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鏈接]
白居易年輕時去長安遊學,曾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見當時在詩壇已經頗有名望的顧況。顧況很平易地接待了白居易。當他聽說來人的名字叫白居易,就開玩笑說:長安城裏東西很貴,居住下來可不容易啊。
等顧況看完白居易的《賦得離離原上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時,大為驚奇,繼而拍案叫絕。他馬上改變語氣,鄭重地說:“能寫出如此的詩句,白居也易!”
從此,白居易詩名大振。
白居易推進新樂府運動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有名的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772年,在河南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的東郭宅村,在白家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這個小生命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也許是為了紀念這山川秀麗,風景如畫的好地方。
白居易自幼聰穎,讀書十分刻苦,據說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破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全白了。800年,白居易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刑部侍郎、太子賓客、河南尹等職。
白居易的詩歌理論是新樂府運動的理論基石。所謂新樂府,是相對漢魏舊體樂府而言的。“新樂府運動”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來。核心是以創作新題樂府反映現實為中心。白居易曾把擔任左拾遺時寫的“美刺比興”、“因事立題”的50首詩編為《新樂府》。
白居易大力反對大曆年間至貞元前期詩壇出現的以大曆十才子為代表的遠離現實、放情山水的傾向,他的詩歌理論強調詩歌的社會與政治功能。在809年所作的《新樂府序》中,白居易明確提出詩歌應該“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白居易把文學當做救濟社會、改善人生的利器,要求詩歌能“補察時政”和“泄導人情”。他在《與元九書》中也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此外,白居易還要求詩歌形式與內容要統一:“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其辭質而徑”、“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實”、“其體順而肆”、“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為表達內容服務。
白居易的這些詩歌理論,一反大曆以來逐漸抬頭的逃避現實的詩風,發揚了《詩經》、漢魏樂府和杜甫以來的優良的詩歌傳統,對新樂府運動麵向社會,反映現實起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白居易把自己的詩歌分為4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標為“諷喻”一類的詩歌,有《秦中吟》10首及《新樂府》50首。在這些詩歌裏,他關心現實政治、關心社會問題,以樂府民歌的精神,大膽揭露社會政治中的種種黑暗現象。
諷喻詩在形式上多直賦其事。敘事完整,情節生動,人物情節細致傳神。另一部分諷喻詩則采用托物言誌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這兩類作品都是概括深廣,主題集中,形象鮮明,語言曉暢明白。
《賣炭翁》是白居易諷喻詩中的代表作。《賣炭翁》一詩以賣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朝廷直接掠奪百姓財物的無恥行徑。
感傷詩以敘事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著名,《長恨歌》前半寫楊貴妃從入宮到安史之亂的事由,對君王耽色誤國有極強的諷刺意味。詩的後半部分,詩人用較多的筆觸描述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悲劇,較多地注入了自己的同情。
《長恨歌》敘事張弛有致,詳略妥帖,為突出相思之苦,不惜大段鋪排。全詩結構緊湊和諧,富有張力,語言優美明麗,流暢生動,堪稱千古名篇。
《琵琶行》借一個“老大嫁做商人婦“的琵琶女一生的遭遇抒發自己被貶的感慨和真實心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不但比《長恨歌》更富有現實性,而且藝術感染力也更強一些。
《琵琶行》藝術上最大的成功在於它形象地描繪出了無形的音樂,又通過音樂和景物渲染出複雜的情感。另外,情節曲折、描繪細膩,音律和諧。
白居易的閑適詩和雜律詩多抒寫對歸隱田園的寧靜生活的向往和潔身自好的誌趣。一些寫景詩寫得頗有特色,具有清新明朗、自然樸素之美。《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一首送別詩,通篇用原上草比喻別情,想象十分別致。《暮江吟》抓住江邊黃昏前後變幻不定的景色,描繪了一幅“暮色秋江圖”。
白居易的詩歌在語言上有明顯的特點,就是淺白易懂。他的新樂府也好,其他的詩也好,大都偏向通俗平易,而且意緒流貫,無跳躍感。這種語言特點和白居易詩中的世俗化趣味一拍即合。這使得白居易的詩歌贏得了最廣泛的讀者。
劉禹錫在《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之中所謂“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就是對白居易這種平易自然、渾成無跡的詩風的高度讚揚。
[旁注]
侍郎 漢代官員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時期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唐代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的副手,官位漸高。
序 又稱“序言”、“前言”等,是作品或書籍的一種依附性文章,主要介紹作品的內容、主旨,或者作者的創作過程,或對作品加以評論。序一般位於作品之前,也可位於書後。
托物言誌 文學表述的一種手法,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誌向和意願的方法。要運用好托物言誌,就要掌握好“物品”與“誌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係。托物言誌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
琵琶 一種傳統彈撥樂器,有2000多年的曆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代出現。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琵琶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
[閱讀鏈接]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喜歡喝酒。
白居易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醉吟先生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隻知道他做了30餘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台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友、琴侶一起遊樂。
晚唐詩人創作和詩風變化
晚唐時期是指827年至907年,共約80年。這個時期,詩歌籠罩在哀婉和衰颯的氣氛中。詩人作詩的題材大致不超出曆史、自然和愛情之外。這時期最傑出的詩人是杜牧和李商隱。此外,也有一些詩人的創作也較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