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發展——六朝散文3(3 / 3)

除了關於水係、水流方麵係統的知識外,《水經注》一書還囊括了大量的曆史典籍、方誌地記、民風民俗、百家雜著等知識。

在寫作體例上,《水經注》以水道為綱,詳細記述各地的地理概況,開創了古代綜合地理著作的一種新形式。書中,酈道元抓住河流水道這一自然現象,對全國地理情況作了詳細記載。不僅如此,書中還談到了一些外國河流。

《水經注》兼有科學和文學兩重性質,敘述有序,文筆簡潔而生動,文風俊逸優美。其間許多描寫山水自然景物的文章,尤其是對黃河、長江等水流行徑的描述,抓住沿岸的山水風物特點,將其寫得姿態各異、搖曳生姿,其文筆清新、雋永傳神,既有每個局部的生動形象,又有局部相連而成的總體的概況描述。

在描繪時,作者沒有大肆進行鋪張與描繪,隻用精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地寫出其動態、神韻。與此同時,將自己強烈的感受、感悟,巧妙地融入進去,達到一種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境地。這些景物描寫突出了山山水水的特殊麵貌,將山水散文描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水經注》的文學成就,獲得了曆代作家的高度評價,宋代大詞人蘇軾在《寄周安孺茶詩》說:“今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明代文學家張岱在其《琅嬛文集》中說:

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讀注中遒勁蒼老,以酈為骨;深遠淡泊,以柳為膚;靈動俊快, 以袁為修眉燦目。

楊炫之曾在北魏、東魏、北齊為官,曆任期城郡太守、撫軍府司馬、秘書監等職。他有感於戰爭造成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廟坍塌、景物荒涼,於是撰寫了《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是一部記述佛寺園林風物建築的著作。通過佛寺的興建與廢止,寄托自己的哀悼和憑吊。全書分為城內、城東、城南、城西、城北5卷。每卷以佛寺為中心,兼顧附近建築的興衰和曆史故事、民俗風情、裏巷舊聞、曆史沿革等,富有紀實性。

《洛陽伽藍記》記物敘事有條有理,繁而不亂。《洛陽伽藍記》每記一寺都記有它的曆史或傳說,有的寺還記有和它相關的神話和異聞。

《洛陽伽藍記》有著精彩的描寫,風格樸實自然,文筆優美精煉,語言明快清新,如同一篇篇生動的遊記散文,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

顏之推在梁元帝時為散騎常侍,後入北齊做了黃門侍郎,再以後又當了隋代的官。顏之推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擅長寫詩文,精通音樂,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學者。他的詩文創作十分有名,其中以《顏氏家訓》最為有名。

《顏氏家訓》是顏之推以自己的個人經曆、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涉及內容極其廣泛,強調教育體係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全書涉及許多人情世態,特別是關於士族社會的某些風氣寫得淋漓盡致。除包括對處世立身之道、家庭倫常關係的論述之外,還涉及道德情操、治學態度、文學藝術觀念、宗教思想以及對社會風尚、習俗的分析與批判。

《顏氏家訓》兼有南北朝散文所長,而沒有其所短。文體屬於散體,淺近平易,本色純真,沒有過多的雕飾,口語諺語運用的較多,很少用駢句。文章敘議結合,往往先講一個故事,再加以評說,三言兩語就能凸顯人物品格,語言簡練,卻意味深長。

《顏氏家訓》具有生動的故事性。盡管書中有大量的理性說教,但與一般家訓不同的是,其說教不局限於空洞的教條,而是引證了大量曆史和現實的實例,以自己耳聞目睹的經驗之談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具有很強的可信性和說服力。

《教子篇》、《兄弟篇》、《治家篇》、《風操篇》、《涉務篇》、《文章篇》是《顏氏家訓》裏較有代表性的篇章。

《教子篇》談有關教育子女的一些問題。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麵反複舉例,說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目的。尤其強調要抓緊對子女的早期教育,而且越早越好;同時強調對子女的教育要嚴格。

《兄弟篇》是談兄弟關係的,作者對此給予了特別的重視。作者認為兄弟乃一母所生,有共同的血緣關係,從小在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關係密切,理應互相友愛。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麵說明了自己的觀點。

《治家篇》談治家的種種注意事項;《風操篇》講人生在世應具有的種種風度節操;《涉務篇》談士人君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文章篇》談有關文章創作的一些主張,此外,重要的篇章還有《養生》、《書證》、《音辭》、《雜藝》等,涉及內容廣,說服力強,令人歎服。

[旁注]

刺史 古代官名。漢武帝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秦代每郡設禦史,任監察之職,稱監察院禦史。漢文帝以禦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行各地視察,不常置。漢武帝元時廢諸郡監察禦史,設刺史一職,分全國為13部,各置部刺史一人。刺史製度對於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和控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禦史 古代官名,原為朝廷負責文書的官職,後改為監察官,其首領被稱為“禦史大夫”、“禦史中丞”。後代的刺刺禦史、巡按禦史等都來自禦史。其主要任務為監察百官有沒有貪贓枉法等違法行為。

司馬 古代官職,殷商時期開始設置,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掌管軍政方麵的事物。春秋、戰國時承襲了這個設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為大將軍的加號。後漢單獨設置。隋唐以後為兵部尚書的別稱。

秘書監 我國古代最早設置的專門管理國家藏書館閣的機構和職官。東漢時最先設置,明代時被廢除,共曆時1200多年,在我國圖書館的發展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並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散騎常侍 即常侍,也叫中常侍,為皇帝的侍從,秦時開始設置,秦與西漢的中常侍,到了東漢由宦官充當這個職位。魏、晉時,均由士人充當。唐太宗時廢止這個職位,後又恢複。宋代時不常設置。金、元時,廢止這個職位。

黃門侍郎 又稱黃門郎,秦代開始設置,即在宮門之內做事的官員,是皇帝近侍之臣,秦漢時,宮門多油漆成黃色,故稱黃門。可傳達詔令,漢代沿用此官職。

家訓 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曆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過去,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製製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訓的最早起源。最初的家訓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

[閱讀鏈接]

酈道元在少年時代,就對地理考察有著濃厚的興趣。十幾歲時,他隨父親到山東,經常與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遊覽,觀察水流的情景。

當時,他們遊曆過臨朐縣的熏冶泉水,又觀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瀉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滾滾波浪和飛濺的水花,那鏗鏘有力的巨大音響,在川穀間回蕩。這美麗壯觀的景色,使酈道元大為陶醉。

酈道元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時,經常抽出時間,進行實地的地理考察和調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盡力搜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著作和地圖,並根據圖籍提供的情況,考查各地河流幹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風貌。

他或跋涉郊野,尋訪古跡,追溯河流的源頭;或走訪鄉老,采集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和傳說,然後把自己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他掌握了許多有關各地地理情況的原始資料。《水經注》就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辛勤考察中被成功創作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