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注]
鋪排手法 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鋪排手法在古代民歌中運用得極為普遍。鋪排可分為幾種,按人物的年齡鋪排,按人物的服飾裝扮鋪排,按事態現象鋪排,按心理曆程鋪排,按輩分長幼鋪排等。鋪排手法利於渲染一種情緒。
建安文學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時間為公元196年至220年。這時期曹操掌握著朝政大權。那時的文學領袖都是曹家人物,故稱這時期的文學為建安文學。建安文學的主要成就在於詩歌。它繼承和發揚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社會生活。
洛神 指的是宓妃,宓妃原是上古首領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她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對偶 用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相反、相似或相關意思的一種修辭方式,俗稱對子,在詩詞曲賦等韻文中稱為對仗。對偶獨具藝術特色,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傳誦,為人們喜聞樂見。
聲韻 一般是指句尾押韻。可以是整首詩都壓同一個韻,也可以隻有第二句和第四句壓同一個韻,也可以第一、二、四句都壓同一個韻。句尾押韻分為壓平聲韻和仄聲韻。平聲即陰平、陽平,仄聲是上聲、去聲。壓平聲韻就是壓陰平、陽平韻。壓仄聲韻就是壓上聲、去聲韻。
用典 又稱用事,凡詩文中引用過去之有關人、地、事、物之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而增加詞句含蓄與典雅者,均可以稱為“用典”。用典可以使所說的事物更有說服力,也可以委婉表達意思,還可以充實內容、美化詞句。
水墨畫 我國傳統繪畫的一種形式。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後來的水墨畫也包括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單調,意境豐富。
[閱讀鏈接]
曹植天資聰穎,博聞強記,10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父親曹操的讚賞。曹操死後,兒子曹丕於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他的妻子甄氏被封為妃。
甄氏不幸離世。離世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曹丕。甄氏生的太子曹叡陪曹植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無比。
飯後,曹丕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自己的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好像看見甄妃淩波禦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自己做了一夢。
曹植回到自己的封地鄄城,腦海裏還在想著這件事,他文思激蕩,就寫了一篇《感甄賦》。234年,《感甄賦》改為《洛神賦》。
駢文的形成發展與鼎盛
兩漢和魏晉的很多文人在做文章時,都很講究修飾,都喜歡用華麗的辭藻,追求一種語言的外在形式美,逐漸形成一種文體,這就是“駢文”。
駢文,也稱“駢體文”、“駢儷文”、“四六文”,是與散體古文相對的一種特殊的文體。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稱為駢體。
駢文是我國古代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流行了1000多年,湧現出許多著名的作家與作品。駢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駢文包括辭賦等所有以對仗、駢偶、用典、講求聲律為特征的文章;狹義的駢文則不包括辭賦。
駢文的根本特征之一是講求對偶。駢文既要求語言平行、對稱,通篇文章必須由對句組成,而在對句之中,構成上下兩句的詞語又必須一一構成對仗。因這種對句多為四、六言的句式,因此又稱這種文體為“四六文”。
駢文大量使用典故,用語講究典雅和裝飾。駢文不能隨意不受限製地采用典故,必須要對典故加以提煉與雕琢,以適用於嚴格的句式與對仗的要求,這就形成駢文在講求用典的同時又追求詞采的精煉與華麗。
另外,駢文還要講求節奏與音律的和諧。做到了節奏和音律的和諧,就能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並且能給人一種美感。
前秦時期的散文中大量出現了駢偶句式,如《尚書》中的“滿招損,謙受益”、“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對仗工整,聲音抑揚頓挫。
春秋戰國時期,駢儷句式廣泛地運用於辭令、論辯之中,有的甚至成為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如《左傳》、《戰國策》以及、《莊子》、《荀子》等,文章中,對偶、排比的句式層出不窮,使文章汪洋恣肆、大氣磅礴。
西漢時,文人將這種文風繼承了下來,賈誼的《過秦論》和晁錯的《言兵事書》、《論貴粟疏》等均有大量排比對偶,多是以駢文和散體古語相間的形式出現。鄒陽的《上吳王書》和《獄中上梁王書》更是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這種文風,因此可視作駢文的起始。
到了東漢,駢文進一步得到了發展,散文中的駢句越來越多,至建安前後,駢文作為一種文體,已經很顯然了。蔡邕的《郭有道碑》幾乎通篇都用駢語,華飾的色彩十分鮮明突出。
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的發展進入了成熟與鼎盛期,駢文體式最終確立,藝術上也達到了最完美的境地,整個文壇都被駢儷文風充盈,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駢文名家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