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改變四領域
觀察
“嫦娥三號”奔向月球。慶賀之餘,有人不免感慨:“奔月在遙遠浩瀚的太空,離我們太遠了。”其實,航天技術離我們並不遙遠。這些高科技含量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經過成果轉化後,在民用領域大展身手,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環境:燃燒技術治霧霾
大氣、土壤、森林、湖海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嫦娥三號動力技術通過轉化讓我們的環境更環保。
火箭發動機通過燃燒產生巨大推力將嫦娥三號推向太空,科研人員掌握了發動機熱能控製技術,擁有了低壓低熱值燃氣燃燒等為代表的十餘項燃燒技術,形成了以燃燒產物的組分模擬計算為核心的焚燒處理技術。
近年來,治理霧霾是政府麵臨的嚴峻課題。煤化工、煉油廠及天然氣化工廠排出的廢氣中含有硫,火電廠、水泥窯爐等排出的煙氣含有硝,這些是大氣的主要汙染源。科研人員利用發動機燃燒技術研製的燃燒爐是處理酸性氣和煙氣的關鍵設備,他們研製出硫回收、脫硝的成套工藝技術及裝備,有效地控製了硫磺、硝等有害物質向大氣排放,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少受汙染。
火力發電產生的粉煤灰,汙染了土壤和大氣,如果填埋,將對有限的土地資源造成破壞和浪費。科研人員利用燃燒技術研製出了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具備了係統單元集成能力,讓粉煤灰不但不再成為汙染土壤和大氣的元素,而且變為氧化鋁等重要的工業原材料,有效地保護土壤和空氣。
火箭發動機核心裝置是渦輪泵,針對森林火災頻發情況,科研人員利用渦輪泵技術研製出的森警式消防泵,隻要一個人背著就可以高效率滅火,小巧、輕便、及時,防止森林小火釀成大災。
食品:焊接助產木糖醇
木糖醇是最近幾年來比較流行的食品,尤其受年輕人的喜愛。生產木糖醇的機械設備和航天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發射嫦娥三號火箭的每台主發動機上都有3000多道焊縫,要經曆溫差、震動、輻射的嚴苛考驗,長期的工作使科研人員積累了大量的焊接工藝技術經驗。生產木糖醇原料的大型反應器,不僅設計複雜,而且對焊接的要求極高。科研人員應用焊接的絕招絕技生產出大型結晶機、反應器,廣泛應用於食品領域,生產出木糖醇、山梨醇等,讓百姓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長期以來科研人員積累了大量的特種化工技術,從發動機燃料中提取出來的“比久”,是一種重要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矮化植株抑製枝葉的瘋長,讓更多的營養用到花、果上,使花生、土豆長得更大。
此外,科研人員利用發動機研製中的仿真技術,開發出智能供水泵站監控技術,能夠監控自來水的流質、流量,及時診斷自來水的供應係統,及時發現二次汙染、爆管等故障,防止自來水汙染與浪費,讓百姓生活更方便。
居住:應用於生產壁紙
壁紙作為一種裝飾材料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科研人員利用發動機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結合大型設備製造的優勢,打造了一係列馳名中外的印刷包裝設備,其中壁紙生產設備占據了國內超過90%的市場份額。因為航天印包機械的出現,國內已基本實現了印刷設備替代進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摩天大樓在我們身邊不斷出現,給傳統消防帶來了極大挑戰。以往的消防泵由於受功率的影響,消防水最高隻能打到100-130米。科研人員將航天渦輪泵技術應用在消防泵上,消防車的噴水高度可打到300-400米的高度。而且,科研人員還研製m多個係列、多種用途的高中低壓消防泵產品。
出行:石油運輸更快捷
隨著汽車增多,不時出現“油荒”,如何將油田的石油更順暢、快速地運到煉油廠或其他地方?原油通過數百甚至數千公裏的管道輸送到煉油廠,每隔大約100公裏,就需要一套泵設備給它加力,否則這些黏稠液體不可能走完長長的旅程。科研人員依托發動機渦輪泵技術研製了長輸管線高效輸油泵,有強大的動力輸出,更具有不間斷可靠性工作、抗腐蝕的特點,使石油運輸更快捷、安全。
液力變矩器是汽車的重要零部件。科研人員利用液體火箭發動機多元技術、高溫釺焊技術等研製出鈑金衝焊型液力變矩器,具有體積輕便、全焊接結構無漏油、性能穩定、精度高、容易保證動平衡等特點,應用在商務車、私家車等轎車上,人們駕駛汽車更加安全、舒適。
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裝配過程中,航天動力技術的作用也不可小覷。科研人員利用發動機上的流體控製技術,研製出的氣墊懸浮運輸係統,在汽車、飛機製造的組裝過程中,發揮了重型產品搬運的作用,提高了組裝的效率和精度。
(據《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