝曲種。“蘇劇”的舊稱。也是曲藝“蘇州灘簧”的簡稱。江南的灘簧產生於蘇州,原為演唱南詞、彈詞、文書等曲藝的藝術形式的泛稱。後來在昆曲的影響之下,又演變為專門清唱戲曲的曲藝,其表演藝術、音樂已不同於昆曲,而有了鮮明的特色.
紫竹調 廣泛傳播於上海、浙江大部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曆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詞其曲,皆有濃厚的吳地風格。
甬劇 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係。甬劇劇目著名的劇目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閱讀鏈接】
過去,天津時調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僅流傳在民間的街頭裏巷,每當端午節前後開始,直到重陽節,街頭裏巷經常傳出時調聲。清代晚期,時調在天津地區盛行,出了不少擅長時調的民間藝人。
在當時的民間藝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藝人有城裏的楊開泰、宜興埠的馬鳳儀、河東的溫先生等,此外,還有河西三義莊賣蒸餅的“蒸餅王”等都曾名噪一時。這些藝人多是從事搬運及手工業的工人和車夫、轎夫、瓦工以及剃頭行業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