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六朝詩歌1(2 / 3)

在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徐幹、陳琳、應場、劉楨中,王粲取得的成就最高。

王粲,山陽高平人。王粲的詩感情深沉,慷慨悲壯,其《七哀詩》3首最能代表其詩歌風貌,第一首中的“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一句,頗能反映當時社會動亂的真實麵貌。

劉楨,東平寧陽人。他的詩剛勁挺拔,注重氣勢,不事雕飾,代表作是《贈從弟》3首,這3首詩分別用鬆樹、鳳凰比喻堅貞高潔的人格,既是對他從弟的讚美,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徐幹,山東濰坊人。他的代表詩作有《室思》6首,大多寫閨怨之情,情致委婉。

陳琳,江蘇揚州人。他的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假托秦代築長城之事,描寫繁重的徭役給廣大民眾帶來的痛苦和災難。

蔡琰,是著名作家和學者蔡邕的女兒,蔡琰博學多才,精通音律,代表作為騷體《悲憤詩》。這首詩長達540字,通過詩人自身遭遇,較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這首詩深受漢代樂府敘事詩的影響,在現實主義詩歌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旁注]

現實主義 又稱為“寫實主義”,在藝術領域,指對自然或當代生活作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現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象,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

賦 除了詩、詞、曲之外,另一種具有詩歌特點的文體。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隻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挽歌 古人送葬時所唱的歌,由樂曲和歌詞兩部分組成。春秋戰國時期,挽歌已經產生了。漢魏以後,唱挽歌成為朝廷規定的喪葬禮俗之一。與此同時,挽歌開始衝破送死悼亡的樊籬,有了更廣的應用範圍。

七言詩 古詩體名。全詩每句7字或以7字句為主。七言詩起源於先秦時期和漢代的民間歌謠。漢魏時期七言詩極少,在南北朝時期至隋代漸有發展,直至唐代,才真正發達起來,成為我國古典詩歌又一種主要形式。

散文 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製,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議論等方式表達。

警句 一般是一句話或一段引語,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著使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因此也叫“醒句”。警句是簡潔而含義深刻動人的句子,是濃縮的精華。

[閱讀鏈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據說是曹植所作。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艱難的處境,以及沉鬱憤激的感情。

曹植才華出眾,受到曹操的疼愛,因此受到哥哥曹丕的嫉妒。曹操死後,曹丕繼承當上了魏王,後當了皇帝。曹丕擔心曹植對自己的地位將有威脅,所以便以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為由,要殺曹植。在母親開口求情下,曹丕勉強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否則便殺掉他。曹植情急之下就作了這首聞名的七步詩。

正始詩人和太康詩人

正始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君主魏齊王曹芳的第一個年號,共計10年。這個時期,政局混亂,整個社會處在黑暗恐怖的狀態之中。

建安詩歌那種直麵現實,反映社會動亂,抒發統一理想的內容,以及那種昂揚奮發,積極進取的精神,已經消失不見。代替它的是人們對生存的憂患和對人生禍福的憂歎,詩風變得寄托遙深。

正始詩人的代表是“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和嵇康。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也是“竹林七賢”中的代表作家,曾做過步兵校尉,故世稱“阮步兵”。

阮籍早年有濟世救民的誌向,但是他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他始終在政治鬥爭的漩渦裏應付、掙紮。內心的煎熬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他的處境和痛苦是當時大多數文人名士所共有的,在當時社會具有廣泛的意義。

正由於這種特色的狀況,阮籍寫的詩篇隱晦難明,很少直說。《詠懷詩》82首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其中最突出的是表現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悶。

阮籍是建安以來第一個全力創作五言詩的人,《詠懷詩》是把82首五言詩連在一起,編成一部龐大的組詩的,這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創舉,在五言詩的發展史上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新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詠懷詩》中的第一首《夜中不能寐》,從“夜”字領起,寫出一個使人苦悶惆悵的夜,一個令人難以成眠的夜,在夜境的悲涼氣氛中,展現一位“憂思獨傷心”的詩人形象。

全詩蘊藉含蓄,使人在無意之中受到感染。在這組著名的詩篇中,阮籍多用比興寄托和象征手法來抒情言誌,或借鳳凰折翅來比喻自己所處的困境,或借佳人難近比喻理想渺茫,或借芳草花木凋零比喻世事反複無常。

全組詩篇從自然到人事,都充滿著濃烈的苦悶,由於其使用了非常豐富的比興手段,因此形成了一種曲折隱晦的藝術風格,開拓了一條寫作政治抒情詩的道路,在詩歌史上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