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新路——宋代詩歌1
進入宋代,詩壇沒有了唐代那種恢弘開闊的大家氣象,也較少充滿青春氣息的浪漫主義歌唱,更多的是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痛切國事,沉鬱悲憤。這與當時沉重的社會狀況有著密切的關係。
與唐詩比較,宋詩多善說理,推崇議論,非常注重理趣的營造;唐詩則善於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進行,非常注重情韻的營造。宋詩比較喜歡用典,書卷氣較濃,顯得委曲精深;唐詩多以強烈的激情去感受現實生活,重視生活感受的直接抒發和描寫,顯得深厚博大。
南宋時期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中這樣評價宋詩:“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宋詩開出一條以思理取勝的詩歌新路,理勝於情。
北宋詩歌風貌形成與發展
宋代初期詩壇,一度還沉浸在唐詩的輝煌裏,學摹唐詩成為一種風尚,由此,出現了 “白體”、“晚唐體”、“西昆體”三種宗唐詩風。
白體是宋代詩壇最早的詩歌流派。白體詩人,主要是指學習白居易作詩的一批詩人,如王禹偁。王禹偁,字元之,山東人,曾出知黃州,世稱“王黃州”。他的長篇詩歌大發議論,已開宋詩議論化的風氣。
晚唐體是指專事模仿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的一批詩人的創作。“晚唐體”的詩人,以隱逸詩人林逋最為著名。林逋,大部分時間隱居在西湖孤山。他的《山園小梅》是詠梅的名作。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情畫意,耐人尋味。
西昆體指宋代真宗年間出現的學習李商隱的詩歌流派。西昆體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特別注重效法李商隱的詩風,詩風華美而典麗,曾經風行一時。
這些詩歌流派過分注重學摹唐詩風格,沒有得其真髓,因此,並沒有形成氣候,影響宋詩風貌形成的詩人是歐陽修。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第一位在詩、詞、文和文學思想各方麵都卓有成就的大家。歐陽修的詩歌深受李白和韓愈的影響,帶有明顯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融議論、敘事、抒情為一體。
歐陽修的詩歌有反映現實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表現個人的生活感受和經曆,尤以貶謫期間所作詩篇成就最高。
歐陽修的詩歌常以散文手法和議論入詩,如他的《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中的“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落寞中透出一派生機盎然,如此灑脫的情懷,與李白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
歐陽修的詩大多平鋪直敘,語言淺顯易懂,形成自然流暢的風格。歐陽修喜歡在詩中發議論,並與抒情、記事結合起來,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內容,如《戲答元珍》一詩,情景意理水乳交融,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
歐陽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結構參差多變,議論也很深刻,秉承了韓愈以文為詩的傳統,為宋詩昭示了新的景象,開創新調。
以歐陽修為主將,共同為宋詩發展開辟新路的還有梅堯臣、蘇舜欽和王安石等人。
梅堯臣是一位勤奮寫作的詩人。他追求平淡的風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從他的《魯山山行》、《東溪》等詩歌可以看出其詩境平淡的特色。他的《田家語》、《汝墳貧女》等詩歌,和杜甫的《三吏》、《三別》風格相近。
蘇舜欽與梅堯臣並提,稱為“梅蘇”。蘇舜欽“狀貌怪偉”,性格剛烈,一生壯誌難酬,晚年自築滄浪亭消閑解悶。他的詩常常顯得表麵豪放、充滿激情,實則蘊含了難以排遣的無奈。他早年所寫的《對酒》一詩,直白地抒發了個人不得誌的憤懣。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是為官時期,主要寫政治詩,如《河北民》、《收鹽》等。他還寫了大量的詠史詩。其中《明妃曲》兩首最著名,在第一首中他一掃曆代詩人寫王昭君留戀君恩、怨而不怒的傳統見解。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
詩人先勾畫出王昭君古今豔傳的絕代佳人形象,寫出她獨去異域、懷念故國的淒苦無靠的心情,敘寫的同時也流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心情。
王安石後期成就最高的詩作是在罷相以後寫的抒情寫景的小詩,人稱“王荊公體”。這些小詩新穎別致,煉字煉句,妥帖自然,詩意含蓄雋永,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膾炙人口。
歐陽修等人奠定了宋詩的大體風貌,使宋詩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蘇軾以其才華橫溢的詩作將宋詩推上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