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小調——雜曲(3 / 3)

在旋律發展手法上,漁歌曲調經常在結束句中使用襯字運腔,以及重複結束樂句音型,不斷地強調曲調的主音,加上漁民群眾在演唱中對漁歌音調進行“滑頭”和“噴口”等獨特的潤飾和處理,更使漁歌具有漁民生活的獨特情調和色彩。

在傳統粵東漁歌的節目中,以汕尾漁歌最為有名和流行,如汕尾漁歌《鬥歌》流傳範圍十分廣泛。惠東和潮汕的很多地方,人們均喜歡唱這支歌。

除了粵曲和粵東漁歌,褒歌、薌曲、龍舟歌、零零落等也是較為有名的雜曲。褒歌是由閩南方言演唱的彩茶山歌、盤歌、田園歌、行船歌等發展而成。它流行閩南和台灣等地。表演時采取二人對答的演唱形式,也叫相褒歌。

薌曲流行於福建南部沿海一帶,是台灣歌仔回流到閩南以後,以漳州為中心,吸取了錦歌、南詞、潮曲的音樂素材發展而成,故曾名改良歌仔。由於薌曲形式簡便,易於傳唱,受到沿海一帶碼頭工人、建築工人及城鎮居民的喜愛。

龍舟歌在民間又稱唱龍舟或簡稱龍舟,是流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

龍舟歌是一種吟誦式的歌謠,它行腔樸素簡練,用音低沉而稍帶曲折,聲腔短促,高昂跌宕,並帶有詼諧意味。

過去龍舟藝人舉著一個木雕龍舟,在城鄉挨家串戶唱的。演唱內容多為吉利詞、祝頌詞,或根據不同的住戶身份,如經商的、教書的、做官的等等,臨時編唱適合住戶身份的祝頌詞,這種就是所謂的“吉利龍舟”。

吉利龍舟是唱龍舟的副業,正業還是說唱故事。龍舟藝人是把原來木魚書的一些故事、通俗的民間故事、舞台上演戲的故事、社會生活或國家大事等等,編成龍舟唱段。

這種說唱龍舟故事起初是在碼頭、渡船表演,隨後為了配合來去匆匆的人們,說唱的內容都是簡短的。後來,擴展到村頭村尾、樹下、農村地堂、茶樓或者是空地等等。由於人們常常在那些地方歇息、閑談,所以藝人演唱的就多為中長篇故事。

無論中午或晚上,反正在人們休息的時候,就堅持演唱,人們聽完後總會意猶未盡,急待下回分解,於是第二天又繼續來聽。這是龍舟歌主要的形式。

龍舟歌唱詞以七言韻文為基本句式,四句為一組,上句押韻自由,下句必須押韻,有相對固定的曲調。

龍舟藝人通常自編唱詞,雖然讀書不多,但用心鑽研,悟性頗高。表演時,一般都比較規範和正統,唱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零零落由宋元時期貧苦人歌唱的乞食詞蓮花落衍變形成,流行於廣西各地。零零落原為女盲人沿街賣唱的一種演唱形式,由一人領唱,另一人幫腔,加襯字“零零落”得名。

零零落以桂林方言為演唱基礎,曲調旋律較為簡單,無伴奏樂器,僅用兩塊竹製小板,按節奏重複擊板演唱,唱腔有七字零零落、十字零零落、十指尖陰陽花、牡丹一枝花、苦零零、繡香袋、點兵歌7個。

零零落長於演唱有情節、有人物的民間故事,如《祝英台》、《賣油郎》、《賣花記》、《賣水記》、《寶玉哭靈》等。亦可演唱幽默、詼諧、諷刺等類型的小段子,如《邋遢姑娘》、《矮大娘》、《小菜造反》、《麻雀打架》等。

此外還有一些抒情小段和娛樂性小段,抒情小段有《打鐲頭》、《梳妝台》等;娛樂性小段有《小菜打仗》、《蚊子打架》等。

【旁注】

粵語 又稱為廣東話,屬漢藏語係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也是漢族廣府民係的母語。粵語根源於秦漢官話,含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征,擁有完善文字係統,可以完全使用漢字表達,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

八音班 又稱華堂班或鑼鼓亭,因古代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而得名,粵俗統稱“八音”為音樂,是活躍在粵西等地的一種以吹奏、打擊類民樂為主的民間業餘樂社組織。每逢春節元宵、慶典賽會、進宅賀壽、婚嫁喜慶等場合,八音班便參與活動。

粵劇 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漢族戲曲之一。粵劇是融彙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昆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粵謳 廣東曲藝說唱之一,與木魚、龍舟、南音、板眼被稱為粵調。粵謳起源於珠江一帶的蛋歌和鹹水歌,本來是珠江花舫、妓院妓女唱詠的情歌,後為岸上瞽姬師娘等人的歌唱。粵謳是不限字數的民歌,所以粵謳歌者往往透過掌握上下句的句法,就能別出心裁,唱得婉轉而動聽。

五聲音階 我國傳統樂學理論。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其理論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5、6。

盤歌 苗族青年男女向對方表達心願、顯示才能的一種古老的對歌方式,流行於四川北部和陝西南部一帶。在盤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雙方通過對唱,顯示自己的才能。盤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對方表達心願、顯示才能的一種古老的對歌。

木魚書 木魚書是木魚歌的唱本,通常以粵語創作。原本木魚歌是即興表演,或根據記憶演唱,後來才發展出唱本,即木魚書。有的木魚書是原有曲詞紀錄之後傳抄、刊印,也有新創曲詞刊印成書後才傳唱。其刊本、抄本很多,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四、五千卷之多。

【閱讀鏈接】

據說乾隆年間順德龍江有個落難子弟,為了糊口,他在木魚歌的基礎改革腔調,胸前掛個小鑼鼓,手提木雕的龍舟,邊敲邊唱賣藝度日。群眾覺得這種唱法非常獨特而且很有味道,於是不少人爭相仿效,龍舟歌便漸漸流傳開來。

木魚歌產生於明代晚期,又稱作摸魚歌或沐浴歌,是上繼唐代變文,後與粵語地區的民間文學和歌謠相互融合演變而成的第一個粵語說唱曲種,一般為盲人所唱。它廣泛流傳於粵語地區,到清代以後極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