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損卦:獲得俘虜,大吉大利,沒有災禍,如意的占問。有利於出行。有人送來兩盆食物,可以用來宴享。
初九:祭祝是大事,要趕快去參加,才沒有災禍。但有時可酌情減損祭品。
九二:吉利的占問。出討他國,凶險。有時不能減損,要增益。
六三:三人同行必有一人因看法不一而被孤立,一人獨行遇人可以作伴。
六四:減輕疾病,要趕快祭神,才會病愈,沒有災禍。
六五:有人送給價值十朋的大龜,不能不要。大吉大利。
上九:不增不減,完全依舊。沒有災禍,占得吉兆。有利於出行,可以獲得單身奴隸。
【讀解】
損和益,一減一增,被當作兩個相互聯係的方麵,既是對立的,又可以相互轉化;或減或增,或減中有增,增中有減,或不增不減。如何取舍,如何抉擇,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要依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在對立雙方中尋求一個恰到好處的度,是我們的祖先喜歡並擅長的思維方式和處世為人的態度。他們從不走極端,從不抓住一方麵緊緊不放,也不習慣窮很究底或以毒攻毒,雪上加霜。這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走鋼絲:主旨是保持平衡狀態,穩住不致掉下來;向左邊斜了就往右一點,向右邊歪了就往左傾一些,不偏不倚正是所需的“度”。
國人傳統的智慧、技巧、知識都用在了保持這個恰到好處的度上。人生的過程仿佛就是一個走鋼絲的過程,雖然很累,但四平八穩,沒有大起大落,大災大難,於是就心安理得了。
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它排斥進取、冒險、衝刺、拚搏,固守自我封閉的心態,好靜不好動,使人老態龍鍾,生氣全無。
益(卦四十二)--力娩衰亡的呼號
【原文】
(震下巽上)益①: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為大作(2)。元吉,無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③,無咎,有罕,,中行告公用圭(4)。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5)
九五:有罕,惠心勿問(6)。元吉。有孚,惠我德(7)。
上九:莫益之(8),或擊之(9)。立心勿恒(10),凶。
【注釋】
①益是本卦的標題。益的意思是增益。全卦內容是說明損益的道理,與“損卦”構成一個組卦。標題的“益”字是卦中多見詞。②用:於。大作:大興土木,建築。③益之:這裏的意思是祭把時增加人牲。用:因為。凶事:喪事,這裏指周武王去世。④中行:中途。用圭:指祭把,因為祭把時要執畦(即圭),所以用來代指。⑤依:即殷,指殷代。(6)惠心:安撫,好心。勿問:不必追問。(7)德:用作‘得”,這裏指所獲財物。(8)莫:沒有人。益:幫助。(9)擊:攻擊。(10)恒:長久,堅持不變。
【譯文】
益卦:有利於出行。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
初九:有利於大興土木。大吉大利,沒有災禍。
六二:有人送給價值十朋的大龜,不能不要。占得長久吉兆。周武王克商,祭祝天帝,吉利。
六三:因武王去世,祭祝時增加人牲,沒有災禍。抓到了俘虜,中途報告周公舉行祭把。
六四:東征勝利後,班師回來的路上報告周公成王有命,把殷商遺民處理好有利。
九五:抓到俘虜,好心待他們,不必追究。大吉大利。抓到俘虜,用財物優待使他們對我感激。
上九:沒有人幫助,還有人來攻擊。這時內心不堅定,必然凶險。
【讀解】
為了與“損卦”對應,“益卦”進一步用周王朝由盛到衰、行將危亡的曆史事實來闡發益損相互轉化的道理,意在告誡周朝統治者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周朝的衰亡。
作者的良苦用心確實可以理解,說得深刻在理。然而,我們經常見到的情況是:道理與事實的背離,人的意願與曆史發展的趨勢相左,以及統治者專斷粗暴或剛愎自用或利令智昏奢靡淫逸而斷送家國。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帝王專製製度決定了真理的力量十分有限,起決定作用的政治因素是統治者個人意誌。不受任何約束的帝王權力可以無限膨脹,道理是否起作用,完全取決於統治者的個人好惡。正如我們看到的,無論《周易》的作者把損、益的道理講得多麼深刻,仍然沒能挽救周王朝的衰亡。
這使我們想到:真理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同權力(包括各種形式:法律的,政治的,輿論的,製度的等等)相結合,以強製的或公眾的形式訴諸於個人,而不是相反。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恐怕更為深刻。
夬(卦四十三)--防患於未然的意識
【原文】
(乾下兌上)夬①:揚於王庭②,孚號“有厲”③。告自邑:“不利即戎④。”利有攸往。
初九:壯於前趾⑤,往,不勝為咎。
九二:惕號⑥,莫夜有戎⑦,勿恤。
九三:壯於馗⑧,有凶。君子夬夬獨行⑨,遇雨若濡⑩,有慍(11),無咎。
九四:臀無膚(12),其行次且(13)。牽羊悔亡,聞言不信(14)。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15),無咎。
上六:無號(16),終有凶。
【注釋】
①夬(guai)是本卦的標題。夬是“快”的本字,有快樂和快速兩種意思。全卦內容主要講防範敵人和行旅。標題取“夬”的字義。②揚:拿著兵器跳的武舞。③孚號:呼號。有厲:有敵人來侵犯。④即戎:馬上進行防禦。⑤壯:受傷。⑥惕號:驚恐呼號。⑦莫:“暮”的本字,意思是太陽下山。⑧馗(qiu):顴骨。⑨夬夬:急匆匆的樣子。(10)若:而。儒:淋濕。(11)慍:不高興,不滿。(12)膚:肉。臀無膚:這裏是說臀部受了傷。煙次且:用作“越趄”,意思是走路很困難的樣子。(14)聞:用作“問”。言:用作“愆”,意思是虧損。信:申辯,說明。(15)莧:細角山羊。陸:意思是蹦跳。中行:路中間。(16)無:應為“犬”字。
【譯文】
央卦:王庭中正在跳舞取樂,有人呼叫“敵人來犯”。邑中傳來命命:“不利出擊,嚴密防範。”有利於出行。
初九:腳趾受了傷,再前往,腳力不勝將遭難。
九二:有人驚呼,夜晚敵人來犯,但不必擔心。
九三:顴骨受了傷,凶險。君子獨自匆匆趕路,遇到下雨淋濕了全身,很不高興,但沒有災禍。
九四:臀部受了傷,走起路來十分困難。牽羊去做買賣,悔恨羊丟失了,問怎麼丟的,卻說不清楚。
九五:細角山羊在路中間歡快蹦跳,沒有災禍。
上六:狗叫,結果將凶險。
【讀解】
看來,古人過日子很難有安定團結的時候,隨時都可能受到外敵入侵,隨時都會有傷亡疾病的威脅,因而提心吊膽,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鬆懈。居家度日是如此,外出經商是如此,尋歡作樂也是如此。一句話,任何時候都要有備無患。
存在著不安定的因素,便會產生憂患意識;有了憂患意識,才會設法尋求各種防範措施。這一卦所講,不是防天災,而是防人禍;不是防自己人,而是防外族。這種憂患意識,在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中斷過,並且早已深入到了整個民族的深層意識之中。
有了這種憂患意識,不斷學會保護自己,才經得起種種磨難。正像猶太民族一樣,三千年流離失所,在膽戰心驚的恐懼心理籠罩下度日,卻沒有一刻忘記過為重新建立家園而奮鬥,最後終於如願以償。曆史上的中華民族曾經強大過,又何以在近代落伍了?這裏麵有太多的話可說,怎能是一個憂患意識所能解答。
盡管如此,憂患意識的確是焦點所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我們遠古的祖先們那裏。
姤(卦四十四)--夢中相親出行
【原文】
翼下乾上)姤①:女壯②,勿用取女③。
初六:係於金柅④,貞吉。有攸往,見凶。贏豕爭躑躅⑤。
九二:包有魚⑥,無咎。不利賓⑦。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四:包無魚,起凶⑧。
九五:以杞包瓜⑨,含章⑩,有隕自天(11)。
上九:辭其角(12),吝,無咎。
【注釋】
①姤(gou)是本卦的標題。姤用作“遘”,意思是遇合,也用作婚媾的“媾”。全卦的內容與出行和婚姻有關,並且都是占問夢中景象,即夢占。標題取“姤”的兩種意義。②壯:受傷。③勿用:不利。取;用作“娶”。(4)金柅(ni):銅製的紡車轉輪把手。⑤贏豕:瘦豬。孚:用作“桴”,意思是牽引。躑躅(Zhizhu):徘徊不前的樣子。(6)包:用作“皰”,意思是廚房。(7)賓:賓客,這裏指宴請賓客。(8)起:動。(9)以:倚靠,纏著。包瓜:匏瓜。(10)含章:很有文彩。(11)隕:掉下,落下。(12)姤:遭遇,這裏指遇上野獸。其:而。角:搏鬥。
【譯文】
始卦:女子受傷,不利於娶女。
初六:衣服掛在紡車轉輪的銅把手上了,占得吉兆。占問出行,則見凶象。拉著不肯前進的瘦豬。
九二:廚房裏有魚,沒有災禍。不利於宴請賓客。
九三:臀部受了傷,走起路來十分困難。危險,但沒有大災難。
九四:廚房沒有魚,一動就凶險。
九五:纏著把樹往上長的輪從很好看,突然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一個瓜。
上九:碰上野獸,同它搏鬥,危險,結果沒有災禍。
【讀解】
在周代,算得上頂頂重要的事的,隻有戰爭和祭祀,因而受到極度重視。除此之外,其它一切事,飲食男女,婚喪嫁娶,種田經商,生老病死,冬去春來等等,都在小事之列。隆重的儀式,繁瑣的規程,藝術的裝點,虔誠的態度,深遂的智慧,統統都奉獻給了祭掃和戰爭,“小事”是不配享用的。
這一卦所記,正是夢中所見的生活瑣事,並且確有夢的特點:事與事之間沒有邏輯聯係,思路有很大的跳躍性,一會是婚姻,一會是出行,一會是瘦豬,一會是廚房中的魚,一會是臀部受傷,一會是地瓜掉下,一會是與野獸搏鬥,顯得稀奇古怪,紛紙雜陳。
這些夢象本身是偶然出現的,同儲存於腦中的記憶表象有關。古人不理解這一點,以為是神秘的征兆;而後世的說《易》者,卻一本正經地要從中去發掘深意,未免荒唐可笑,正如緣木求魚,完全找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