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積澱日久,琴書亦音隨地改,逐漸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上路”高亢奔放,樸素端莊;“下路”文靜委婉,華彩流暢。
“上路”琴書頂板唱法較多,字重板實,樸素端莊,板眼規整,破格小節極為罕見。“下路”琴書以閃板唱法為主,板後吐詞格外顯得詞清曲秀,華彩流暢。
徐州琴書曲目眾多,以演唱長篇大書為主。傳統劇目有《王天寶下蘇州》、《張廷秀私訪》、《李雙喜借年》、《巴兒狗告狀》等,小段有《馬前潑水》、《豬八戒拱地》、《王二還家》、《金錢記》、《羅衫記》等。
傳統曲目反映的大多是封建社會裏人們的生活,惟妙惟肖地刻畫了當時社會中人物百態,反映了人民美好的理想和願望,蘊藏著思想和藝術的精華。
貴州琴書又稱為唱洋琴、唱曲子、洋琴戲,流行於貴州大部分地區。貴州琴書在清嘉慶、道光時就已出現,為文人的自娛演唱,光緒年間,貴州琴書最為興盛。
貴州琴書演唱形式為坐唱,一般為七八人,分生、旦、淨、末、醜等角色,並分操樂器伴奏。
琴書唱腔清麗婉轉,有清板、二板、三板、楊調、苦稟、二黃、二流等七種板式。還吸收了風格相近的民歌小調《二郎梭》、《花園跑馬》、《鮮花調》、《馬頭調》、《鬧五更》等作為輔助唱腔。
琴書伴奏樂器以揚琴為主,配以瓠胡、二胡、小三弦、月琴、小京胡、琵琶、笛、簫、竽等,擊節樂器有單皮鼓、摔板、引磬。
曲詞為七字句或十字句,講究韻律,工穩典雅,多為文人所作。曲詞的唱與白都為代言體。
故事內容取材廣泛,曆史題材有《列國誌彈詞》、《南宋誌彈詞》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有《西廂記彈詞》、《卓文君彈詞》、《琵琶記彈詞》等;民間傳說題材有《珍珠塔彈詞》、《回龍閣彈詞》等。
曲沃琴書是形成並主要流行於山西南部的曲沃縣及其周邊山、陝、豫交界地帶的曲藝形式。因表演時手持八角鼓和單扇鈸交替擊節伴奏,故舊稱“鼓兒書”或“鉸子書”。
曲沃琴書是清代道光年間由河南南陽傳入當地的“越調”與當地的方音和小調結合發展演變而成,已有100多年的曆史。
曲沃琴書的表演形式為說唱相間,以唱為主,采用曲沃方音。早期多為一人手拿梆子自行伴奏,采用曲沃當地方音坐著說唱,也有自拉四胡腳踏木魚的演出,還有一人一手打小揚琴,一手擊挎板表演。後來還有了多人的搭檔演出。
唱詞以七字句為主,四句為一個段落,偶數句押韻。唱腔屬板牌混合體,有“鉸子腔”和“鼓子腔”兩種唱腔曲調。兩種唱腔調高不同,交替演唱時需要轉調。
曲沃琴書的伴奏樂器早期有八角鼓、小鉸和木魚,後來還加入四胡、揚琴、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樂器。
曲沃琴書的傳統節目比較豐富,有取材於古典小說的長篇書,有來自文人墨客創編的中篇書,有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小段書,還有一些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的小書帽等。
恩施揚琴又名恩施絲弦,清代後期以湘劇、南劇、楚調和民間小調、器樂曲牌經文人、樂師糅合而成。主要流行於恩施、鹹豐、宣恩、來鳳、利川等地。
恩施揚琴往往在古廟或深宅中琴友聚會演唱,常分生、旦、淨、末、醜、副等角色演唱,演唱時不得少於三人,樂師執揚琴、碗琴、月琴、胡琴、三弦、檀板等樂器伴奏,圍桌而坐進行說唱。
恩施揚琴音樂分板腔體曲牌、歌謠曲牌、民間小調、器樂曲牌等四種。整個表現形式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唱腔主要是“正宮”和“二六”,以後吸收了“楚調”和南戲中“西皮”、“二黃”部分唱腔。
恩施揚琴唱詞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編,曲調婉轉,抒情性強,表現力十分豐富。
恩施揚琴曲目眾多,傳統曲目多取自《東周列國誌》、《三國》、《水滸》、《紅樓夢》等傳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
雲南揚琴流行於昆明、騰衝地區,相傳雲南揚琴是曾以執板擊節講唱故事,伴以三弦、琵琶伴奏的對子書,在道光年間,與山東、江蘇流傳來的揚琴擔子相糅合;清同治年間又與四川、貴州的揚琴相結合,並吸收了花燈、滇劇的音樂素材逐漸形成。
傳統演唱形式是演員各操一種樂器,分擔角色,圍坐演唱。唱腔講究字正腔圓,情真意切。伴奏樂器除揚琴、二胡外,還選用三弦、月琴、琵琶和笛子伴奏。傳統曲目有《陳姑趕潘》、《三擊掌》、《獨占花魁》等。
【旁注】
笙 苗、侗、水、瑤、仡佬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古稱盧沙,古代八音樂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地。
月琴 我國民族樂器,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琴頸和音箱邊框用木製,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麵板和背板木製。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麵板上設8個或9個品位。
引磬 又稱擊子、雲磬,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磬體用銅鑄成,呈仰缽體。磬體下端鑽有小孔,仰口釘於磬柄上端。磬柄木製。演奏時,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舉過胸部與口相齊,右手執金屬磬釺敲擊磬體而發音。音色清脆明亮。
書帽 快書、大鼓等曲種演員在演唱長篇說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書帽的作用有三:一是聚集聽眾,二是引起興趣,三是醞釀情緒。尤其是第一條,聽書者因種種原因,來的有遲有早,說書人為了使早來的聽眾能聽上書,遲到的聽眾不誤掉正本,先說一段小彎彎,招徠聽眾。
南戲 我國北宋末至元末明初,我國南方最早興起的戲曲劇種,也是我國戲劇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戲有多種異名,南方稱之為戲文,又有溫州雜劇、南曲戲文等名稱。南戲為其後的許多聲腔劇種如昆山腔、弋陽腔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滇劇 我國古代戲曲之一,是絲弦、襄陽、胡琴等聲腔於明末至清傳入雲南逐漸吸收當地民間藝術而逐漸發展形成的,流行於雲南90多個縣市的廣大地區和四川、貴州的部分地區。滇劇的表演善於刻畫人物和富於生活氣息,語言生動,通俗流暢,具有民間歌謠的風格。
【閱讀鏈接】
恩施揚琴,亦稱恩施絲弦。流播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鹹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但發於何地,源於何時,無文字可考,藝人眾說紛紜。有說清光緒年間張姓藝人傳入,有說清光緒年間著名藝人詹子範之父任貴州遵義知府時帶回。
揚琴傳入恩施地區之後,一些愛好者曾先後在恩施、鹹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建立過琴社。他們組織“堂會”,定期在會友家中演唱。恩施縣遂逐漸成為揚琴的演唱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