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衝冠一怒為琵琶(1 / 1)

查鼐,明正德、嘉靖間休寧城北人,號八十。怎麼有這樣的號?原來他出生的時候,正趕上祖父80歲的大壽,老爺子高興,就給他取了這麼個乳名,從小嬌生慣養,長成依然經商,因為查家裏世代做生意,他也跟著父親和哥哥四處跑買賣。

一天,他和客人們到無錫去談成了一樁買賣,盡興之餘,看見一家妓院正招攬客人,情不自禁與他們進去,準備享受一番。

妓院很快給他們準備了一桌酒,派了一個唱歌的,一個彈琵琶的妓女陪著他們。歌妓歌唱得好,琵琶彈得也不錯,幾位客人心情舒展,查鼐也放鬆心情,嬉笑起來。

他與別人不同,書讀得多,調笑也出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脫口吟誦道:“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彈琵琶的妓女本是個輕浮之人,聽得半懂不懂的,嘻嘻一笑:“客官,我們是逢場作戲之人,哪裏有什麼情?你是笑我彈得不好,不成曲調是嗎?那你彈給我聽聽。”

說著,那女子款款上前,把琵琶往他懷裏一放,放肆地說:“你若能把琵琶彈好,奴家就做你的有情人,你說好不好?”

滿桌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查鼐沒笑,覺得受了妓女的奚落,一時惱羞成怒,端起桌上的酒杯,順手把酒潑在地上:“你嘲笑我不會這樂器是嗎?你等著,等我下次來的時候,我要是彈不好琵琶,就跟這杯酒一樣撲倒在地!”說完他拂袖而去。

朋友們跟著出來,都勸他回去,說一個大老爺們,跟一個妓女較什麼勁兒?

他卻憤憤地說:“男兒有誌,豈能受女人侮辱?她能學會,我就學不會嗎?我就是要學成琵琶高手!”

於是他四處拜師學藝,琵琶彈得一天比一天好了。但始終沒達到最高境界。聽說壽州的鍾山水平最高,還曾入內庭教習宮人的。於是來到壽縣正陽關鍾山家門前,持侍生名帖,要求拜見鍾山。

鍾山知道是他來,微微一笑,對引薦之人說:“如果說是常人來見,稱之為侍生是合適的。但我聽說查八十向妓女發誓後,帶著琵琶到處拜師遊江湖,今天想見我,不行弟子之禮,我是不會見他的。”

查鼐聽到傳出的話,說:“我是聞聽鍾山先生的大名而來的,但是我沒有聽到他的琵琶聲呀,如果真彈得好,我再行弟子禮也不晚啊。”

鍾山在屋子裏聽見,什麼話也不說,取出琵琶在屏風後彈了一曲,查鼐聽得如癡如醉,然後跪在地上,膝行進門,到他跟前稱弟子。然後,帶去千兩銀子給他祝壽。鍾山收下他,從此老老實實學藝。五年之後,盡得其妙,以至於鍾山說:“查鼐都能當我的老師了,我哪裏還能教他?”

後來,他也被召進宮廷教習宮人彈奏。後來到南京舊院楊家喝酒,知道這裏人擅長琵琶,查鼐取出琵琶彈奏一曲,一個妓女為他擊板打拍子,才一兩段,裏麵的瞎眼媽媽就稱道:這人的琵琶與眾不同。聽了一半,讓人扶出來,問他的來曆。查鼐說是鍾山的弟子。原來瞎媽媽年輕的時候認識鍾山,現在聽到他傳人的彈奏,十分感動,抱著查鼐流淚,而且稱他為琵琶國手。

這時候,他才去找過去譏笑他的那個妓女,一曲琵琶彈出,那妓女伏到在地 ,不敢仰視他。查鼐憑著琵琶高手的名稱,生意場上來往更暢通,後來到蘇州,還與唐伯虎、文征明等成了布衣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