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繁榮——唐代詩歌4(3 / 3)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他的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政治家,曆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杜牧秉承了優良的史學家風和祖上的致用之誌,憂心國事,渴望為國家日益頹敗的國勢力挽狂瀾,這個思想構成了他憂世詩歌的基調。

杜牧博古通今,喜歡談兵議政,留心“治亂興亡之跡,財賦甲兵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有較強的政治軍事才能。但是激烈的黨爭和宦官弄權的大環境阻礙了他這種理想的實現。

杜牧的詩歌多是詠史感懷、寫景抒情之作,他善於用極精練的語言勾勒出鮮明的畫麵,並且於委婉含蓄之中,流露出無限感慨,使人玩味不盡,其風格豪健跌宕,情致俊爽。

《泊秦淮》一詩,借南朝陳後主縱情聲色,終至亡國的史實,譴責了當時荒淫腐朽、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全詩即事抒懷,譏諷與感慨相結合,明白淺顯,但意味深遠。

杜牧的詠物寫景詩頗有特色,《山行》一詩,把山中秋色寫得明朗絢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兩句,讚美了大自然的秋色美,表現出詩人的個性和才氣。

《惜別》一詩中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歎落花》中的“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即景生情,將詩情畫意和哲思理趣融為一體,意境幽美,耐人尋味。

杜牧詩歌善於將憂國之思與傷感之情交織一片,語言精練、意象清新,詩風俊爽健遠又時帶流麗之氣,尤其是他的七絕,風格多樣,韻味雋永。

李商隱,早歲喪父,自稱“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18歲時拜謁令狐楚,令狐楚是駢體文的專家。令狐楚賞識他的才華,引為幕僚並且親授駢文。

此外,令狐楚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交遊。在令狐楚的幫助下,李商隱的駢體文寫作進步非常迅速,由此他獲得極大的信心,

26歲時,李商隱考中進士,第二年入王茂元幕府,王茂元非常賞識李商隱的才華就將女兒嫁給他為妻。

令狐楚和王茂元之間有政治紛爭,李商隱夾在他們之間,如身處夾縫,兩麵受氣,致使一生仕途困頓,宏圖難展,最後在窮困中客死異鄉。

李商隱詩文俱佳,他寫有100多首政治詩,這類詩反映的內容較為廣泛,如其中最有名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汲取了杜甫“詩史”的精神,勾畫出唐王朝大崩潰前夕的社會麵貌。

《登樂遊原》一詩,詩人縱目眺望轉瞬即逝的絢麗夕陽,心事浩茫,也許湧起的是遲暮之感、沉淪之痛,也許眼前的景象就象征著大唐王朝的奄奄一息。

李商隱的愛情詩更為著名,常常標作《無題》,寫愛情和相思的痛苦,寄意幽微,一往情深。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詩,就是一首訴相思之情,敘別離之苦,對重逢寄托希望的情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兩句已成為描寫愛情的絕唱。李商隱擅長近體詩,尤長七言律詩,典雅華麗,屬對工整,深情綿邈,形象鮮明。

李商隱詩歌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他對心靈世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入開掘和拓展。李商隱的詩歌有強烈的主觀化傾向,多側重個人內心世界的活動描寫。

李商隱詩歌中最多的是《有感》、《漫成》、《寓懷》、《秋日晚思》等這樣一批以自我情思為中心的題材。他總愛把自己內心的情感移情到所詠的風景、事物或曆史人物身上,使他們帶上了強烈的象征色彩,甚至成為詩人的化身。

李商隱的詩歌立意遙遠,題旨婉曲,在重疊繁複的意象中,暗示出複雜多變的感情,構成了婉曲迷蒙的意境。李商隱善於用典,用典工巧靈活,語言兼有清新穠麗之美。

除了杜牧和李商隱外,晚唐還有一些詩人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溫庭筠,以詞著名,他的詩與詞風相通,尤其樂府類,在描摹女性的美貌以及表現男女之情方麵顯得非常突出。詩中色彩穠麗,豔情詩的氣息較為明顯。他與李商隱並稱“溫李”。

溫庭筠的《瑤琴怨》是他詩中的佳篇。溫庭筠也有些以寫景抒情見長的詩作,如《商山早行》,第二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由幾組意象平列組合而成,是唐詩中的名句。

韓偓,他的詩與李商隱、溫庭筠的詩同為一路,以寫男女之情的綺麗詩歌出名。他的《香奩集》為人所津津樂道,這部詩集的內容和風格正如詩集的名字一樣,帶有豔情詩的特征。

他後期詩歌中,多有憂國傷時、國亡追憶之作,極其沉痛悲愴,他長於七律、七絕,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受到了李商隱的影響。

韋莊也是一位比較重要的詩人。長篇歌行《秦婦吟》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與漢代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和北朝的《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

[旁注]

詩情畫意 如詩的感情,如畫的意境。指文學作品中,所蘊涵的情趣。也指風景優美,耐人尋味。就像詩畫裏所描摹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駢文 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七言律詩 律詩是我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就稱為“七言律詩”。

用典 又稱“用事”,凡詩文中引用過去有關人、地、事、物的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而增加詞句的含蓄與典雅,即稱“用典”。

豔情詩 帶有色情意味的詩歌。古代豔情詩發端於《詩經》,發展於南北朝時期的樂府詩,唐宋時期經久不衰,在明代晚期時的豔情文學中達到高潮。

[閱讀鏈接]

李商隱是對後世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在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32首,數量僅次於杜甫,居第二位。

晚唐時期,韓偓、吳融和唐彥謙已經開始自覺學習李商隱的詩歌風格。至宋代,學習李商隱的詩人就更多了。北宋初期的楊億、劉筠、錢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隱,經常互相唱和,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並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稱為“西昆體”。在當時頗有影響,但是未學到李商隱詩歌精髓,成就非常有限,影響力也隨著歐陽修等人走上文壇而消失。

此外,王安石對李商隱也評價很高,認為他的一些詩作“雖老杜無以過也”。王安石本人的詩歌風格也明顯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明代的詩人從前後七子到陳子龍、錢謙益、吳偉業,都受到李商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