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下兌上)萃(1):亨。王假有廟②。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③,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爭不終(4),乃亂乃萃⑤,若號(6)。一握為笑(7),勿恤。往,無咎。

六二:引吉(8),無咎。爭乃利用禴(9)。

六三:萃如嗟如(10)。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九四:大吉,無咎。

九五:萃有位(11),無咎。匪孚(12),元永貞,悔亡。

上六:齎谘涕泆(13),無咎。

【注釋】

①萃是本卦的標題。萃在卦中用作“悴”,“瘁”,意思是憂慮。全卦的內容主要講祭祀和政治態度。標題的“萃”字是卦中多見詞。②假:到,至。(3)大牲:牛,古代祭祀時以牛為大牲。④不終:沒有結果,這裏指俘虜被抓後跑了。③亂:紛亂。(6)若:而。號:呼號。(7)一握:即嗌喔,咿喔,表示笑聲。(8)引:永久,長期。(9)禴(yUe):祭祀的名稱,指春祭。(10)嗟:感歎。(11)萃:用作“瘁”。有,於。位:職位。(12)匪罕:沒有俘虜。(13)齎谘(jizi):谘嗟,歎息。泆:流鼻涕。

【譯文】

萃卦:亨通。君王到宗廟祭祝。有利於見到王公貴族,亨通,吉利的占問。祭祀用牛牲,吉利。有利於出行。

初六:抓到俘虜,後來又跑了,引起一陣紛亂和憂慮,大家呼喊著追捕。追回來後嘻哈大笑,不再擔憂。前行,沒有災禍。

六二:長久吉利,沒有災禍。春祭最好用俘虜作人牲。

六三:長久歎息。沒有什麼好處。前行,沒有災禍,隻有小危險。

九四:大吉大利,沒有災禍。

九五:盡瘁於職守,沒有災禍。沒有俘虜,占問長久吉凶,沒有悔恨。

上六:感歎流涕,為國憂心,沒有災禍。

【讀解】

前一卦講了夢中的小事,這一卦接著就講大事要事--祭祝。祭祝對古人而言,恐怕難以再有比它重要的了。祭祝的對象一為祖宗,這與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觀念密切相關,也是社會組織結構形成的始基;一為神鬼,人間萬物都有神鬼的法力在支配,不得不以恭敬虔誠的的態度來對待;一為天地,人的生存條件取決於天與地,天地的運行變化,自然要對人的命運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崇拜。

總而言之,祭禮以神聖隆重的儀式把古人的心靈導向自身以外的崇拜對象,唯獨不崇尚自己,自己的心目中沒有自己(天子例外,因為他就是天地神靈在人世間的唯一代表)。人是沒有價值的,他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服從,從家長到官員到大臣到皇上到祖先到天地到鬼種,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這些被當作神聖的對象服務,充當仆人和奴隸,充當牛馬和犬羊!個人就更不用說了。個人是為他人、群體活著,是一架巨大機器上的一顆沒有思想、沒有情感、沒有生命的螺絲釘。所以,在祭犯中,奴隸可以像牲口一樣被殺了來做犧牲品,而人們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必須如此。

看了這樣的祭祝,我們的心裏總該有所動吧!

升(卦四十六)—昌盛之道在不斷發展

【原文】

(巽下坤上)升①: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初六:允升②,大吉。

九二:罕乃利用禴,無咎。

九三:升虛邑③。

六四:王用亨於歧山④。吉,無咎。

六五:貞吉,升階⑤。

上六:冥升(6),利於不息之貞(7)。

【注釋】

①升是本卦的標題。升的意思是上升,發展。全卦的內容大致是講周朝不斷上升、強盛的曆史。標題的“升”字是卦中多見詞。②允:意思是前進。③虛邑:建在大山丘上的城邑。④王:周玉。亨:即“享”,意思是祭祝,⑤升:登上。階:階梯。(6)冥:晚上。(7)不息:不停。

【譯文】

升卦:大亨大通,有利於見到王公貴族,不必擔憂。向南出征吉利。

初六:前進而步步發展,大吉大利。

九二:春祭最好用俘虜作人牲,沒有災禍。

九三;向建在山丘上的城邑進軍。

六四:周王在歧山舉行祭祝。吉利,沒有災禍。

六五:占得吉兆,沿階而逐步上升。

上六:晝夜不停地發展,有利於不停發展的占問。

【讀解】

我們不應忘記,《周易》的作者耿耿於懷的是挽救周王室的危亡,所以一有機會就要表達這一意圖。這一卦的主題是發展進步,用在行將衰亡的周朝之上,正切中了問題的關鍵。

其實,豈止是周代才需要不斷地發展壯大!無論哪個時代、哪個社會,沒有發展和進步,都隻有死路一條。“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應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發展和進步,不應當是單一直線式的,而應是開放式的,放射式的,金方位的,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高眾矚的見識。隻要於我有利的,就廣采博納,而不要分什麼中、外,更不應死守什麼“中體西用”的死胡同。遠的不說,近代中國就深受“中體西用”之爭的危害。現在的反思首先就當跳出中、西之分的窠臼,然後才會有深入實質的體察,然後才談得上向前看,大步走。

困(卦四十七)—嚴刑酷罰的展示

【原文】

(坎下兌上)困①: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②。

初六:臀困於株木③,人於幽穀,三歲不覿⑤。

九二:困於酒食,朱方來③,利用享把。征,凶。無咎。

六三:困於石①,據於蒺藜(8),人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九四:來徐徐(9),困於金車(10)。吝,有終。

九五:劓刖(11),困於赤紱,乃徐有說(12),利用祭祀。

上六:困於葛藟(13),於臲兀(14)。曰動,悔有悔。征,吉。

【注釋】

①困是本卦的標題。困的意思是困厄,倒黴和關押。全卦專講刑獄。“困”字與內容有關,又是卦中多見詞,所以用作標題。②言:用作“愆”,意思是罪過。信:申辯,說清楚。③困:這裏的意思是挨打。株木:指打人的刑杖。④幽穀;這裏指監獄。⑤覲(di):看見。(6)朱紱(fu):紅色的服裝,這裏代指穿紅色服裝的民族。(7)石:嘉石。古代樹立在朝門左邊當眾的地方,用於懲罰犯人。(8):蒺藜:這裏代指監獄。(9)徐徐;慢行的樣子。(10)金:禁。金車:關押犯人的囚車。③劓(yi):割掉鼻子。刖(yue):砍掉腳。(12)徐;逐漸。說:用作“脫”。(13)葛藟(lei):一種有刺的蔓生植物,種在監獄外,以防犯人逃跑。(14)臲兀(niewu):木樁,圍在監獄外,防止犯人越獄。

【譯文】

困卦:亨通。占問王公貴族得吉兆,沒有災禍。有罪的人無法申辯清楚。

初六:臀部挨了刑杖打,被關進牢房,三年不見外界天日。

九二:酒醉飯飽,穿紅衣的敵人來犯,於是祭犯求神。占問出征,得凶兆。沒有災禍。

六三:被捆在嘉石上示眾,又被關在四周有蒺藜的牢裏,釋放回到家裏,妻子卻不在了,凶險。

九四:犯人被關在囚車裏,慢慢走來。這很不幸,但最後被釋放了。

九五:被穿紅衣的人抓去,割掉鼻子,砍斷了腳,後來逐漸逃脫,趕快祭祝求神保枯。

上六:被關在四周有葛廷和木樁的監獄裏,想動身越獄的話,就會悔上加悔。占問出征,得到吉兆。

【讀解】

中國古代曆史上,從來沒有過民主政治,民眾從來就是被治理和奴役的對象,而治理和奴役民眾的人從來就不受約束,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因而有“刑不上大夫”之說。

“困卦”中所講的刑獄,便是專門用來治理平民百姓的。刑罰的方式和種類可謂豐富多彩,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曆史可謂悠久輝煌。泱泱大國,能列為國之驕做的品種,理當在“四大發明”之外加上嚴刑酷罰。

為了怕犯人逃走,想出了斷腳、割鼻、刺麵。為了防止犯人傳宗接代,想出了宮刑。為了防止報複,想出了誅滅九族。為了警告眾人,想出了擔枷示眾,囚車遊街。為了讓犯人記取教訓,想出了棒打屁股。還有臼刑、五馬分屍、鞭屍等等。總而言之,在用暴力手段統治民眾方麵,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具有世界級的水準。

據說卡夫卡當年在慕尼黑當眾朗讀小說《在流放地》(其中詳細描述一架“殺人機器”的功用和特點)時,有人嚇得逃走,有人當場暈倒。我們讀《周易?困卦》,該有什麼反應呢?

井(卦四十八)--水是生命之源

【原文】

巽下坎上)井(1):改邑不改井②,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蹫井③,羸其瓶(4),凶。

初六:井泥不食⑤。舊井無禽(6)。

九二:井穀射鮒(7)。甕敝漏(8)。

九三:井渫不食(9),為我心惻(10),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六四:井甃(11),無咎。

九五:井冽寒泉(12),食。

上六:井收勿幕(13)。有孚,元吉。

【注釋】

①井是本卦的標題。井指井田,水井,陷餅。全卦內容是記述村邑中勞動和生活的情景。作標題的“井”字是卦中多見詞。②改邑:改換封邑。井:井田,指劃分齊整的田地。③汔(qi):水幹枯。至:用作“窒”, 意思是淤塞。蹫(ju):這裏的意思是挖。④羸(lei):用作“儡”這裏指打破。⑤泥:淤泥。井泥:井水渾濁含泥。(6)井:陷阱,用於捕獸。(7)井穀:井底。鮒:小魚。(8)甕:汲水的耳器。敝:破。(9)渫(xie):汙濁。。(10)心惻:沁測,意思是淘淨,澄清。(11)井甃(zhou):用磚石壘築井壁。(12)冽:水清澈。(13)收:縮小。井:陷餅。幕:蓋。

【譯文】

並卦:改換了封邑卻沒改變井田數目,沒有損失也沒有多得,人們照樣在田間未來往往。水井已經幹枯淤塞,卻不去挖淘,還打破了汲水瓶,凶險。

初六:井水渾濁如泥無法飲用。陷阱塌壞不能關野獸。

九二:張弓射井底的小魚。水甕又破又漏。

九三:井水汙濁不能飲用,給我淘淨澄清,就可以汲飲。君王英明,使眾人都得到他的福佑。

六四:用磚石壘砌井壁,沒有災禍。

九五:並水清澈,涼泉可口,可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