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注]
《易經》 我國古哲學書籍,亦稱《周易》,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
董仲舒 西漢思想家、哲學家、儒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他的著作為《春秋繁露》。
紀傳體 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曆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本紀指的是皇帝的傳記,列傳是其他人物的傳記。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正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
諺語 流傳於民間的比較簡練而且言簡意賅的話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我國諺語內涵豐富,可分為農業諺語、生活諺語、事理諺語等。
[閱讀鏈接]
公元前99年,48歲的司馬遷正在埋頭史學巨著《史記》創作中,這時候,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漢大將李陵帶兵出擊匈奴,卻兵敗被俘。
消息傳來,漢武帝十分生氣,他朝中大臣也紛紛譴責李陵。唯獨司馬遷勇敢站出來為李陵說話,說李陵與匈奴相與,是出於無奈,應給予諒解。
司馬遷的話令漢武帝十分生氣,漢武帝下令將司馬遷處以宮刑,宮刑是一種令人感到屈辱的刑罰。司馬遷遭受了屈辱的宮刑,卻沒有令他萎靡不振,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奮發寫作。
司馬遷勇敢地堅持了五六年,最終他把想法變成現實,完成了曠世巨作《史記》,司馬遷的故事和他的巨著永遠地被留在了人類史冊。
《漢書》和其他漢代散文
司馬遷的《史記》記事止於漢武帝初年間,之後的曆史沒有記錄,此後的漢代的許多學者都試圖續補《史記》,積累了大量的史料。西漢史學家班彪認為這些學者寫得不好,於是親自采集前史遺事逸聞,著《史記後傳》100餘篇。
班彪有個兒子叫班固,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認為父親的《史記後傳》所描述的前朝曆史不夠詳盡,而且有些該寫的曆史沒有補充進去。他決定完善這本書。班固以《史記後傳》為基礎,開始寫作《漢書》。公元58年,27歲的班固開始寫作《漢書》。
班固借用了《史記》的漢初部分,再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寫下了武帝以後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的部分。
經過20多年的努力寫作,到公元82年,班固初步完成了《漢書》的撰寫工作,但還有部分《表》、《誌》尚未完成。班固的妹妹班昭續作8表,東漢人馬續補做天文誌,至此,《漢書》才全部完成。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共230年西漢一代的史事。《漢書》包括紀12篇,表8篇,誌10篇,傳70篇,共100篇,共80餘萬字。
《漢書》開創了我國斷代紀傳表誌體史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它基本沿用《史記》的體例而又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它改書為誌,去掉世家並入傳,由紀、表、誌、傳四部分組成。全書以紀、傳為中心,各部分互相聯係、互相補充,全麵集中地反映了西漢王朝的曆史。
《漢書》的史料價值很高,對《史記》有所補充、調整和發展,表現了自己獨有的成就。它開拓了更廣泛的史學領域,保存了更多的古代社會、曆史人物以及文化典籍的史料。
《漢書》材料詳實,組織嚴密,辭藻華麗,語言精練,人物描寫細膩工整,繪聲繪色,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漢書》的人物傳記是在一種娓娓而談的過程中,以簡練、準確的筆調勾畫人物,使各種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避免平鋪直敘,盡量用人物的言語、行動和細節來表現其人物個性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