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小過卦:亨通,吉利的占問。對小事有利,對大事不利。飛鳥經過,叫聲還留在耳際。對大人不利,對小人有利。大吉大利。初六:飛鳥經過,帶來凶兆。六二:祖父可以批評,祖母可以稱讚。君王也有缺點,臣子也可以誇獎。沒有災禍。九三:不要過分指責,但要防止錯誤發展。倘若放任不管,就是害他。凶險。九四:沒有錯誤,就不要指責,而要誇獎。日後有出錯的危險,一定要防止。不利於占間長久的吉凶。六五:在我西邊郊野上空,陰雲密布,雨卻沒有下來。王公射鳥,卻在洞穴抓到野獸。上六:對沒有錯的人不表揚,反而批評,像網羅網飛鳥,凶險,這就叫災禍。
【讀解】
在討論批評之前,作者就先確立了一個原則界限:祭祀和戰爭這樣的大事不可隨便批評,此外的一切“小事”都可議論,可批評,可表揚。這說明了祭犯和戰爭的神聖。重要的是,在可以批評的範圍年,我們看到作者持的是一種開明的立場,特意指出批評對地位尊貴者(王公貴族,家長官長)不利,對他們皆可批評。同時,批評要及時,恰到好處,注意褒貶的適當運用。
如果在後來的專製時代,這樣的言論肯定會被看作是“犯上作亂”,不會見容於統治者,說不定作者還會陷入“文字獄”。美國作家房龍曾寫過一本書叫《寬容》,講述西方曆史上統治者對思想、言論自由的不寬容。其中一些情況,在古代中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允許思想自由,更不用說對君王將相王公貴族的過失錯誤評頭品足了。
隻要是人,都有所長有所短,批評褒揚實在大正常了。可是,本來很簡單明白的道理,由於把人劃分出等級,梗越弄越複雜,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這是人類的悲劇,還是曆史的悲劇?寬容說來容易,行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既濟(卦六十三)--誰能說不濟是禍
【原文】
(離下坎上)既濟(1):亨,小利貞。初吉,終亂(2)。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將。六二:婦喪其茀③,勿逐,七日得。九三:高宗伐鬼方(4),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六四:繻有衣袽⑤,終日戒(6)。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7),實受其福。上六:儒其首,厲。
【注釋】
①既濟是本卦的標題。既的意思是已經,濟的意思是渡水和成功、成就。既濟是說事已成功。全卦內容是講事情成功的道理,與下一卦“未濟”構成組卦。標題取“濟”的意義。②亂:變故。③茀(fu):用作“禴”,意思是頭巾。(4)高宗:殷國君武丁,曾與周聯手攻打北方強敵鬼方。鬼方:殷周時北方的國名,屬於嚴允部落之一。⑤繻(ru):意思是禦寒的衣服。袽(ru):用作“絮”,指破爛的冬衣。(6)戒:用作“駭”,意思是驚懼不安。(7)東鄰:指殷人。西鄰:指周人。禴(yue)祭古代祭名,指春祭。
【譯文】
既濟卦,亨通,有小吉利的古問。開始吉利,結果會出現變故。初九,拉車渡河,打濕了車尾。沒有災禍。六二:婦人丟失了頭巾,不用去找,七天內會失而複得。九三:殷高宗武丁討伐鬼方國,用了三年才取勝。對小人不利。六四:冬天穿的寒衣破爛不堪,整天心裏驚恐不安。九五:殷人殺牛祭祝,不如周人春祭,周人確實得到了神的福佑。上六:過河時打濕了頭部,危險。
【讀解】
有句古話,叫做“塞翁失馬,安知非福”,說的是丟失馬雖然是個損失,但誰叉能說這不是更大的福氣到來的征兆呢。
福與非福,成功與失敗,損失與收獲,都沒有絕對不可逾越的界限,完全可以相互轉變。這個思想,可以用來概括“既濟卦”的主題。殷人強大的時候,周人還較弱小,不足以與之抗衡。後來周由弱變強,最終消滅了殷,情況發生了逆轉。
這類情形在現實中大多了,所以作者才說丟了頭巾不必尋找,它自己會回來,以此說明不濟之中又有濟。再誇張一點說,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山不轉水轉,天無絕人之路。看透了這些道理,多少會給人心理上一些慰藉,也可能會使人心胸開闊起來,精神境界更上一層樓。正如毛澤東說的,“風物長宜放眼量”,“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患得患失,反而可能得到的少,失去的多;灑脫無憂,卻有可能得到的多,失去的少。
現在流行歌唱“箭灑走一回”,實際上又有凡人真能漾潰灑灑走一回呢?
未濟(卦六十四)--誰能說既濟是福
【原文】
(坎下離上)未濟①:亨。小狐訖濟②,儒其尾。無攸利。
初六:儒其尾,吝。
九二:曳其輪,貞吉。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③,三年,有賞於大國④。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⑤,有孚,吉。
上九:有爭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爭,失是(6)。
【注釋】
①未濟是本卦的標題。未濟的意思與既濟相反,全卦接著申說上一卦的道理,仍以“濟”的意思作標題。②訖(qi):用作“幾”,意思是將要。濟:渡水。③震:動。④大國:這裏指殷。⑤光:光榮,榮耀。(6)是:用作“題”,意思是額部,這裏代指頭部。
【譯文】
未濟卦:亨通。小狐狸將要渡過河,打濕了尾巴。沒有什麼吉利。
初六:打濕了尾部,倒黴。
九二:拉車渡河,占得吉兆。
六三:渡不了河。出行,凶險。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
九四:占得吉兆,沒有悔恨。周人動員出征,討伐鬼方,三年取勝,得到大國段的賞賜。
六五:占得吉兆,沒有悔恨。打勝仗,抓俘虜,是君子的榮耀。吉利。
上九:抓到俘虜,飲酒慶功。沒有災禍。打濕了頭部,抓到俘虜,砍下他們的頭。
【讀解】
上一卦講濟與不濟的轉化,似乎意猶未盡,於是這一卦接著申說。理還是那個理,事多半還是那些事,主題還是那個主題,角度還是那個角度。一正一反,既濟中有未濟,未濟中又有既濟,於是,功德圓滿了。
從這當中,再一次反映了中國人善於從正反兩方麵、對立兩方麵去體悟宇宙人間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思維習慣。不濟中有濟,討伐鬼方就是;濟中有不濟,殷被周滅就是。正如有生命就意味著有死亡,也隻有不斷的死亡,才會有不斷的新生命誕生出來。於是,萬物生生不息,新陳代謝,推陳出新。
既然是運動變化不止,就沒有永恒靜止不變的東西。既濟不會永遠是既濟,不濟不會永遠是不濟。君不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已是過去了的皇曆。如今,誰能領風騷幾年、甚至幾個月,就很不錯了。運動變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快得令人眼花紛亂,目不暇接,再也沒有誰敢於自誇是“不倒翁”,再也沒有誰敢吹噓代表了“永恒真理”,“永恒正義”。
如果要說有什麼永恒的話,新陳代謝,代謝無疆,就是真正的永恒。
萬物自天地始分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②。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③,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⑤。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6)。乾以易知,坤以簡能(7)。易則易知,兩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腎人之業(8)。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⑤。
【注釋】
①《係辭》是後代解說《易》的七種《傳》之一,分上、下兩篇,大約寫成於漢代初期。它對《易》的內容作了全麵分析和論述,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裏選錄其中一部分。②陳:排列。位:確定。③方:應當是“人”字,由於字形相近而誤寫成“方”。④見。用作“現”,意思是顯現,出現。⑤摩:碰撞,摩擦。蕩:震蕩,激蕩。(6)知:這裏用作“為”,意思是成為,構成。大始:原始,初始。成物:具備完整形體的萬物。(7)易:容易,平易。簡:簡略,單純。(8)賢人之德:陶冶人的品德。賢人之業:成就人的功業。(9)位:在,在於。
【譯文】
天尊貴,地卑下,這是由乾與坤的位次確定的。卑下高貴依次排列,尊貴低賤也就確定了。運動和靜止有一定規則,剛健和柔弱由此劃分。人按共性聚在一起,物按類別相區分,吉祥和凶險由此產生。它們在天上形成不同的天象,在地下形成不同的地貌,變化和發展由此顯現。所以,剛健柔弱互相摩擦碰撞,八個卦象互相交疊激蕩。用雷霆來鼓動它們,用風雨來滋潤它們,日月交替運行,寒暑相繼變換,天的規律成為男性象征,地的規律構成女性象征。天成為創始,地養育萬物。天以平易顯現智慧,地以簡明顯現功能。平易就容易被認識,簡明就容易被遵循。容易認識就使人親近,容易遵循就會有成就。親近可以持久,成就可以光大。持久能陶冶人的品德,光大能成就人的功業。懂得了平易簡明,就理解了天地問的道理。理解了天地間的道理,成功就包含在它裏麵了。
【讀解】
天與地的確是中國傳統思想最最核心的出發點,千萬種學說觀點思想都離不開這兩個維度,然後才是人和其它。
《周易》開篇的“乾”、“坤”兩卦就是講天與地的,但是,隻要稍加對比就會發現,《係辭》對天、地的看法,同《易》的記述相去甚遠,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係辭》的作者不過是惜天和地這一話題來闡發自己的思想,基本上與《易》的“乾”和“坤”兩卦內容沒有太大關係,說白了,就是借題發揮。
一開始我們就發現一種先驗(先於經驗和實際)的思維模式,即把所有事物分成對立兩極,天與地,貴與賤,男與女,剛與柔,冷與熱等等,思路於是被限定在兩極之間來回。其次,作者具有強烈的等級觀念,並且把等級差別說成是天生的,言下之意是說不可擺脫。
這兩種特點具有極大的偏頗。隻看到兩個對立的極,那麼廣大的中間地帶和中間狀態呢?人的思維,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怎麼就簡單到隻是兩方麵?我們也知道,天地作為自然物,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人同樣是如此;尊車等級觀念,完全是人為的。
不過,對天和地的看重,實際上也是對自然的重視,對自然法則的重視。先講自然,次講人,把人當作自然的一部分。這樣的自然觀,倒是有可取之處的。
君子是上天的寵兒
【原文】
聖人設卦觀象係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1)。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交之動,三極之道也②。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③。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④。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注釋】
①憂虞:憂慮,憂懼。②三極:指天、地、人三個方麵。③安;用作“按”,意思是依據。玩:體察,揣摩。④占:占辭,貞事辭。①憂虞:憂慮,憂懼。②三極:指天、地、人三個方麵。③安;用作“按”,意思是依據。玩:體察,揣摩。④占:占辭,貞事辭。
【譯文】
聖人創立卦畫,觀察物象,加上解釋的詞語,來判定事物的吉凶。剛交與柔交互相推演而產生變化。因此,吉凶是成敗的象征,悔吝是憂懼的象征,變化是進退的象征,剛柔是日夜的象征。六支的變化,對應著天、地、人變化的規律。所以,君子平時處世所依據的,是《易》的卦文次序;所喜愛揣摩的,是卦中的交辭。因此,君子平時無事就觀察卦象,揣摩交辭,行動時就觀察卦交的變化,揣摩占辭。所以,君子得到上天助枯,吉祥而沒有不利。聖人創立卦畫,觀察物象,加上解釋的詞語,來判定事物的吉凶。剛交與柔交互相推演而產生變化。因此,吉凶是成敗的象征,悔吝是憂懼的象征,變化是進退的象征,剛柔是日夜的象征。六支的變化,對應著天、地、人變化的規律。所以,君子平時處世所依據的,是《易》的卦文次序;所喜愛揣摩的,是卦中的交辭。因此,君子平時無事就觀察卦象,揣摩交辭,行動時就觀察卦交的變化,揣摩占辭。所以,君子得到上天助枯,吉祥而沒有不利。
【讀解]
看來,《易》似乎是聖明的智者專為大人君子而作,小人無緣受其恩惠;老天爺也仿佛有偏心眼兒,專門庇護大人君子,指引著他們的言行舉動,小人則成了無人看顧的流浪兒。真的是“吉人自有天象”啊。
君子是上天的寵兒,因為他們有權力、金錢、財產、名聲、門第、學識、教養,用今天時髦的話講,是“精英”。小人是上天的棄兒,因為他們除了自己,什麼都沒有,無法與君子在同一條地平線上競爭,所以孔老夫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