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河——儒學天下1(3 / 3)

此後,堯又對鯀的兒子禹進行考察,看看他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禹繼承父親遺誌,認真總結前輩的經驗教訓,采取疏導之法,終於治水成功,成為英雄人物。堯對禹很滿意,就讓他擔任更多的工作。禹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夏商周時期的教育

大約在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洪水為患,鯀治水失敗後,舜帝就讓鯀的兒子禹擔當治水大任。

禹首先教會了人們使用尺、繩等測量工具,然後到主要山脈、河流做了一番嚴密的考察。他發現龍門山口過於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在徹底了解了山川地形的情況後,他決定用疏導的辦法治水。

禹集中起來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他指導人們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通過;還指導人們在高處鑿通,低處疏導。

在艱辛的日日夜夜裏,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趾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裏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和指導下,治水工作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裏,向下遊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由於禹治水成功,舜帝按照以前部落聯盟內采用的禪讓方式,在自己老的時候,把王位傳給了禹。

禹在治水過程中,依靠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精神,具有曆史性教育意義。

禹接受王位禪讓後,又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征討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與漢水流域,取得了勝利,鞏固了君權。

由於禹是夏部落首領,曾經被封為“夏伯”,禹治水成功和征三苗勝利後,“夏”就成為國名,中原地區從此出現了“國家”的概念。這便是曆史學家所認定的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製世襲王朝夏王朝的起始。

禹教會了人們怎樣和自然作鬥爭,使人們掌握了很多相關知識,用於發展生產,再加上當時經濟上擴大交流範圍和政治上實施政令的需要,使文字有了新發展。

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記錄人們的思想活動,積累知識經驗,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製,把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夏代文字的發展,促使教育工作開展起來。

在當時,夏代的教育工作是國家的重要任務,由國家機構中六卿政務官員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教育的目的是要把貴族階級的成員及其後代培養成為能射善戰的武士,即所謂“以射造士”。

在教育內容方麵,一方麵,夏代很重視軍事教練。當時弓箭是主要武器,成為教練的主要項目;另一方麵是宗教教育,這種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為中心。人倫道德教育也是當時教育的重要內容。

夏代國都有“序”這種學校的設置。它的性質,起初是教射得場所,後來發展成為奴隸主貴族一切公共活動如儀征、祭拜、養老的場所,也是奴隸主貴族教育子弟的場所。

夏代地方也有學校,被稱為“校”,屬於鄉學性質。夏代曾利用寬廣的場所來進行軍事訓練,從而成為習武的場所。

至商代,由於奴隸製度進一步發展,生產力日益提高,文化更加豐富,科學已相當發達,教育也有了明顯地進步。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證實古籍中關於商代學校的記載是可信的。

商代的學校名稱有“序”、“庠”、“學”和“瞽宗”等。“學”是學習一般文化知識、專門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場所。“瞽宗”原是商人祭祀樂祖的宗廟,後來發展成為商代貴族子弟學習唱歌、舞蹈的場所,即所謂“以樂造士”。

教師由國家職官擔任,教育的內容包括宗教、倫理、軍事和一般文化知識。因此,在商朝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備的學校。

商代頗重禮樂教育,即所謂“以樂造士”。當時有用作祭祀的場所“殷學瞽宗”,是樂師的宗廟。它位於國都南郊明堂西門之外,故也稱為“西學”。祭祀時禮樂相附,瞽宗便逐步變為對貴族子弟進行禮樂教育的機構。

商代崇尚天命,教育之中雖也包含道德因素,但未分解出純粹意義上的倫理道德教育。這種“德”也隻在於強化順從天命和先祖意旨的觀念行為。

商代教育活動充滿神秘的宗教色彩,幾乎無事不占不卜。由此,與宗教有密切關係的數術,就成為殷人教育的重要內容。商代的數術教育,實際是依附於宗教占筮活動的。

當時的占卜已成為一種職業,不僅商王室的卜辭龜甲需要分類歸檔和專職管理,占卜活動本身也完全職業化了。巫者是掌握商代文化、文字、宗教占卜事宜的主要集團,他們所從事的每一項職業,都需要有嚴格的專業訓練。

商代王室貢職者或稱“臣”、“王臣”及“小臣”。他們大多數具有一技專長,或司主國家政權某一方麵的要職,或具體分管某一方麵的業務,都是一種經過一定專業教育的國家公職人員。

西周時期是奴隸社會發展到全盛的時期。它繼承商代的教育製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隸製官學體係,包括官學、鄉學和國學,形成了居於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六藝教育。

據《禮記》、《周禮》等文獻記載,西周官學已有“國學”與“鄉學”之分。國學設在王城和諸侯國都,分小學與大學兩級;小學在城內宮廷中,大學在南郊;王城的大學稱為辟雍,諸侯國的大學稱為泮宮。

“辟雍”又分五學:居中者即以辟雍命名,也稱“太學”;南麵的曰成均,也稱“南學”;北麵的曰上庠,也稱“北學”;東麵的曰東序,也稱“東膠”或“東學”;西麵的曰瞽宗,也稱“西雍”或“西學”。鄉學則按地方行政係統,州設序,黨設庠,閭裏設塾或校。鄉學的優秀生可以升入國學。

西周中期,政局趨向穩定,經濟和文化獲得空前的發展。教育方麵逐漸增加政治、倫理的內容,要求提高文化教養的水平,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

“六藝”由6門課程組成:禮,包括政治、曆史和以“孝”為根本的倫理道德教育;樂,屬於綜合藝術,包括音樂、詩歌和舞蹈;射,射箭技術;禦,以射箭、駕兵車為主的軍事技術訓練;書,書法;數,包括讀、寫、算基礎文化課。

在六藝之中,禮、樂、射、禦為大藝,主要在大學階段學習;書、數為小藝,主要在小學階段學習。禮、樂代表奴隸主階級的意識形態,是決定教育的貴族性質的因素。樂的作用主要是配合禮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禮重在約束外表的行為,樂重在調和內在的情感。射、禦也滲透著禮、樂教育。

西周晚期,奴隸主貴族的統治開始動搖。至春秋時期,封建經濟的因素不斷發展,周天子失去“共主”的地位,貴族中的一部分向封建地主轉化,士階層興起,貴族官學日即衰廢,代之而起的是私人自由講學,由此而展開古代教育的新局麵。

[旁注]

禪讓 指古代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人,如伊祁姓的堯讓位給姚姓的舜,舜讓位給姒姓的禹。這是一種“擬父子相繼、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對正統王位繼承製的模擬,是上古時期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結果,目的是讓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機會分享最高權力。

三苗 與歡兜、共工、鯀合稱為“四罪”。古代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當禹的夏部落聯盟跨入奴隸社會時,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開始有了階級分化。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頭發合編成結。

甲骨文 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商代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鐫刻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成體係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

占卜 意指用龜殼,銅錢,竹簽,紙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來推斷未來的吉凶禍福的迷信手法。原始民族對於事物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來指示行動。但自然征兆並不常見,必須以人為的方式加以考驗,占卜的方法便隨之應運而生。

《禮記》 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時期戴聖對秦漢時期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記》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時期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它承載了原始儒家在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煥發出的學術激情和文化精神。

[閱讀鏈接]

《周禮》中教育人們,見到不同等級的人,不同的場合,要有10多種不同的磕頭方式。連走路說話也都有章法。

比如在登上堂的時候,從東邊上的話先邁右腳,從西階上的話先邁左腳,每登一級都要稍停一下,讓兩足都在同一階之後再登。登堂以後,由於堂空間比較狹小,所以不必趨,而要“接武”,就是後一步要踩在前一步的足跡之半的地方。如果手裏拿著貴重的禮玉,那無論在堂上或是在堂下庭院,則不必趨,因為怕跌倒摔壞了玉。