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才有呼延灼引兵攻打桃花山之事,山上兩個頭目不是他對手,又才向二龍山求援。
“何等寶馬?竟然引起一場戰爭?”楊誌與武鬆都有些好奇。
李忠與周通帶他們三人看去,那馬果然不尋常:渾身像墨錠一樣烏黑,四個蹄子雪一樣沒有雜色,四蹄強健,馬首昂揚,難怪叫“踢雪烏騅”,魯智深也連聲叫好。
“不僅好看,跑起來四蹄生風,可以日行千裏的。”李忠這次慷慨了,馬上說送給魯智深。
魯智深高興地收下了,但是清醒地說:“自古兵匪是對頭,就是不為寶馬,他們也要與山寨為敵的。灑家有這寶馬,衝鋒在前就是。想不通的是,呼延灼本事不弱,怎麼才開戰就退兵了?難道真有人要攻城?”
正好,桃花山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告訴他們,昨夜青州城正一場好戰。
原來,白虎山上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帶著人馬要去青州城救他的叔叔孔兵。呼延灼與魯智深他們三個將領大戰一場時,接到慕容知府的命令要他回去救城,正好迎戰了孔明、孔亮。
那兩人哪是對手?呼延灼活捉了孔明,慕容知府為他犒賞三軍,再問他攻占桃花山的情況。呼延灼稟報道:“在下本來是甕中捉鱉,手到擒來的,半路上被一隊人馬前來救應,一個是胖大和尚,一個是青臉大漢,一個是彪形漢子,幾次交手,不分勝負。看他們武藝不同尋常,也不是綠林手段,所以沒有拿到他們。”
慕容知府說:“將軍已經盡力了,你今天可是遇到了強手,這個和尚就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經略帳前軍官提轄魯達,後來落發為僧,稱為花和尚魯智深。青臉大漢亦是東京殿帥府製使官,喚做青麵獸楊誌。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鬆,原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這三個人占領了二龍山,打家劫舍,抗拒官兵,一直捉不到他們。
呼延灼盡管知道那三人的名字,也裝著才知道的樣子,低頭承認:“難怪他們武藝精良,原來是楊製使,魯提轄,武都頭,江湖傳言個個是好漢,果然名不虛傳。恩相放心,我呼延灼的雙鞭也不是吃素的,一定把他們活捉。”
知府大喜,設宴款待。
孔亮領了殘兵敗將逃出青州,正走得狼狽,路上遇見一隊人馬,一看是行者武鬆,下馬就拜。原來武鬆在上山之前在他們莊上住過,問他們到哪去。孔亮就把救叔叔不成,哥哥也被捉住的事情說了一遍。
武鬆說:“老弟,你不要驚慌,而今俺有六七個兄弟都是綠林好漢,現在二龍山聚義,今天為桃花山的邀請與呼延灼大戰一場,不知何故,他突然回去了,原來是去攻打你們兄弟啊。桃花山留我們吃了酒宴,俺們正要回二龍山,他倆在後麵隨後就到,俺叫他們打青州救你叔叔和哥哥怎麼樣?”
孔亮再三拜謝武鬆。等了一陣,隻見魯智深和楊誌兩個騎著馬邊說邊笑趕來了。武鬆引著孔亮拜見兩位,說了他哥哥與叔叔的事情,而且說:“俺曾經和及時雨宋江在他們孔家莊上相會,多有相擾,兩個頭目,一定要為小弟幫這個忙啊。”
魯智深爽快地一拍胸脯:“既然都頭和他們相識,又欠他們恩情,灑家也應該以義氣為重,我們去攻打青州府,接回你叔叔和你哥哥,殺了慕容知府,擒獲呼延灼,取了他們的府庫錢糧,供我們山寨使用如何?”
武鬆叫好:“我們馬上派人去桃花山報告,叫上李忠、周通,加上他們白虎山的人馬,我們二龍山的人馬,一定叫青州府城破人亡。”
隻有楊誌搖頭:“青州府城池固若金湯,人強馬壯,呼延灼也是英雄後代,恐怕不是那麼好打的。”
武鬆急了:“哥哥,你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麼?”
魯智深說:“灑家聚集三山人馬,自然人多勢壯,難道打不下青州嗎?”
楊誌說:“真要打青州,必須要大隊人馬,灑家知道,梁山泊的宋江被江湖稱作及時雨,呼延灼是他的仇人,我們三山人馬先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趕緊去水泊梁山請宋公明協力攻城,這是上策,保險萬無一失。”
魯智深說:“你們一個個都在說及時雨,今天有人說宋三郎好,明天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宋江這個名字聒噪得灑家耳朵都聾了,想必這個人是個真漢子,才能夠天下聞名。”
武鬆問:“難道哥哥沒見過他麼?”
魯智深說:“俺倒想會會這個英雄,前次和花知寨在清風山時,灑家有心和他見個麵,
趕去的時候,又聽說他走了,以後一直無緣得見。孔亮兄弟,你要救你哥哥和叔叔,馬上請他來吧,也好讓灑家結識個新朋友。”
孔亮把小嘍羅交給了魯智深,隻帶了一個隨從,扮作客商,星夜投奔梁山泊。
魯智深等三人商量了,又派人回二龍山讓施恩、曹正再帶兩百人下山相助,約上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帶著人馬一起攻打青州城。
孔亮找到了宋江,放聲大哭,說:“哥哥與叔叔被慕容知府捉住了,打在死牢中不見天日,存亡未保。在下又被追殺,正巧碰見武鬆,還有花和尚魯智深與青麵獸楊誌,要我來請你們帶著人馬一同前往,一定要救出我哥哥與叔叔啊!”
宋江答應了,又帶著孔亮去參見晁蓋和眾頭領,晁蓋說:“既然二龍山和桃花山的好漢都仗義行仁,我們豈能坐山觀虎鬥?三郎和孔明是摯愛交友,一定更得去呀。”
晁蓋和宋江爭著帶兵迎戰,宋江說:“晁蓋哥哥是山寨之主,不能輕舉妄動,孔亮兄弟前來求助,小可不去,弟兄們也放心不下。”
於是,他當即點兵,帶領了二十幾個頭領,馬步軍兵三千人到了青州。孔亮先到魯智深軍中報告,幾路好漢一起來相見,魯智深一看宋江文武雙全,忠厚仁義,欽佩地說:“久聞哥哥大名,不曾拜見。”
宋江說:“小子不才,江湖上都稱義士清德,今日幸會。”
楊誌也上前拜見:“楊誌經過梁山泊的時候,山寨頭領情深意長,熱情挽留,隻是酒家愚昧,不肯留下,現在得知你們壯了軍威,這是天下第一的好事。”
宋江答道:“楊製使威名遠播江湖,隻恨宋江相識太晚。”
三人都寒暄一番,宋江再問青州之事。楊誌與魯智深一一告知,說青州隻靠呼延灼一個人,拿下此人就等於拿下城池。吳用給他們出了一個妙計。
第二天,呼延灼戰秦明,正要拿下時,知府把他召回,讓他殺開一條路,送三個人出去:一個去東京求救,另兩個去鄰近府州彙合起兵。
呼延灼送出三人後回到營房休息,天色未明,就聽到軍校報告:“城北山坡上有三個騎馬的將士在那裏埋伏。”
呼延灼登上城樓一看:果然有三個將領在那裏視察城內情況:右邊那個穿白袍,中間一個穿紅袍,左邊那個穿一身青布道袍。由此斷定:穿紅的是宋江,穿道袍的是軍師吳用,捉拿他們,正是好機會!
也是他急於求成,利令智昏,馬上點起一百軍馬,悄悄開了北門,放下吊橋,趕上山坡要捉拿三人。
那三人正是花榮、宋江、吳用,裝著觀看城池的模樣。見呼延灼拍馬上坡,三人抹轉馬頭就跑。呼延灼緊緊追趕,經過樹下,一堆樹枝攔路,馬剛踏上去,就聽到一聲呐喊,呼延灼連人帶馬跌進陷坑。兩邊走出來幾十個撓吊手,把呼延灼吊起來,捆綁了,送到宋江大營中。
他本以為非死即傷,不料想宋江以禮相待,以情動人,請呼延灼和眾頭領相見。
魯智深牽了寶馬走過來,將韁繩遞到他手上:“老弟,跟我們幹吧!灑家將寶馬還與你!”
呼延灼接過韁繩,眼睛都濕潤了,撫摸著禦賜寶馬,轉過頭來,朗聲說:“各位兄弟一片真情,在下心領了。現在,我們商議一下救孔明的計策吧。”
還是吳用想到一出妙計,讓呼延灼去騙開城門。當天晚上,梁山十來個頭領都扮成軍士的模樣,十一騎人馬到了城下。呼延灼大喊開門,說自己被陷坑捉住,後又被潛伏在那裏的頭目救出來。
知府認識他的聲音,放他們進城,十個頭領衝進城裏,把慕容知府打下馬來。跟著宋江大隊人馬湧進來,收取倉庫錢糧,救出孔家親友,抄了慕容知府的家產,所有財產裝了五六百車,又奪了兩百多匹好馬,就在青州府裏大擺喜慶演習。
酒席上,宋江給各路好漢一一賜禮,說梁山泊邀請他們一起入夥,同歸大寨。
“林衝也在梁山,灑家要與他會會。”魯智深爽快,首先答應了:“俺們去!人多勢壯,打高俅,一定成。”
當時宋江相約,楊誌沒有答應,早就後悔了;武鬆與宋江結拜過兄弟,當然沒有話說;孔明、孔亮兄弟是梁山好漢幫他們救出人的,更是心甘情願;李忠見二龍山力量比他們強多了,都往梁山跑,不同意也沒辦法。
魯智深讓施恩、曹正回二龍山與張青、孫二娘收拾人馬、錢糧,燒了寶珠寺,一同去梁山。李忠、周通派人回桃花山也收拾錢糧下山。孔家兄弟更不用說,帶著人馬與叔叔都跟隨宋江到了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